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87集:危机现状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87集:危机现状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站在会议室门口,手里拿着一本翻得有点卷边的《危机管理实战手册》,封面在阳光下泛着一层淡淡的灰。昨天刚开完动员会,今天他特意把会议室窗户全打开了,让风带着厂区机油味和一丝青草香吹进来。

“大家到齐了吗?”他问小林。

“都到了。”小林坐在桌边,正用手机刷着什么,“不过王师傅还在跟老张聊设备故障的事。”

“让他先过来吧。”刘好仃走进来,把书放在桌上,“咱们不是说好了吗?头脑风暴,啥都能提。”

王师傅推门进来时,手里还拿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

“抱歉啊刘哥,老张非说他们车间上个月差点因为电机烧了停线,我得听他说完。”

“理解。”刘好仃点头,“这不就是我们开会的目的嘛。”

李姐也坐下了,手里拿着笔记本,眉头微微皱着:“昨晚我看那本书看到凌晨一点多,越看越觉得咱们得重视点。”

“是得重视。”刘好仃环视一圈,“但别紧张,咱们现在只是摸底,知道哪些地方可能出问题,心里有个数就行。”

“那……”小林举手,“我可以提个比较‘玄’的吗?”

“当然可以!”刘好仃一拍桌子,“你要是能想到外星人入侵玻璃厂,我都给你记下来。”

众人笑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那我说了。”小林清了清嗓子,“比如——网络舆情危机。”

“哦?”刘好仃挑眉,“继续。”

“就比如说,有人在网上发了个视频,说咱们生产的玻璃有致癌物质,哪怕不是真的,也会被疯狂转发,最后影响销售。”

“这个确实值得考虑。”李姐点点头,“现在信息传得太快了,一个小误会都能发酵成大新闻。”

“对。”刘好仃翻开书,找到一页做了标记的地方,“这种属于外部舆论危机,咱们得提前想好怎么回应。”

王师傅忽然插话:“我听说以前有个工厂,员工闹事,结果被人拍了视频发网上,一夜之间评论炸了锅,最后公司赔了一大笔钱。”

“嗯。”刘好仃记了下来,“这是内部事件引发的外部危机,得注意。”

“还有供应链的问题。”小林又说,“比如原材料供应不上,或者某个关键部件供应商突然倒闭,咱们生产线就得停工。”

“这个我也听说过。”王师傅放下饼干,“有个朋友的厂子,就是因为一个零件断供,整条线停了三天,损失惨重。”

“所以供应链风险必须列出来。”刘好仃在纸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设备、流程、人员、环境,再加上外部因素。”

“那安全事故呢?”李姐问,“像火灾、爆炸这些。”

“当然要。”刘好仃点头,“咱们是制造业,安全永远排第一。”

会议室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风吹动窗帘的声音。

“其实还有一个方向。”小林突然说,“政策变化。”

“对。”刘好仃眼睛一亮,“环保标准提高、税收政策调整,这些都会影响企业运作。”

“我前两天还听说,市里要加强对制造业废气排放的监管。”李姐补充道。

“那就得关注环保检查。”刘好仃记下,“万一哪天来了突击检查,咱们得准备好材料,应对提问。”

“那是不是也可以参考其他行业的经验?”小林问。

“当然可以。”刘好仃点头,“比如餐饮行业处理食品安全危机,互联网公司应对数据泄露,他们的做法咱们都可以学。”

“我觉得还可以做个分类。”李姐拿出笔记本,“把危机分成内部和外部,再细分轻重缓急。”

“好主意。”刘好仃笑了,“咱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那我们现在开始分头收集意见?”王师傅问。

“对。”刘好仃点头,“每个人负责一类,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者有没有遇到过类似情况。”

“我去找几个老师傅聊聊设备方面的问题。”王师傅说。

“我去问问采购那边,最近供应链有没有波动。”小林拿起手机。

“我去整理一下之前的安全培训资料。”李姐说。

“辛苦大家。”刘好仃看着他们,“记住,咱们不是为了吓唬自己,而是为了安心。”

会议室里,阳光依旧透过玻璃洒进来,照在每个人的脸上。

几天后,会议室再次热闹起来。

“我这边收集了不少关于设备故障的信息。”王师傅打开文件夹,“很多老师傅都说,最怕的就是电机突然罢工,尤其是夏天高温时段。”

“我这边也收到反馈。”小林说,“有个供应商去年破产了,导致我们停产一周,后来临时找了替代厂家,质量差点意思。”

“环保这块儿也有消息。”李姐递上来一份报告,“这是我们行业内一家企业的应对方案,他们在面对突击检查时,准备了完整的台账和检测记录,顺利通过审查。”

“很好。”刘好仃接过报告,“看来大家都挺积极。”

“不过我发现一个问题。”小林皱眉,“意见太多太杂,有些重复,有些不太相关。”

“这很正常。”刘好仃点头,“我们需要筛选整合。”

“那我们先按类别整理?”王师傅提议。

“对。”刘好仃点头,“先把所有意见归类,然后去掉重复内容,保留最有价值的部分。”

“还要评估每个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李姐补充。

“没错。”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咱们得分清楚轻重缓急。”

于是,会议室变成了一个小战场,各种意见贴满了白板,大家一边讨论一边调整优先级。

“设备故障肯定是重点。”王师傅指着一条,“几乎每个车间都提到这个问题。”

“环保检查也不能忽视。”李姐强调,“毕竟政策越来越严。”

“网络舆情虽然发生概率低,但一旦爆发,后果严重。”小林说。

“那我们就先聚焦这三类。”刘好仃总结,“设备、环保、供应链,加上潜在的舆情风险。”

“投票决定?”王师傅问。

“可以。”刘好仃点头,“每人投三票,选最重要的三个危机类型。”

投票结束后,结果显示设备故障排名第一,环保检查紧随其后,供应链和网络舆情并列第三。

“看来大家都很务实。”刘好仃看着结果笑了笑,“接下来,咱们就要围绕这几个重点,制定初步的应对思路。”

会议室里,阳光依旧明媚。

窗外,厂区的车流川流不息,空气中飘着机油味和一丝青草香。

刘好仃走到窗边,望着远处那座新厂房。

“你们说,咱们的‘危机楼’,会不会也像那座楼一样,慢慢盖起来?”

小林应了一声:“肯定能。”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研发部发来的消息:“新产品试产成功,预计下月可以上市。”

刘好仃看完,笑着把手机收起来,转身对大家说:

“走吧,去看看咱们的‘大楼’,是不是又往上了一层。”

小林应了一声,几个人一起走出会议室,脚步声在走廊上轻轻回响,像是某种无声的鼓点,敲在未来的路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