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88集:危机管理方案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88集:危机管理方案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支刚削好的铅笔。他低头看了眼表,离会议开始还有七分钟。

“这回可得把方案定下来。”他喃喃自语,推门进去。

会议室比昨天干净了不少——至少桌上的饼干渣没了。白板上还贴着昨天整理出的四类重点危机:设备故障、环保检查、供应链中断、网络舆情。

小林已经坐在那儿了,正用手机刷着什么,看到刘好仃进来,赶紧收起手机:“刘哥,我这不是在查资料嘛。”

“行吧。”刘好仃坐下,“等会儿咱们得按类分组,先各自讨论初步应对措施。”

王师傅拎着一壶水走进来,边走边说:“我刚去车间转了一圈,几个老师傅都说最近电机有点‘喘’,得盯紧点。”

“喘?”刘好仃挑眉。

“就是运行声音不对劲,像人跑步跑久了气喘吁吁那样。”王师傅放下水壶,“我觉得这个可以作为预警信号之一。”

“嗯,有道理。”刘好仃点头,在本子上记下一行字:设备运行异常声音纳入预警指标。

李姐也到了,抱着一沓打印好的资料:“我把上次收集的意见重新整理了一下,分类清楚些。”

“太好了。”刘好仃接过资料,“咱们今天的目标很明确——制定危机管理方案的初步框架,别怕想法粗,先把砖头堆起来再说。”

众人点头。

“那我先说个事。”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咱们这次制定方案,最好能建个档案,把整个过程记录下来。以后不管谁接手,都能看懂思路和逻辑。”

“这个好。”李姐立刻赞成,“还能用来培训新人。”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在黑板角落写下:建立危机管理档案系统。

“现在分组。”他说,“每组负责一类危机,二十分钟后回来汇报。”

话音未落,小林举手:“我可以选网络舆情吗?我对这块比较熟。”

“你选吧。”刘好仃笑了笑,“看来你是想当‘玻璃厂发言人’了。”

小林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就是觉得这块挺有意思的,特别是怎么回应那些不实信息。”

“那你得练练嘴皮子。”王师傅打趣,“万一真有人在网上说咱玻璃有毒,你还得上去直播喝一瓶。”

“那倒不至于。”小林笑,“但确实得有一套标准话术。”

“好,那我负责环保。”李姐主动接下任务,“我去跟环保员聊过几次,有些经验可以借鉴。”

“设备这块儿就交给我。”王师傅拍拍胸脯,“车间那帮老伙计都听我的。”

“那供应链我来。”刘好仃合上笔记本,“我去采购部那边蹲几天。”

“那我们就散了?”小林问。

“散。”刘好仃一挥手,“二十分钟后见。”

二十分钟后,会议室再次热闹起来。

“我这边提几个关键点。”小林率先开口,“第一,我们要有个对外回应机制,比如指定发言人;第二,要有快速核实流程,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事实;第三,要准备几套不同情况下的回应模板。”

“听起来像是公关手册。”王师傅笑着说。

“差不多。”小林点头,“其实很多企业都有类似的做法,比如食品行业处理食品安全谣言,反应特别快。”

“那你有没有找到模板?”李姐问。

“找到了两个案例,一会儿发群里。”小林展示手机屏幕,“一个饮料品牌被质疑添加剂超标,他们当天就发声明,并附上第三方检测报告;另一个是服装品牌,网友曝光工厂污染,他们先是道歉,然后公布整改措施。”

“这两个案例都值得参考。”刘好仃点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调整。”

“那环保这块儿呢?”王师傅转向李姐。

“我已经列了个清单。”李姐打开文件夹,“包括日常排放数据监测频率、台账更新要求、应急处理流程、与环保部门沟通机制等等。”

“听起来很专业。”王师傅感慨,“比我那个‘喘气电机’靠谱多了。”

“你的‘喘气电机’也很重要。”李姐笑着反驳,“预警机制不能光靠数据,还得靠经验。”

“那我们设备组打算从三个方面入手。”王师傅翻着笔记,“一是定期巡检,二是实时监控,三是设置预警阈值,比如温度超过多少度就触发提醒。”

“这个思路对。”刘好仃赞许,“不过还要考虑误报的问题,不能天天报警,员工反而麻木了。”

“所以我们会设定一个浮动范围。”王师傅解释,“不是一超限就报警,而是连续三次超过某个数值才触发预警。”

“好。”刘好仃记下来,“接下来是供应链。”

“我这边走访了采购部和几个供应商。”刘好仃说,“他们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备选供应商名单’,一旦主要供应商出现问题,可以迅速切换。”

“这个实用。”小林点头,“就像手机里存两个号码,一个打不通就换下一个。”

“另外,库存管理也要优化。”刘好仃继续,“不能一味压低成本,关键时刻还是得有点缓冲空间。”

“那咱们是不是该把这些内容整合成一个统一的预案框架?”李姐提议。

“没错。”刘好仃点头,“我们先确定三个响应级别——一级、二级、三级。”

“一级最严重?”小林问。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一个金字塔,“一级是影响全厂生产的重大危机,比如生产线全面停摆;二级是部分影响,比如某个车间停产;三级是局部问题,比如个别设备故障。”

“那每个级别对应不同的应对措施?”王师傅确认。

“没错。”刘好仃点头,“比如一级危机,我们要启动应急小组,联系外部资源;二级由各部门协调解决;三级直接由现场人员处理。”

“听起来结构清晰。”李姐满意地说。

“那应急预案要不要演练?”小林突然问。

“当然要。”刘好仃点头,“不过那是下一阶段的事,我们现在先把框架搭起来。”

“那我现在有个想法。”王师傅忽然说,“咱们是不是可以组建一支专门的应急救援小组?”

“这个好。”刘好仃眼睛一亮,“回头我们再细化。”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风吹动窗帘的声音。

“其实还有一个点。”小林突然说,“我们可以利用现有的监控系统来做一些预警功能。”

“什么意思?”李姐问。

“比如,有些设备温度过高时,红外摄像头就能识别出来。”小林解释,“或者某些区域烟雾浓度异常,也可以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提前预警。”

“这个技术可行。”刘好仃点头,“我们可以找技术部聊聊,看看能不能接入现有系统。”

“那我们的预警机制就有硬件支撑了。”李姐笑道。

“看来大家今天收获都不小。”刘好仃看着满墙的便签纸,“咱们虽然还在起步阶段,但已经有了雏形。”

“感觉不像临时抱佛脚,而是真的在做事。”小林感慨。

“是啊。”王师傅点头,“以前总觉得危机来了再说,现在才知道,预防才是根本。”

“那咱们下一步……”李姐看向刘好仃。

“下一步就是把这些内容汇总,形成一份完整的初稿。”刘好仃合上笔记本,“然后下周再开一次会,听听其他同事的意见。”

“行。”众人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刘好仃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研发部的消息:“新产品试产成功,预计下月可以上市。”

他看完消息,抬头看着会议室里的大家,嘴角微微上扬。

“走吧。”他说,“去看看咱们的新楼,是不是又往上盖了一层。”

众人起身收拾东西,脚步轻快地走出会议室,走廊尽头阳光正好,照在每个人肩上,像是某种无声的鼓点,敲在未来的路上。

而会议室墙上,一张张便签纸随风轻轻颤动,上面写着:

设备运行异常声音纳入预警指标

建立危机管理档案系统

三级响应机制

应急救援小组构想

……

其中一张纸上,歪歪扭扭写着一句话:

危机楼,正在一点点建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