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82集:新挑战:人才引进与培养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82集:新挑战:人才引进与培养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清晨的阳光洒进车间,玻璃切割机嗡嗡作响,像在哼一首老歌。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一杯刚泡好的茶,热气袅袅上升,在他眼前画出一道温柔的弧线。

小王走过来,手里抱着一沓资料,额头还带着昨晚熬夜整理数据留下的淡淡黑眼圈。“师傅,我刚把优化后的反馈表上线了,员工们用着还挺顺手。”

刘好仃点点头,抿了一口茶:“那就好,咱们这系统啊,就像新磨出来的玻璃,得慢慢打磨,才能透光。”

小王笑了笑:“您这话都快成厂里金句了。”

两人正说着,陈姐从隔壁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保温杯,边走边说:“你们俩别在这儿喝着茶唱诗了,我这儿可有一堆人等着问问题呢。”

“好好好。”刘好仃笑着放下杯子,“走,咱去会议室。”

会议室不大,几张折叠桌拼在一起,墙上贴着几张流程图和改进进度表。老李、技术员、还有几个一线员工已经坐在那里,有人翻资料,有人低头打字,气氛比前几天轻松了不少。

刘好仃坐到主位,环视一圈,开口道:“今天咱们开个小会,不聊系统怎么改,聊聊人怎么跟上。”

“嗯?”老李抬起头,“你是说培训?”

“不只是培训。”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人”字,“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机器越聪明,人越跟不上。”

小王插话:“对,有些老师傅虽然经验丰富,但面对新界面有点吃力;年轻人倒是适应得快,但对整个生产流程了解不够深。”

陈姐叹了口气:“现在招个既懂设备又懂数字化的人,可不容易。”

这句话让屋里安静了几秒。

刘好仃看着白板上的那个“人”字,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厂的时候,师傅总说:“做玻璃,不只是看火候,还得摸得准温度、听得清声音。”那时候没有电脑,也没有mES系统,靠的就是经验、手感和传承。

“我们得两条腿走路。”他缓缓说道,“一边引进新鲜血液,一边培养现有队伍。”

老李皱眉:“你现在就想着招新人?咱们这边还没完全稳住呢。”

“不是现在马上招。”刘好仃解释道,“而是要开始规划,不能等系统跑起来了,才发现没人能开。”

他顿了顿,接着说:“数字化转型不是换几台机器的事,它是一整套思维方式的升级。我们不能只盯着流程改,还要看看人能不能接得住。”

小王点头:“就像开车,方向盘换了,驾驶员也得学会怎么握。”

“对。”刘好仃笑了,“你这比喻越来越有水平了。”

屋里的气氛缓和了一些,大家开始讨论具体该怎么梳理岗位需求,哪些人需要加强哪方面的能力。

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拉开抽屉,拿出一本笔记本。封皮有些旧了,边角微微卷起,像是陪他走过不少路的老朋友。

他在第一页写下:

人才,才是真正的瓶颈。

窗外,风轻轻吹过厂区的树梢,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回应他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召集管理层开会。

“各位,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可能有些人不太愿意听。”他开门见山,“但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团队,需要更新了。”

“更新?”老李挑眉,“你是说裁员?”

“不是裁员。”刘好仃摇头,“是‘升级’。”

他打开投影仪,屏幕上跳出一张图表:左侧是目前各岗位技能分布,右侧是未来所需的技能模型,中间有个明显的断层。

“这是过去一周我们收集的数据。”他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傅经验丰富,但在应对新系统时效率下降;而年轻员工虽然上手快,却缺乏对整体流程的理解。”

“所以呢?”有人问。

“所以我们要做两件事。”刘好仃语气坚定,“第一,内部培养,把关键岗位的核心技能梳理出来,制定培训计划;第二,外部引进,寻找既有工业经验又能驾驭数字工具的年轻人。”

老李皱眉:“我们这行,经验比学历值钱。”

“经验当然重要。”刘好仃点头,“但现在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光靠经验已经不够用了。我们需要的是既能守住传统工艺,又能拥抱新技术的人。”

小王这时插了一句:“其实我也想学点数据分析的东西,感觉以后肯定会用上。”

刘好仃看着他,眼里带着笑意:“你想学,我给你安排。不光是你,咱们谁想进步,我都支持。”

这句话说完,会议室里沉默了几秒,然后老李点了点头:“行吧,你说服我了。”

中午吃饭时,刘好仃一个人去了仓库。

仓库角落堆着一些老旧图纸,纸张泛黄,边角卷起,像是被岁月揉皱的记忆。他随手翻开一张,上面密密麻麻画着玻璃切割的角度和尺寸,旁边还有手写的备注:“此处易崩边,需慢速处理。”

他忽然想起自己刚进厂那年,师傅也是这样,一边教他看图,一边带他在机器旁实操。那时候没有电子文档,全靠一张张图纸、一句句口传心授。

他掏出手机,拍下这张图纸,发到了一个工作群里,配文:

“这些不能丢了,但也得加点新的。”

午后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那些泛黄的图纸上,像是给它们镀了一层金边。

他站在那儿,久久没动。

傍晚,刘好仃坐在办公室,桌上摊着一张表格:《关键岗位技能清单》草案。他正在一项项勾选哪些是当前具备的,哪些是亟需补充的。

小王推门进来:“师傅,我刚刚在系统后台看到一个现象。”

“什么现象?”

“有些老师傅虽然操作慢一点,但他们提的反馈特别实用,都是我们没考虑到的实际问题。”

“嗯。”刘好仃点头,“因为他们知道哪里容易出错,知道机器和人之间的‘缝隙’在哪。”

小王若有所思:“那是不是可以把他们的经验变成系统的提示?比如……在某个步骤自动弹出注意事项?”

刘好仃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他提起笔,在表格下方加了一栏:

“经验转化机制(待调研)”。

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

窗外,远处的玻璃厂房灯火通明,机器运转的声音此起彼伏,像是一首永远不会结束的交响曲。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站起身,走到窗前。

他望着那片灯火,轻声自语:“人要是不跟上,再好的系统也没用。”

下一秒,他转身关灯,拉上门,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

玻璃厂的夜晚,依旧热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