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657集:市场细分精准推进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657集:市场细分精准推进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厂门口,保安老陈正弯腰捡起一片被风刮落的排产表。纸角沾了点泥,他拍了拍,抬头看见刘好仃撑着伞走来,伞布上还挂着昨夜的雨珠,一颗接一颗砸在水泥地上,像在数秒。

刘好仃点了点头,没说话,径直穿过车间长廊。走廊尽头的控制室门缝里透出一点暖光,小林已经在电脑前搓手哈气:“空调又抽风,冷得像北欧冬天。”

“那正好。”刘好仃把伞收好,靠在桌边,“咱们今天,就从‘光’开始。”

他打开U盘,文件名是“Layout_plan_V1”,双击后跳出三个子文件夹:政策追踪、物流动态、文化反馈。他点开会议录音,阿芳的声音轻轻响起:“客户连‘透明’都听不懂咱们的意思……”

小林停下敲键盘的手:“这句我听了三遍了,越听越像警报。”

“不是警报,是起点。”刘好仃掏出日志本,翻到一页空白,画了个三角形,顶点分别标着“光照”“建筑”“合规”。他用红笔圈了圈中心,“市场不是一块玻璃,是好几块拼起来的窗。咱们得先分清,谁要遮阳,谁要透亮,谁怕被查。”

老张端着茶杯进来,瞅了一眼:“这图,咋看着跟咱们调炉温的曲线表一个路子?”

“本来就是。”刘好仃笑,“炉子知道火候,咱们也得知道‘火候’。南美怕热胀,中东怕反光,北欧怕阴沉——全是‘火候’问题。”

阿芳翻出一叠海外订单备注:“问题是,同一个城市,有的客户要‘全遮光’,有的又要‘通透如空气’。咱们总不能一炉烧两种玻璃吧?”

“那就分炉。”刘好仃说,“不是按国家分,是按用途分。”

他调出“desert_Light_test_V0.1”,屏幕上是沙丘与高楼的对比图:“住宅要隔热,商场要炫目,博物馆要护展品——需求不一样,玻璃也不该一样。咱们细分,不是分地,是分‘光怎么用’。”

小林眼睛一亮:“那咱们是不是该建个‘光档案’?比如‘中东午后强光 现代幕墙’,配个专属参数?”

“可以。”刘好仃在三角图上加了第四条轴,写着“用途”。“四轴定型,比凭感觉靠谱。”

老张嘬了口茶:“听着像配菜——辣的配蒜,甜的配姜,玻璃也得‘对味儿’。”

“就是对味儿。”刘好仃把图拍下来,贴在白板角落,“咱们不卖材料,卖的是‘刚好合适’。”

晨会结束,三人各自埋头整理数据。刘好仃没走,坐在操作台前,把近三年的海外订单一条条拖进新表格。光照强度、建筑类型、政策门槛、项目用途——四个维度像四根丝线,慢慢织成一张网。

阿芳忽然抬头:“北非有个项目,住宅用玻璃要求低反射,但商业中心反而要高反光,说是‘显气派’。”

“不矛盾。”刘好仃调出日照图,“白天毒,晚上凉,住宅怕热,商场要亮。同一片天,两种活法。”

小林在屏幕上拉出一个评分表:“咱们能不能给每个市场打个‘适配分’?比如光照匹配度、政策稳定度、建筑偏好吻合度,加权算总分?”

“叫‘区域适配指数’。”刘好仃点头,“分高,说明咱们的玻璃‘穿得进去’;分低,再便宜也白搭。”

老张凑过来:“那东南亚呢?语言近,沟通顺,分肯定高。”

“分是高。”小林快速输入数据,“但政策波动大,物流成本年年涨,综合下来,适配指数只有7.2。”

刘好仃切换到北非某国数据:光照条件完美匹配测试参数,建筑风格正转向现代幕墙,政策虽严但有明确标准,且——他点开一条旧记录——曾主动提供本地建材规范文本。

“有人愿意把规则摆桌上,说明门缝开着。”他指着屏幕,“7.8分,风险可控,需求清晰,关键是,他们想学,咱们能教。”

“可语言不通啊。”小林嘀咕。

“玻璃会说话。”刘好仃笑,“折射率、透光度、热胀系数——全是实打实的语言。咱们把参数做准,比翻译十句都有用。”

阿芳默默在平板上更新了“Global_Scan_V1”文档,在“北非”条目下加了一行:“试点候选,光照匹配度9.1,标准透明度高,合作意愿可测。”

老张盯着白板上的三角模型,忽然说:“这不就跟咱们挑炉料一样?杂质少的,火候稳,出货顺。”

“一模一样。”刘好仃合上电脑,“市场也得挑‘纯料’。”

下午三点,团队围在白板前。刘好仃拿起绿笔,在“绿区”空白处写下:“GLASS-0试点:北非·阿泽尔市”。

“就这?”小林有点犹豫,“不比比别的?”

“比过了。”刘好仃调出适配指数对比图,“东南亚沟通便利,但规则像潮水,涨落不定;东欧物流成熟,但气候不匹配;只有阿泽尔,光照、建筑转型、政策透明度三样都在线,而且——”他放大那条旧记录,“他们退过我们的标,但附了改进建议。这种客户,不是找麻烦,是找伙伴。”

阿芳看着那条备注,轻轻点头,嘴角微微扬起,像看见一炉终于调准的火。

老张没再反对,只问:“那第一块‘试验玻璃’,烧啥配方?”

“按‘desert_Light_test_V0.1’调低反射率,增加隔热层,表面处理做哑光。”刘好仃说,“不求多炫,求‘站得住’。”

小林打开新文档,命名为“GLASS-0_Spec_V1”。“感觉不像在做订单,像在交朋友。”

“本来就是。”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绿区”旁画了条虚线通道,从深圳指向阿泽尔,中途穿过一片沙漠边缘。“光要过去,路也得通。”

阿芳凑近看那条线:“这是……?”

“还没名字。”刘好仃说,“但得画出来。不然,再好的玻璃,也运不到人家窗上。”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刘好仃没走,站在白板前,盯着那张北非日照图。他拿起铅笔,沿着沙漠边缘那条虚线,轻轻划了一道,像在丈量一段还没走过的路。

窗外,阳光斜照,穿过新贴的排产表,光斑正好落在“17号炉”的“人工干预:0”一栏,稳稳地,一动不动。

小林路过,看见刘好仃还在那儿,忍不住问:“刘师傅,咱们真能靠一张图,就把玻璃送出国?”

刘好仃没回头,只把铅笔放下,说:“图不会走路,人会。玻璃不会说话,咱们让它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