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58集:评估方法丰富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58集:评估方法丰富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一的晨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在办公桌上,阿梅正对着屏幕皱眉。她面前的文档已经改了七版,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列着评估维度:质量合格率、准时交付天数、沟通响应时间……还有一栏“满意度评分”,空着。

“这个怎么打分啊?”她喃喃自语,手指在鼠标上轻轻敲打。

门被推开,刘好仃端着保温杯走了进来,看见她这副模样,笑了一下:“又卡住了?”

“不是卡住,是不知道怎么让它活起来。”阿梅把文档转过去给他看,“数据我们能统计,流程也能量化,但人的感受呢?比如上次问卷里有人提到‘感觉变冷了’,这种东西怎么放进评估体系里?”

刘好仃没急着回答,而是走到她身后,看着屏幕上那张表格,点了点头:“你说得对,制度不能只是数字堆出来的墙。”

他顿了顿,拿起她的马克笔,在空白处画了个三角形:“一个评估体系,至少要撑得起三边——数据、流程、人情。”

“你是说……情感因素也要算进去?”阿梅挑眉。

“不是感情用事,是感知反馈。”刘好仃笑了笑,“就像你开车,除了仪表盘上的油量、速度,你还得听发动机的声音,是不是抖得厉害,有没有异响。”

阿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所以我们要设计一个能听见声音的评估系统?”

“对,它得听得见供应商怎么说,也听得见自己人怎么想。”刘好仃把杯子放下,转身走向会议室那边,“走吧,该开个会了。”

会议桌前,老李和王姐已经到了,小周还在调试投影仪。

“这次的重点是评估方法升级。”刘好仃坐下后开门见山,“第一阶段的优化见效了,但现在我们需要更全面的视角。”

“你是说……不只是看谁按时交货、谁出错少?”老李问。

“对,”刘好仃点头,“还要看他们愿不愿意配合新流程,遇到问题能不能快速反应,甚至——他们对我们的态度。”

“这会不会太主观?”王姐有些迟疑,“每个人理解不一样,怎么统一标准?”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加权评分。”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几个关键词:

硬性指标(质量、交付周期、成本控制)

流程表现(协同效率、异常处理速度)

主观反馈(合作意愿、服务态度)

“每一项都给分,但权重不同。”他说,“比如质量不合格直接扣分,而满意度只占一成。”

“听起来像考试。”小周一边插线一边接话,“主科拉不开差距,副科决定总排名。”

“差不多。”刘好仃笑着应了一句,“但咱们不是为了排名,是为了找出真正适合长期合作的伙伴。”

“那具体怎么操作?”王姐问。

“阿梅已经在做了。”刘好仃看向她,“你来介绍一下新模板。”

阿梅点点头,点开电脑上的ppt:“我参考了几个行业案例,结合我们自己的情况,设计了一个‘三维评估表’。”

她调出一张表格投影到墙上,上面清晰地分成三个模块:

数据层:历史供货记录、质检报告、成本分析。

行为层:协作流程中的响应时间、异常处理记录。

感知层:匿名满意度调查、临时加单支持意愿等软性反馈。

“我们会从这三个层面综合打分,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供应商画像。”阿梅解释道。

“听起来不错。”老李翻着资料,“但我还是担心,主观评价会不会影响判断?”

“所以这部分只占10%。”阿梅指着表格上的比例,“而且我们会设置反向验证机制,比如某家厂子评分很高,但实际履约能力差,那它的高满意度可能是‘表面功夫’。”

“嗯。”老李点点头,“这样比较公平。”

“接下来就是试运行。”刘好仃接过话头,“先选两家供应商试点,看看这套方法能不能落地。”

中午吃过饭,阿梅回到办公室,发现小周已经在整理试点名单了。

“我查了一下,b厂和c厂最近两次反馈都不错,而且愿意配合测试。”他一边说一边打开表格,“他们的评分基础稳定,适合作为样本。”

“那就先定他们。”阿梅看了眼,“记得通知他们的时候语气轻松点,别让他们觉得是在被审查。”

“明白。”小周笑了笑,“我会说是‘合作体验调研’。”

“聪明。”阿梅点头,“我们要的是真实反馈,不是表演。”

下午三点,刘好仃走进来,手里拿着一沓打印好的资料。

“这是初步培训材料。”他把资料放在桌上,“下周开始,每天下班后半小时,轮流讲解新评估系统的使用方法。”

“我可以带第一课。”阿梅主动提出。

“很好。”刘好仃点头,“记住,重点不是讲清楚规则,而是让大家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改。”

“明白了。”阿梅翻开资料,开始标记重点内容。

窗外的风有点大,窗帘被吹得轻轻晃动,阳光落在纸页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斑。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远处的仓库屋顶,心里默默想着下一步的安排。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制度可以建立,人心却需要慢慢磨合。

傍晚六点,阿梅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

她关掉灯,顺手把门带上,走廊里只剩下脚步声回荡。

她低头看了看手机,群里已经跳出几条消息:

【小周】:明天要不要先和b厂通个气?

【王姐】:我这边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动。

阿梅笑了笑,回复了一句:“辛苦大家了,我们一步步来。”

她把手机放进口袋,抬头看了一眼尽头的灯光。

那一瞬间,她忽然想起刘好仃昨天说的话:

“流程可以标准化,人心却需要温度。”

她深吸一口气,脚步轻快地走下楼梯。

玻璃门外,晚风吹起一角衣角,路灯亮了起来,照亮前方不长不短的一段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