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357集:管理效果评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357集:管理效果评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周一的早晨,阳光照进会议室时已经不那么刺眼了,玻璃窗外的树影在桌面上晃动着。阿梅把电脑打开,屏幕上跳出来的是一张新鲜出炉的供应链评估数据图。

“上周的数据都整理好了。”她一边说,一边调整了一下椅子的位置,“评分机制运行得不错,核心供应商的准时率比上季度提升了12%。”

老李翻着报表,点了点头:“确实,至少现在没人敢乱接订单了。”

“但问题也来了。”王姐插了一句,语气有点迟疑,“有些厂子反馈,现在下单流程是规范了,可沟通起来反而没以前顺畅了。”

刘好仃正在泡茶,听到这句话后,他放下杯子,抬头看了王姐一眼:“怎么说?”

“他们说现在要走系统、填表格、等审批,有时候一个临时加单,光是流程就得跑半天。”王姐顿了顿,“之前虽然混乱点,但熟人之间打个电话就能解决。”

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小周敲键盘的声音。

“这说明一个问题。”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了几个字:沟通成本上升。

“我们优化了制度,但忽略了流程中的软性环节。”他说,“数据是对的,但人也是链的一部分。”

“那要不要调整一下流程?”阿梅问。

“先别急着改。”刘好仃摆摆手,“我们要先弄清楚,到底是流程本身的问题,还是大家还不适应新方式。”

“我建议做个满意度调查。”王姐提议,“直接问问供应商和内部员工,到底卡在哪儿。”

“好主意。”刘好仃点头,“阿梅,你来牵头做这个调查表,分两个版本——一份给外部供应商,一份给内部员工。”

“明白。”阿梅立刻开始构思问卷内容,“可以包括响应速度、信息清晰度、流程复杂度这些维度。”

“还有情绪。”老李突然说,“有些人对这套新东西有抵触心理,总觉得我们在找他们的茬。”

“那就加上一条:‘您认为这套系统是否增加了工作压力’?”阿梅边说边记。

“或者换种说法。”王姐补充,“‘您认为当前流程是否影响了您的工作效率’?这样更客观些。”

小周笑着插话:“我觉得应该再加一句——‘您希望保留哪些原有操作方式’?说不定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老经验。”

“这个角度不错。”刘好仃笑了笑,“改革不是为了否定过去,而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平衡点。”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你们先去准备问卷,我去仓库那边看看最近的入库情况。”

中午吃过饭回来,阿梅已经把两份问卷初稿发到了群里。

“我把问题控制在十个以内,避免让人觉得烦。”她解释道,“重点收集高频痛点。”

“我看了一下,很多厂子都提到了一点。”王姐指着手机屏幕上的预览版,“他们说系统太死板,不能灵活应对突发需求。”

“比如什么情况?”老李问。

“像临时加单、紧急调货这些事。”王姐回道,“以前都是靠人情和关系,现在必须走标准流程。”

“所以问题不是流程不好。”刘好仃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仓库记录,“而是我们还没建立起‘例外处理’的机制。”

“你是说……特例通道?”小周抬起头。

“可以叫‘应急响应窗口’。”刘好仃点点头,“不是所有事情都能按部就班,我们需要一套快速反应的流程。”

“那要不要在评分机制里加一个‘应急响应能力’指标?”阿梅问。

“可以考虑。”刘好仃沉思片刻,“不过现阶段,先把这个窗口建立起来,由专人负责,确保不影响整体评分体系。”

“我可以来做这部分。”小周主动请缨,“我对系统比较熟,能快速判断哪些是可以走特例的。”

“那就交给你。”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不是开后门,而是建桥梁。”

几天后,问卷结果陆续回收上来。

“整体来看,供应商对我们的新机制评价还不错。”阿梅展示着汇总图表,“超过七成的人认为合作变得更透明了。”

“但也有几个关键问题。”王姐继续说道,“沟通效率下降、审批周期变长、突发需求响应慢。”

“内部员工也有类似反馈。”阿梅接着说,“特别是采购和仓储部门,觉得流程变繁琐了。”

“这不是坏事。”刘好仃听完后,并没有皱眉,“说明我们已经建立了规则,但现在需要让它更有温度。”

“怎么理解?”老李问。

“就像盖房子。”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简单的流程图,“我们现在有了结构,但还没装窗户和门。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让这个结构既能挡住风雨,又能通风透气。”

“也就是说,我们要在制度里加入人性化设计?”王姐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刘好仃点头,“比如刚才说的应急窗口,比如定期与供应商沟通会,甚至是我们自己的员工培训。”

“说到培训……”小周突然开口,“其实很多人对这套新系统还不太熟,尤其是老员工。”

“那就安排一次集中培训。”刘好仃果断决定,“下周开始,每天下班后半小时,轮流讲解系统使用技巧和流程优化方向。”

“我可以来带第一课。”阿梅主动提出。

“很好。”刘好仃笑了,“记住,管理不只是制定规则,更是引导改变。”

周五下午,评估报告终于完成了。

“整体趋势向好。”阿梅把最终文档命名为《供应链管理效果评估(第一阶段)》,按下保存键时,窗外正好一阵风吹过,窗帘轻轻扬起。

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依旧端着那杯茶,目光落在远处的仓库屋顶上。

“下一步,我们要做的不是推倒重来。”他轻声说,“而是让这套系统,真正活起来。”

“怎么活?”王姐问。

“让它听得见声音,看得见变化。”刘好仃转身,看向大家,“从下个月开始,每月召开一次‘供应商沟通会’,每两周更新一次内部流程优化建议。”

“听起来像是个长期工程。”老李笑着说。

“本来就是。”刘好仃喝了口茶,“真正的管理,不是一锤子买卖。”

会议室里,气氛轻松了不少。

小周已经开始在文档里备注下次培训的时间,阿梅则在草稿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沟通窗口、应急响应、员工培训。

而刘好仃,则悄悄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画了一个小小的箭头,指向一句话:

流程可以标准化,人心却需要温度。

他合上本子,说了句:

“下周开始执行。”

阿梅点点头,把文档存进了共享文件夹。

窗外,阳光渐渐柔和下来,映在玻璃上,折射出一圈圈淡淡的光晕。

办公室外,走廊尽头的灯还亮着,脚步声轻轻响起,又慢慢远去。

像是某种无声的节奏,正悄然推进着新的变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