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765集:营销渠道优化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765集:营销渠道优化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刚爬上办公桌一角,刘好仃已经把三份渠道报表摊在了会议桌上,像在拼一副没头没尾的拼图。他没急着说话,只是拿红笔在德国经销商的数据上画了个圈,又在东南亚线上平台的询盘增长曲线上轻轻敲了两下。

“昨天定的事,今天就得动。”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七小时二十分钟前,我们说要‘换引擎’。现在,该拧螺丝了。”

小张翻着手里的资料,声音压低:“刘工,德国那边的代理王总……刚发了个消息,问我们是不是要撤合作。”

“他问,我们就答。”刘好仃把笔放下,“答什么?答‘我们换条路走,但不是不认老朋友’。”

小李插嘴:“可他要是闹情绪,把库存压着不发呢?”

“那就提前清仓。”刘好仃翻开一页合同复印件,“我们给他两周特价清货期,顺便把线上引流页面搭起来,挂个‘德区特供尾货专场’——既不让客户吃亏,也不让我们卡住。”

小陈眨眨眼:“这招……有点像菜市场收摊前甩卖?”

“对。”刘好仃笑了,“但咱们甩的是信息差,不是烂菜叶。清完旧的,才能腾地方摆新鲜的。”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把“渠道优化”四个字圈起来,又在下面写了个新词:“梯度退出”。

“不是一刀砍,是慢慢退。先减量,再停供,最后签个终止协议。”他转过身,“谁负责跟王总谈?”

小张举手,手有点抖:“我……我跟他打过三次交道。”

“那就你去。”刘好仃递过一份文件,“这是退出方案,你带过去。顺便告诉他,下季度我们会在法兰克福搞一场线上发布会,留他一个VIp观看席。”

小张愣了:“这也能留?”

“当然。”刘好仃眨眨眼,“老渠道退出,不代表人情也退。人情是隐形渠道,比合同耐用。”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小李噗嗤笑出声:“刘工,你这哪是优化渠道,是给老树剪枝还顺手施肥啊。”

“对。”刘好仃点头,“树活着,枝才能长。”

他坐回椅子,翻开笔记本,翻到一页写着“新兴渠道初筛”的表格。上面密密麻麻列着十几个名字:GlassLink、buildwave、Urbanpane、Lumehub……

“接下来,是开荒。”他抬眼,“东南亚那边,工程单太杂,客户像撒芝麻。我们要找能‘筛芝麻’的网。”

小张翻着资料:“目前有几个b2b平台在推智能建材专区,注册用户里有三百多个本地设计师。”

“设计师?”刘好仃眼睛一亮,“他们一张图,能带火十个工地。”

小李补充:“但有个问题——这些平台要求入驻企业有线上案例展示,还得定期更新内容。”

“内容?”刘好仃挑眉,“咱们不是刚拍了‘玻璃的一天’那组照片吗?”

“拍是拍了。”小李挠头,“可没人专门运营账号。发一次,歇三天,跟断气似的。”

“那就配个‘呼吸管理员’。”刘好仃干脆,“从今天起,市场组每天必须更新两条内容——一条产品动态,一条客户故事。可以是‘这块玻璃让咖啡馆多留了两桌客人’,也可以是‘写字楼下午三点不再开灯’。”

小陈小声嘀咕:“这听着像朋友圈卖面膜。”

“面膜怎么了?”刘好仃反问,“全世界一半的生意,都是从朋友圈开始的。关键是你发的,是不是人家想看的。”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内容、互动、转化。少一个角,都不稳。”

小张忽然举手:“刘工,我发现一个平台叫Lumehub,专门做高端玻璃的线上展厅,用户全是设计师和开发商。但他们要求合作方有三个月以上的稳定内容输出记录。”

“没有记录,就创造记录。”刘好仃拿起笔,“从今天开始,倒推三个月,我们‘补发’内容。就说是‘历史精选’。”

小李瞪大眼:“还能这么玩?”

“不是骗。”刘好仃笑,“是补课。就像你小学没写完作业,中学还能补交,只要内容是真的。”

他合上笔记本:“小李,你负责Lumehub的对接。先把我们那组‘极光玻璃在咖啡馆’的案例整理出来,配上设计师访谈,明天就发。”

“发完就能进平台?”

“发完,只是敲门。”刘好仃说,“敲完门,还得递名片。”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新设计的电子名片,上面没有参数,没有型号,只有一句话:“这块玻璃,记得你昨天加班到几点。”

小李念完,愣了两秒,忽然笑出声:“这……这谁顶得住啊。”

“对。”刘好仃点头,“客户买的不是玻璃,是记忆。谁记得他,他就跟谁走。”

中午十二点,厂区食堂的风扇嗡嗡转着,刘好仃端着餐盘坐下时,小陈追了过来,手里捏着手机。

“刘工,我刚在Lumehub上发了第一条动态。”他声音发颤,“不到一小时,有五个设计师点赞,还有个迪拜的公司私信问价。”

“问得好。”刘好仃夹了口青菜,“你回他:价格因光而异——清晨八点的报价,和凌晨两点的,不一样。”

小陈懵了:“啊?”

“开玩笑。”刘好仃笑了,“你回他:我们正在为中东市场定制专属方案,预计下周发布。”

“可……我们还没做啊。”

“但我们要让对方觉得,我们已经在做了。”刘好仃眨眨眼,“期待,也是一种产品。”

下午两点,会议室重新聚齐。小张带回了王总的消息:同意清仓,但希望保留品牌授权到年底。

“行。”刘好仃点头,“授权留着,但不再供货。让他做最后一批,我们给宣传支持。”

小李则带来了Lumehub的反馈:平台运营方对他们的内容风格很感兴趣,但提出一个要求——必须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互动。

“专职?”小张皱眉,“我们现在哪有人手?”

“那就兼职转专职。”刘好仃干脆,“从下周起,小李调岗,专管线上渠道运营。”

小李瞪大眼:“我?可我连pS都不会用!”

“不会用,就学。”刘好仃从包里掏出一本《新媒体运营入门》,封面都磨毛了,“我八年前学Excel,也是从‘复制粘贴’开始的。你现在会的,比那时候的我多十倍。”

他把书推过去:“每天学一招,一周就能发像样的内容。一个月后,你就是‘玻璃界的李佳琦’。”

“李佳琦卖口红,我卖玻璃?”

“一样。”刘好仃笑,“他卖的是‘涂上变女神’,你卖的是‘装上变空间’。”

会议室又笑成一片。

傍晚五点,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桌上多了份文件——是那份与德国经销商的旧合同,纸页发黄,右下角还沾着一点咖啡渍。他轻轻把它移到一旁,抽出一张新纸,写下:“渠道优化进度表”。

第一条写着:“德国传统代理——清仓启动,预计14天完成。”

第二条:“Lumehub平台入驻——资料提交,等待审核。”

第三条:“线上内容日更——执行中,首周目标:10条原创内容。”

他写完,抬头看了眼墙上的世界地图,红笔圈出的几个区域还在,但旁边多了几个小箭头,指向东南亚、中东、北欧。

手机震动,是小陈发来的消息:“刘工,Lumehub那边说,如果我们能在三天内发布五条高质量内容,可以提前进入审核通道。”

刘好仃回:“发。”

刚发完,小李冲进来,手里举着平板:“刘工!我们刚发的那条‘玻璃记得你加班’的动态,被一个新加坡设计师转发了!他有两万粉丝!”

“转得好。”刘好仃站起身,“你马上回他:感谢转发,我们送他一块定制编号玻璃,刻上他工作室的名字。”

“真送?”

“真送。”刘好仃点头,“一块玻璃的成本,换一个设计师的口碑,赚。”

小李转身要跑,又被叫住。

“等等。”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一张小卡片,上面印着一行字:“光,懂人心。”

“把这个,印在定制玻璃的包装卡上。”

“就这四个字?”

“就这四个字。”刘好仃说,“别人讲故事,我们说人话。”

晚上七点,办公室灯还亮着。小李在电脑前剪视频,小张在写清仓公告,小陈在整理客户咨询记录。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一辆货车正缓缓驶出厂区,车身上贴着“发往新加坡”的标签,在路灯下泛着微光。

他低头看了眼手机,Lumehub的审核进度更新了:

“资料初审通过,等待内容验证。”

他回了条消息:“内容已在路上。”

刚发完,小陈跑过来,脸上全是兴奋:“刘工!刚才那个迪拜公司,又发来新消息——他们想订五块样板,做展厅测试!”

“样板?”刘好仃问。

“对!他们说,被‘玻璃记得你’这句话打动了,想看看实际效果。”

刘好仃没说话,转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新兴渠道开拓”那一栏,重重画了个勾。

然后他拿起电话,拨通物流部:“明天一早,安排五块极光玻璃打样,加急发迪拜。包装上,贴那张新卡片。”

电话那头问:“写什么?”

刘好仃看着窗外,路灯一盏盏亮起,像星星落进了城市。

他说:“写——‘这块玻璃,已经开始记你了。’”

话音未落,小李突然喊了一声:“刘工!Lumehub刚刚回复——我们通过审核了!明天就能上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