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602集:数据分析工具运用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602集:数据分析工具运用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阳光穿过玻璃窗,在会议室的长桌上投下一道斜斜的光带。阿芳正对着电脑屏幕皱眉,小李的咖啡杯在桌角冒着热气,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手里捏着一支笔,像是在跟自己较劲。

“这玩意儿,真能帮我们看懂市场?”小李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表,像是在看一份外星人发来的电报。

“能。”刘好仃语气坚定,“只是我们现在还不太会用。”

“我倒是觉得,它比西班牙语还难搞。”阿芳叹了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却总跳出来一串“格式错误”的提示。

“别急。”刘好仃放下笔,走回电脑前,“我们先把数据整理好,再一步步来。”

数据导入的过程,比想象中要“热闹”得多。

阿芳负责南美部分,小李负责东南亚。两人坐在会议室的两侧,像两个在不同频道上挣扎的广播员。

“我这边导入了,但图表怎么全是乱码?”小李喊。

“我这边导入成功了,但分类全乱了。”阿芳回应。

刘好仃来回走动,像个临时指挥官,手里却没枪,只能靠嘴皮子。

“别急,咱们先统一格式。”他打开一个空白文档,“来,把客户名称、产品类型、反馈关键词、时间、地区,这几个字段统一一下。”

“刘哥,你是不是偷偷上过数据分析课?”小李一边改表格一边问。

“没上过,但咱在玻璃厂干了二十多年,哪天不是在看数据?只是以前看的是温度、厚度、损耗率,现在看的是市场信号。”

“那你是怎么从玻璃厚度看懂市场信号的?”阿芳好奇。

“很简单。”刘好仃笑着,“温度高了,玻璃容易裂;市场热了,机会就来了。数据,从来都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趋势的耳朵。”

阿芳低头记下这句话,写在文档的开头:“数据是趋势的耳朵”。

It部门的人来了,帮他们调试工具,解决了格式兼容的问题。小李趁机在便签上写下:“环保认证 ≠ 绿色材料,但两者高度相关”,贴在屏幕上。

“这玩意儿,还挺好玩的。”他看着图表慢慢成型,眼睛亮了。

数据导入完成,下一步是可视化。

阿芳尝试用图表展示南美客户对“环保认证”和“绿色材料”的关注度。小李则想看看东南亚市场对“自然融合”设计的反馈。

“我这图表怎么看起来像跳舞的面条?”小李盯着屏幕皱眉。

“你是不是把时间轴和关键词混在一起了?”阿芳凑过去看了一眼。

“好像是。”小李挠头,“那我重新切分一下数据。”

“按地区、产品类型、客户反馈三个维度来。”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轴坐标,“这样数据才有方向感。”

三人围在电脑前,像在拼图,一块一块地把市场信号拼出来。

小李重新筛选数据,发现南美市场中提及“环保”的客户占比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8%。

“刘哥,你看这个!”他指着屏幕上的曲线,“这个趋势,是不是在加速?”

刘好仃点点头,拿起笔在会议纪要上写下:“绿色材料 = 客户满意度提升的关键指标”。

“市场不会自己说话,但它会留下痕迹。”他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痕迹翻译成语言。”

阿芳在文档里加了一个备注:“绿色材料与客户满意度呈正相关,建议重点关注”。

在南美市场的图表中,环保材料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

但东南亚的“自然融合”设计,却像是躲在雾里的影子,看得见轮廓,却抓不住细节。

“这个词出现频率太低了。”小李看着数据表,“客户反馈里提到‘自然融合’的,不到5%。”

“那是因为我们定义太模糊。”刘好仃说,“你回想一下,曼谷咖啡馆里那位设计师怎么说的?”

小李闭上眼,像是在回忆那天的对话。

“他说,客户喜欢能融入自然景观的玻璃,或者本身有自然纹理的。”

“对。”刘好仃点头,“那我们就把‘自然融合’拆解成几个关键词:木纹、柔和色彩、环境适配……”

阿芳立刻在文档里新建了几个子标签:

自然融合设计:

木纹

柔和色彩

环境适配

自然纹理

光影协调

“这样,我们就能用数据去捕捉那些隐性的趋势。”她说。

小李重新运行分析,发现将这些关键词纳入标签体系后,东南亚客户反馈中与“自然融合”相关的描述占比达到了35%。

“原来不是没有信号,只是我们没听懂它的语言。”小李感叹。

“所以啊,”刘好仃笑着说,“数据不会说话,但我们得学会听它怎么说。”

阿芳在文档里写下:“自然融合设计 = 产品美学 环境协调”,并标记为“东南亚重点观察项”。

会议室的空气,像是被数据点亮了。

键盘声、鼠标点击声、偶尔的讨论声,交织成一种新的节奏。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楼下厂区里一辆货车缓缓驶出大门,阳光照在车顶的玻璃上,反射出细碎的光斑。

“市场的心跳,其实一直都在跳。”他低声说。

阿芳正在整理文档,听到这句话,抬头看了他一眼。

“刘哥,你是不是又要写进会议纪要?”

“不,”他笑着摇头,“这次我记在心里。”

小李伸了个懒腰,活动了下脖子:“我感觉我们现在不是在做分析,而是在给市场写日记。”

“那我们就当市场观察员。”阿芳笑着说,“记录它的一举一动。”

数据在屏幕上跳动,像是某种神秘的节奏。

他们三人,像是第一次学会听心跳的医生,屏息凝神,等待下一个信号。

“刘哥,”小李忽然指着屏幕,“你看这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