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658集:精准定位全面落实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658集:精准定位全面落实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控制室,照在那张还没撕的日历上。2024年4月3日,星期五,农历三月初五。小林的马克杯底还留着一圈茶渍,像极了昨晚会议结束时白板上那个没画完的光路箭头。

刘好仃来得比往常早。他没开灯,只把U盘插进电脑,点开“GLASS-0_Spec_V1”。屏幕亮起的瞬间,他眯了下眼,手指在“表面处理”那一栏停了几秒,敲下一行新备注:“建议增加抗沙尘涂层——参考阿泽尔年均风沙日数:87天。” 顺手把气象局的截图拖进附件,文件名改成“dust_Resist_Note_V2”。

“图是路标,可路得自己铺。”他小声嘀咕,像是说给电脑听,又像是说给昨天那个站在白板前的自己。

九点整,三人准时围在会议桌边。老张端着保温杯,杯盖上贴着“17号炉专用”四个字,像是生怕别人拿错。阿芳抱着一叠打印件,边角都用回形针仔细别好。小林则把平板横放在桌面上,首页正是“desert_Light_test_V0.1”的缩略图。

“今天不画图了。”刘好仃站起身,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大字:定产品、定渠道、定服务。

“咱们的玻璃,不能光‘对味儿’,还得‘对门’。”他指着第一项,“先说产品。阿泽尔日照强,建筑转型快,咱们主推三款:住宅用低反射隔热型,商场用高透光哑面型,博物馆用紫外线阻隔型。不多不少,就这三块砖,先垒稳。”

阿芳点头,在本子上画了个小表格,悄悄把“抗沙尘”标成加粗。

“渠道呢?”老张嘬了口茶,“总不能把玻璃堆在人家门口,写个‘欢迎自取’吧?”

“当然不是。”刘好仃切换屏幕,调出一封邮件,“合作方答应试销,但展厅在哪、怎么摆,没说。光有门,没招牌,等于白搭。”

小林立刻打开翻译软件,手指悬在“发送”键上。

“别发。”刘好仃按住他的手,“字儿写得再漂亮,人家看不懂就是天书。咱们换种语言——看得懂的那种。”

他掏出手机,翻出昨天拍的17号炉出片视频:滚烫的玻璃缓缓滑出窑口,在强光下泛着柔和的哑光,毫无刺眼反光。他剪了30秒,加上参数字幕,最后录了一段话——是保安老陈教的阿拉伯语问候:“As-salamu alaykum, from Shenzhen Glass Line 17.”

“咱们不靠嘴说,靠光说话。”刘好仃点了发送,顺手把手机倒扣在桌上,“等回信。”

阿芳低头整理技术手册,突然“嗯?”了一声。

“怎么了?”小林凑过去。

“他们建筑规范里有条冷门要求——‘幕墙玻璃须通过正午直射眩光测试’。”她用黄笔圈出来,“咱们的哑光处理,能过吗?”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

老张放下杯子:“这玩意儿,跟咱们炉温曲线似的,差一度,成品就不一样。”

“那就再调一度。”刘好仃拿回鼠标,打开光学模拟软件,“把表面粗糙度微调0.3微米,重新跑一遍数据。今天必须出结论。”

阿芳立刻动手改参数,小林则重新剪辑视频,在画面角落加了个动态数据条,显示实时反射率。老张默默掏出笔记本,写下:“抗沙尘 防眩光=双保险”。

中午前,回信来了。

合作方不仅接受了视频,还回传了一张照片:展厅中央,一块深圳产的玻璃样品静静立着,旁边放着一台老式投影仪,正循环播放他们发去的厂区航拍画面。镜头扫过17号炉的瞬间,画面微微抖动,像是有人笑着按了下机器。

“他们把咱们的炉子,放进了展厅。”小林声音有点发颤。

“不是放,是请。”刘好仃轻声说,“咱们的玻璃没说话,但厂子会动,光会亮,人会笑——这比啥都响。”

下午两点,执行包初稿完成。三定策略全部落地,附带技术手册、视频资料、服务流程图,打包成一个名为“Aziel_pack_V1”的文件夹。刘好仃把它打印出来,装订成册,封面用红笔写了四个字:精准定位。

“该交卷了。”他说。

厂部会议室,空调吹得人脖子发凉。管理层翻着材料,眉头没松:“试产量能不能再压一压?万一砸手里,堆仓库可不长腿。”

没人接话。

刘好仃没急着解释。他打开“Global_Scan_V1”,调出地图,圈出阿泽尔周边五座城市:“这儿是点,但连成线,就是网。东南亚沟通近,可规则变脸比翻书快;这儿不一样,标准明,需求清,只要第一块站住,后面的订单自己会走路。”

他翻开随身的日志本,翻到一页手绘:沙漠中,一条光带蜿蜒前行,像是玻璃反射的晨曦。旁边写着:“第一块玻璃站住,后面的才敢跟。”

会议室静了几秒。

“批了。”主管合上文件,“试产三百片,月底前下线。”

散会时,夕阳正斜照在厂区铁门上。老张不知什么时候跟了上来,塞给刘好仃一张纸条,转身就走。

刘好仃展开一看,上面是几行潦草的字:“17号炉下周三开始检修,工期五天。你那三百片‘试验玻璃’,得赶在停炉前烧完。”

他抬头看了看天。云层薄了,阳光像刚出炉的玻璃,通透,带着温度。

回到控制室,他重新打开“Aziel_pack_V1”,在“服务流程”最后加了一条:“远程支持响应时间:≤4小时。” 又在备注栏写上:“若设备异常,优先启用备用窑温曲线——代号:曙光。”

小林探头问:“真能赶在停炉前搞定?”

刘好仃没回答。他点开生产排期表,把“GLASS-0”项目拖到最顶端,锁定时间区间,按下“确认排产”。

屏幕弹出提示:

排产成功。17号炉,4月8日 06:00 - 4月10日 18:00。

备注:紧急优先级。

他盯着那行字,伸手摸了摸键盘右下角——那里贴着一张小小的便利贴,是阿芳早上留的,写着:“眩光测试数据已更新,通过率92.7%。”

窗外,17号炉的指示灯由红转黄,像是在预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