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96集:国际产品推出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96集:国际产品推出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样品间的玻璃柜前,手里拿着一支红色记号笔,在一张产品草图上圈来圈去。他皱着眉,嘴里念叨着什么,像是在跟图纸较劲。

“这个角度……是不是太直了?”他自言自语,“泰国那边天气潮,风又大,这种边角容易积灰。”

小王站在一旁,手里捧着一份会议纪要,听见这话忍不住笑:“您这是把玻璃当成家具设计了。”

“家具也得考虑使用环境。”刘好仃没抬头,继续画线,“咱这玻璃是装在海边工厂的,风吹日晒的,不结实不行。”

“那咱们要不要加一层涂层?”小王试探性地问。

“涂层?你是指防尘还是防腐蚀?”刘好仃终于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兴趣。

“主要是防腐。”小王翻了翻手里的资料,“客户那边提到过,他们那边空气咸味重,普通玻璃用不了多久就发白。”

刘好仃点了点头,把笔搁在柜台上,叹了口气:“看来咱们的产品开发,还得往实际场景靠。”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技术部的老张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脸上写满了疲惫。

“你们俩聊什么呢?”他一边坐下一边问。

“我们在讨论海边工厂用的玻璃该怎么设计。”小王递过去一瓶水,“听说那边腐蚀挺严重。”

“那可不只是腐蚀的问题。”老张打开电脑,“我刚查了一下东南亚几个国家的气候数据,高温高湿、盐雾腐蚀、紫外线强烈,这些都得考虑到。”

“听着像是在做潜水艇玻璃。”刘好仃打趣道。

“差不多。”老张苦笑,“咱们之前做的都是国内标准的产品,出口的话,很多参数都得重新定。”

“那就重新定。”刘好仃语气坚定,“咱们不是要做‘中国出口的第一块玻璃’,而是要做‘能在海边站得住脚的玻璃’。”

小王听后笑了笑:“这话说得有点像广告词。”

“广告词也得有底气。”刘好仃喝了口茶,“没有过硬的产品,说什么都没用。”

老张点点头:“那我们这边先把抗压和透光率这两个核心指标调上去。”

“对,先抓重点。”刘好仃说,“其他功能可以慢慢优化。”

会议室的气氛渐渐热了起来,大家开始围绕产品参数展开讨论。

“我觉得耐候性这块得分成三个等级。”老张指着屏幕上的表格,“一级应对内陆城市,二级沿海城市,三级直接靠海的厂区。”

“听起来像是给玻璃分段位。”小王调侃道。

“可不是嘛。”刘好仃接过话头,“咱们的产品也要讲究‘适配性’。”

讨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最终敲定了一个初步方案:调整玻璃厚度、提升透光率、增加防腐涂层,并针对不同使用环境设定不同的测试标准。

“接下来就是试制阶段了。”刘好仃合上笔记本,“生产那边安排了吗?”

“安排了。”小王点头,“今天下午就开生产准备会。”

“好。”刘好仃站起身,“走吧,咱们不能让生产线等咱们。”

三人走出会议室,阳光正好,车间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质量第一,安全至上”。

小王看着牌子笑了笑:“咱们现在得加上一句——‘用户至上’。”

“说得对。”刘好仃拍拍他的肩,“记住,咱们不是在做玻璃,是在解决别人的问题。”

生产准备会上,质量部的负责人提出了一个棘手问题:为了达到更高的耐候性,需要使用一种新型材料,但成本会高出不少。

“如果按这个预算来做,价格恐怕不具备优势。”质量部负责人摊开报表,“咱们的目标市场是东南亚,那边竞争很激烈。”

采购部的人也附和:“我们现在能拿到的原材料价格已经是最优了,再往上提品质,利润空间会被压缩得很厉害。”

“这不是单纯的成本问题。”刘好仃开口,“如果我们做出来的产品达不到客户预期,回头客就没有了。”

“可是……”采购部的人还想说什么。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刘好仃打断他,“咱们得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保证质量,又能控制成本。”

他转头看向技术组:“有没有办法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做一些改进?比如工艺上的调整,或者结构上的优化。”

老张思考了一会儿,点头:“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做实验验证。”

“那就去做。”刘好仃拍板,“时间紧,咱们分头行动,技术组负责实验方案,采购组去找供应商谈价格,质量组盯着检测流程。”

会议结束后,刘好仃一个人走到车间,想看看第一批样品的试产情况。

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忙碌地操作设备。他走到一条生产线前,看到几块刚出炉的玻璃正被工人小心地搬下来。

“怎么样?”他问负责质检的小李。

“初步没问题。”小李递过来一份检测报告,“不过还没做长时间测试。”

“那就每天测一次。”刘好仃叮嘱,“有任何异常马上反馈。”

他弯腰拿起一块玻璃,对着光线看了看,表面光滑,反射清晰。

“不错。”他满意地点点头。

转身时,他注意到角落里堆放着一些旧产品的残片,其中一块背面还贴着“待改进”的标签。

他走过去,伸手摸了摸那块玻璃的边缘,有些粗糙。

“这就是我们曾经的标准。”他轻声说,“现在得换新标准了。”

回到办公室,刘好仃坐在桌前,翻开笔记本,写下一句话:“产品不是技术堆砌,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他合上本子,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下班了。

手机响了,是小王的消息:“生产计划已确认,明天第一批样品就能出来。”

他回复了一个“好”字,然后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的天色出神。

远处的天空泛着淡淡的橙红,像是某种预示。

他想起早上开会时小王说的那句话:“海边工厂易腐蚀。”

也许,这只是个开始。

玻璃切割的声音从车间传来,清脆而规律,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变化打着节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