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73集:建设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73集:建设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六点,天刚蒙了一层灰白,玻璃厂东侧的检测车间已经亮起了灯。刘好仃拎着保温杯走进来时,门口的电子屏正跳动着昨日的生产数据,数字比上周同期高了12.3%。他盯着看了两秒,嘴角往上提了提,没说话,但脚步轻快得像踩着弹簧。

他把保温杯放在桌上,杯盖一拧,一股枸杞红枣味混着茶香飘出来。小陈路过,探头看了一眼:“刘师傅,您这养生茶都快赶上我们质检报告出得勤了。”

“人养好了,活才出得稳。”刘好仃笑着回嘴,“你昨天实操考核那一下偏振光打得多准,不就是精神头足?”

小陈嘿嘿一笑,正要接话,阿米尔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眉头微皱:“刘工,员工能力测试的初稿我整理好了,但几个模块的评分标准……咱们是不是得再对一遍?别回头有人说‘这分打得有点随意’。”

“怕被人质疑?”刘好仃接过文件,翻了两页,“那就让它经得起质疑。”

他走到白板前,拿笔画了个大圈:“咱们这次评估,不搞‘领导印象分’,也不搞‘谁嗓门大谁得分高’。三个维度——实操表现、团队协作、应变反应。每一项都有录像、有记录、有第三方签字。”

“比如?”小陈凑过来。

“比如昨天拉吉发现传送带震动异常,提前停机检查,避免了一整批玻璃的应力偏差。”刘好仃指着监控截图,“这不算在KpI里,但算在‘应变反应’里。加一分。”

阿米尔笑了:“那尤哈前天帮新来的实习生画流程图,用颜色标工序,算不算?”

“算!而且算团队协作的满分案例。”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协作默契度”几个字,“咱们现在不是拼谁一个人多厉害,是看谁能让整个队伍跑得更顺。”

话音刚落,小李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平板:“刘师傅,团队凝聚力问卷的回收率92%,比上次高了快二十个百分点。而且……”她顿了顿,有点惊讶,“有人说‘现在开会不怕发言了’。”

办公室里安静了一瞬。

然后小陈憋不住:“谁说的?不会是尤哈吧?”

“就是他。”小李翻出一条匿名反馈,“原话是:‘以前我觉得说中文像在跳独木桥,现在发现,桥边有人扶。’”

刘好仃看着那行字,眼底泛起一点温润的光。他没说话,只是把这句话抄在了评估方案的第一页上方,用红笔圈了起来。

评估正式开始那天,车间临时腾出了一角做测试区。一张长桌,两台检测仪,三块待测玻璃——一块有隐性裂纹,一块边缘应力不均,一块看似完美实则镀膜厚度偏差0.03微米。

“随机抽题,限时二十分钟。”刘好仃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计时器,“不是考你背不背参数,是看你能不能在压力下做出正确判断。”

小李抽到的是镀膜那块。她没急着上手,先用侧光扫了一遍,又调出历史数据对比,最后才用探针轻点边缘。

“问题在镀层。”她抬头,“建议返工重镀。”

评审团的老王点点头:“正确。而且你用了数据对比,不是凭感觉。加分。”

轮到尤哈时,他抽到的是隐性裂纹题。他没用偏振光,而是先测了温度梯度,再结合震动频率反推内部结构异常。

“这思路……”李工低声说,“有点像芬兰那边的无损检测法。”

“他昨天还问我借了本外文资料。”刘好仃轻声答,“说是想‘把母国经验翻译成咱们能用的语言’。”

尤哈完成测试后,没急着走,反而站在桌边,等下一个人抽题。等阿米尔上来,他顺手帮对方调好了检测仪的焦距。

这个动作被监控拍了下来,也被刘好仃记在了本子上:“主动补位,无指令协作。”

下午是团队协作评估。题目是模拟突发订单:48小时内完成一批异形玻璃的切割、质检、打包,团队自组,任务自分。

小陈和阿米尔自动组队,拉吉犹豫了一下,走过去站定。尤哈看了看,也加入了。

“咱们得有人盯进度。”小陈立刻说,“不能像上次一样,卡在哪儿都不知道。”

“我来。”拉吉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很稳,“我可以做时间轴,每两小时更新一次。”

尤哈点头:“我负责和质检对接,用信号卡标记风险点。”

阿米尔笑了:“那我当‘人形广播’,谁卡住了我立刻通知。”

刘好仃站在观察区,看着他们分工明确、节奏流畅地推进任务,连讨论时的语气都带着一种默契的平和。他想起上个月这群人还在为谁该先说话而僵持,现在却像一支磨合已久的乐队,各自找准了节拍。

四小时后,他们提前交卷。流程图清晰,排期合理,连应急预案都列了三条。

“你们……”老王翻着方案,有点意外,“连备用电源的切换时间都算进去了?”

“上次停电,我们损失了十七分钟。”拉吉说,“这次不想再丢了。”

评审团最终给出的结论是:团队凝聚力评分提升37%,员工综合能力平均提升28.5%,跨文化协作效率提高近四成。

公布结果那天,刘好仃没开大会,只把大家叫到休息区,一人发了一瓶冰镇乌龙茶。

“别想着这是终点。”他拧开瓶盖,气泡“嘶”地一声炸开,“这只是咱们跑第一圈时,喘的第一口气。”

小陈喝了一口,笑:“那您说,接下来是不是该练冲刺了?”

“不急。”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新表格,“先巩固。下周开始,每组轮值‘协作观察员’,记录日常协作中的亮点和卡点。不是为了挑毛病,是为了让好习惯变成肌肉记忆。”

尤哈举手:“我能当第一轮吗?”

“你?”小陈挑眉,“不会拿个本子盯着我们写‘小陈今天迟到了三分钟’吧?”

“不会。”尤哈认真道,“我会写‘小陈今天帮阿米尔调了参数,节省了十五分钟’。”

众人笑出声。

刘好仃也笑了,但他心里清楚,这种笑声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礼貌性的,现在是放松的、带着信任的。就像玻璃经过退火炉后,内应力被一点点释放,变得通透而坚韧。

散会后,他回到办公室,把评估报告整整齐齐归档。最上面那页,他用便利贴贴了一句话:“当团队开始互相看见优点,建设就已经生效了。”

他盯着那句话看了几秒,忽然想起什么,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暂定为《团队建设经验迁移可行性分析》。

光标在标题下闪烁。

他敲下第一行字:“如果一套方法能让来自六个国家的人学会在同一张表上对齐进度,那它或许也能用在……”

话没写完,手机响了。

是生产部的紧急通知:三号炉冷却系统报警,疑似管道堵塞。

刘好仃立刻起身,抓起工牌就往外走。走廊里,感应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映在他匆匆的脚步上。

他一边走一边给小陈发消息:“叫上阿米尔和尤哈,带上检测仪,三号炉前集合。”

消息刚发出,他抬头看见车间大屏上,三号炉的温度曲线正在缓慢爬升,红色预警框一闪一闪。

他加快脚步,工装裤口袋里的笔随着步伐轻轻撞击大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