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77集:转型效果评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77集:转型效果评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捏着一沓打印出来的数据报表,纸边有点翘,像是被翻过很多遍。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里面已经坐了几个人,小王正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东西,时不时抬头看看墙上的白板。

“今天咱们不谈流程优化了。”刘好仃把资料放在桌上,“来聊聊效果。”

这句话一出,空气里仿佛多了点什么。有人松了口气,也有人皱起了眉。

小王抬起头:“老师,不是说还要标准化嘛?”

“标准得先知道往哪儿标。”刘好仃笑了笑,“咱们现在就像走路走了一半,得回头看看脚印深浅,才知道是不是走对了路。”

第一个发言的是生产部的老李:“我觉得产量没掉就算成功。”

“那要是数据准了但效率低了呢?”仓储那边的小张接话。

“效率又不是光看时间的。”质量组的陈姐插进来,“关键还是良品率。”

会议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像是菜市场开市,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我提个建议啊。”小王清了清嗓子,“我们能不能先定几个核心指标?比如数据准确率、设备故障响应速度、还有……员工操作习惯的变化程度?”

“这倒是。”刘好仃点点头,“但问题来了——你们说的这些,哪个最重要?”

大家一下安静下来。

有人低头翻资料,有人开始用笔敲桌子,还有人干脆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发呆。

“我看这样不行。”刘好仃站起身,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大字:效率、准确、适应、可持续。

“这四个词,咱们每个人都得掂量掂量。”他说,“你要是只看效率,可能会逼疯一线;只看数据准确,可能没人愿意配合;只看员工感受,转型就成了一场自我安慰。”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所以,”刘好仃放下笔,“咱们先别急着打分,先统一标准。”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带着几个人去了车间。

阳光从玻璃顶棚斜照进来,落在mES系统的监控屏幕上,反射出一圈圈光晕。小王站在屏幕前,手指轻轻划过几条曲线。

“这个红色预警,就是三天前系统自己发现的切割偏差。”他说,“如果不是它提醒,那批玻璃估计得报废。”

“可问题是,”一位老工人挠了挠头,“每次都要等它提醒,那我们岂不是成了它的跟班?”

“不是跟班,是搭档。”刘好仃接过话,“以前你凭经验判断什么时候换刀片,现在系统能提前告诉你什么时候该换了。”

“那我还是觉得麻烦。”另一位女工嘟囔,“录入数据又要花时间,本来一分钟能干完的事,现在要两分钟。”

刘好仃没说话,只是走到一台机器旁,按下暂停键。

“你看这台切割机,”他说,“它不会抱怨数据多,也不会嫌记录烦,它只会按指令执行。但我们不一样,我们会累,会犯错,会忘记。”

他顿了顿,看着那位女工的眼睛:“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你们更辛苦,而是让你们更聪明地干活。”

女工眨眨眼,没再说话。

回到会议室,讨论还在继续。

“我觉得吧,”小王突然开口,“评估不能光看结果,还得看过程。”

“什么意思?”有人问。

“比如,mES系统确实提高了数据准确性,但如果我们发现某个模块特别容易出错,那说明这个模块需要优化,而不是直接否定整个系统。”

“有道理。”刘好仃点头,“就像我们吃饭,不能因为汤咸了就说这顿饭失败了。”

这话引得大家笑了一下,气氛缓和了不少。

“那问题来了,”生产部的李哥举手,“如果有些指标我们暂时测不出来呢?比如‘员工适应度’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那就想办法让它看得见。”刘好仃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图表,“我们可以做个调查问卷,或者观察他们使用系统的频率变化。”

“那会不会太主观?”财务那边的人问。

“主观也有主观的价值。”刘好仃笑着说,“咱们不是在做科研论文,是在做工厂改进。有时候,一个老师傅的一句‘好像比以前顺手了’,比一堆数据更有说服力。”

会议一直持续到中午,虽然还没得出明确结论,但至少大家有了方向。

下午,刘好仃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翻着手里的资料。

小王进来看了看他,轻声问:“老师,你觉得这次转型算成功了吗?”

刘好仃没立刻回答,而是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个数字:“昨天设备异常次数比上周少了百分之十五。”

“那是系统的作用。”小王说。

“也是人的作用。”刘好仃抬头看了他一眼,“系统不会自己发现问题,是我们在用它发现问题。”

小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其实啊,”刘好仃靠在椅子上,望着窗外的阳光,“评估这件事,最怕的就是非黑即白。你说转型成功了,那接下来干嘛?说失败了,那是不是就得停?”

“那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刘好仃笑了笑,“我们要学会用‘进步’这个词,而不是‘成败’。”

小王沉吟片刻,忽然说:“那要不要加一个指标?叫‘改进潜力’?”

“好主意。”刘好仃眼睛一亮,拿起笔就在本子上记下,“下一步,咱们就围绕这几个关键词,慢慢搭体系。”

他合上笔记本,站起身,拉开窗帘。

阳光洒进来,照在桌上的流程图上,原本杂乱的线条此刻竟显得格外清晰。

“走吧。”他对小王说,“去吃午饭。”

两人走出办公室时,身后墙上挂着一幅新贴的图表,标题写着:

数字化转型初步评估维度草案

下面有几个关键词:

数据准确性

操作效率

员工适应度

系统稳定性

改进潜力

图表右下角,有个小小的问号,旁边写着一行小字:

预测性维护是否应纳入评估范围?

刘好仃没看见那个问号,但他心里明白,这条路还远没到终点。

而真正的评估,才刚刚开始。

小王走在后面,回头看了一眼那幅图表,嘴角微微扬起。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低头一看,是mES供应商发来的消息:

“您上次提到的预警模块扩展功能,我们这边可以提供测试版本。”

小王没有立刻回复,而是转头看向前面的刘好仃,脚步稳稳地向前走着。

他收起手机,快步跟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