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488集:文化交流活动开展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488集:文化交流活动开展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会议室的灯还亮着,窗外却已换了天色。最后一缕夕阳从玻璃窗斜切进来,在阿芳的笔记本上划出一道金边,像是谁随手画的一条分界线。

“文化桥梁”四个字被她用荧光笔圈了又圈,旁边是小林刚敲好的草案标题:“bridge project – draft 1”。赵哥坐在角落里打哈欠,手里捏着半张没吃完的饼干,眼睛却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活动流程图。

“咱们真的要搞文化交流?”他挠了挠头,“我寻思我们进厂是为了干活儿,不是为了演节目。”

“你这理解太老派了。”小林一边调整ppt字体一边笑,“文化交流不是舞狮也不是唱戏,是我们怎么让人家了解我们在做什么、怎么做的。”

“那咋展示?”赵哥皱眉,“难道拍我们每天打卡?”

“对!”刘好仃突然开口,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出来的客户反馈,“拍我们的日常,就是最好的文化输出。”

大家愣了一下。

“比如,车间里那些规矩:准时开工、不偷工减料、每道工序都记录在案。”刘好仃翻着手里的资料,“这些在国外客户眼里,就是一种文化认同。”

“但我们自己都没觉得多特别。”阿芳轻声说。

“正因为习以为常,才最有说服力。”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做的,不是表演,而是展示真实。”

赵哥放下饼干,眨眨眼:“那主题呢?总不能叫‘深圳玻璃厂的一天’吧?”

“就叫‘透明的力量’。”刘好仃脱口而出,“玻璃是透明的,我们的做事方式也该是透明的。”

阿芳眼睛一亮,立刻在文档里写下这个标题,底下加了一行副标:“culture in clarity”。

小林忍不住笑:“听起来像个科技公司。”

“那就让它听起来专业一点。”刘好仃说,“但内容得接地气。你们想想,客户看到的是产品,看不到的是我们怎么做出产品的。”

“那要不要拍点人情味的东西?”阿芳问,“比如中午吃饭时大家聊天的样子?”

“可以。”刘好仃点头,“还有休息室墙上贴的那些标语,什么‘今天你微笑了吗’,这些都能体现企业文化。”

“哎哟,那个是我写的。”赵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以为没人注意。”

“现在有人注意了。”小林拍了拍他的肩膀,“而且可能全世界都会看到。”

赵哥脸红了,低头继续看流程图,嘴里嘟囔了一句:“咱厂还能火出国门?”

“这不是火不火的问题。”刘好仃站起身来,“是我们能不能让人家明白,我们不只是卖玻璃,更是靠诚信和标准在做玻璃。”

气氛渐渐热烈起来,键盘声此起彼伏。阿芳开始整理视频素材,小林优化流程表,赵哥则默默把“领导讲话”那一栏删掉了。

“我觉得刘哥说得对。”阿芳忽然抬头,“我们应该让一线员工出镜,讲自己的故事。比领导念稿子更有温度。”

“我也同意。”小林点头,“而且统一开场语,比如‘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深圳的一名玻璃工人’。”

“听起来像纪录片旁白。”赵哥咧嘴一笑,“不过挺酷的。”

刘好仃看着大家忙碌的样子,嘴角微微扬起。他走到窗边,轻轻推开一扇窗。夜风扑面而来,带着厂区特有的金属与玻璃混合的气息。

远处的厂房灯火通明,像一片漂浮在夜色中的星海。

联系欧洲玻璃协会的过程并不顺利。

第一封邮件石沉大海,第二封收到的回复只有两个词:“Interesting. Not sure.”

“他们怀疑我们不够专业。”小林看完回信后皱眉,“可能是觉得我们这种小厂做不了文化交流。”

“那我们就让他们看看,什么叫专业。”刘好仃拿起笔,在便签纸上写下了几句话:

“dear EGA,

we understand your concerns. but culture is not about size — it’s about clarity. Attached is a short video that shows how we work, and what we believe in.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feedback.”

他递给小林:“配上字幕,发出去。”

小林接过便签,看了眼上面的英文,忍不住笑:“你这英语越来越溜了。”

“都是你们教的好。”刘好仃摆摆手,“赶紧的,别让我这张嘴耽误事。”

视频很快制作完成,不到十分钟,全是车间日常:早会点名、质量检测、员工午餐、设备维护……背景音里偶尔传来叉车的提示音,还有工人们低声的交谈。

阿芳特意剪了一个镜头:一只麻雀飞过反光的玻璃幕墙,翅膀掠过的瞬间,阳光在玻璃上折射出彩虹般的色彩。

“这画面真美。”小林看着预览,“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就是我们厂的一部分。”阿芳轻声说,“连鸟都知道这里安全。”

视频结尾,是一块刚刚出炉的钢化玻璃,表面光滑如镜,映出操作员微笑的脸。

活动筹备进入倒计时阶段,团队的热情也被点燃了。

“要不要加入互动环节?”阿芳在会上提议,“比如观众提问,我们现场回答。”

“可以考虑。”刘好仃点头,“但别整得太正式,不然反而显得假。”

“那我们可以准备几个常见问题的回答。”小林建议,“提前录好备用。”

“不行。”赵哥摇头,“那样就不真实了。”

“他说得对。”刘好仃支持,“直播就要有不确定性,不然人家会觉得我们在演。”

“那万一出错怎么办?”阿芳有点担心。

“错了也没关系。”刘好仃笑着说,“只要我们真诚,就不会丢人。”

这句话让大家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试讲那天,一位年轻的女工紧张得声音都在抖。她站在镜头前,深吸一口气,结果一开口就说错了台词。

“我们做的每一块玻璃,都像一面镜子。”她结结巴巴地说完,然后脸都红了。

大家都笑了,但她没有停,接着说了下去。

“它反射的不只是光,还有我们的心。”

阿芳悄悄按下暂停键,转头看了看刘好仃。

他点了点头。

“留着。”她说,“这段最打动人心。”

活动前一天晚上,会议室变成了临时指挥中心。

灯光调试、麦克风测试、网络连接、人员分工……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赵哥负责现场调度,小林监控技术流,阿芳担任主持人,而刘好仃则在后台默默地看着这一切。

他拿起手机,给家里拨了个电话。

“妈,今晚我加班。”他说,“明天可能还要忙。”

电话那头传来妻子的声音:“你最近是不是瘦了?”

“哪有。”他笑了笑,“只是头发灰了点。”

挂掉电话后,他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厂房。灯光依旧亮着,像一条永不熄灭的银河。

“准备好了吗?”他回头问大家。

“随时可以开始。”小林竖起大拇指。

“那就明天见真章。”刘好仃说,“第一次文化交流,咱们得让他们记住——中国深圳,有个认真做玻璃的工厂。”

阿芳按下保存键,屏幕上跳出一行字:

Live Stream Scheduled: tomorrow 9 Am (cSt)

她关掉电脑,深吸一口气。

“走吧。”她说,“明天还得精神饱满。”

刘好仃最后一个离开会议室,顺手关了灯。

走廊尽头,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墙上的标语上:

“今天你微笑了吗?”

他停下脚步,看了眼那行字,然后转身离去。

身后,空无一人的会议室,只剩下屏幕上的倒计时静静跳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