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83集:改进方案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83集:改进方案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小林发来的表格打印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摊在会议桌上。纸张还带着打印机的余温,油墨味儿混着车间常见的机油味儿,在会议室里飘出一股奇妙的工业咖啡香。

“咱们今天的目标很明确。”他站在桌头,手里拿着一支荧光笔,“把昨天大家提的问题,变成能落地的方案。”

小林坐在他对面,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刘哥,我昨晚又理了一遍,咱们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点:内容更新慢、查找不方便、互动性差。”

“对,就像一个老朋友,平时挺靠谱,但你真需要帮忙的时候,它要么不在家,要么答非所问。”李姐笑着补充。

王师傅闷声笑了一下:“这话说得倒贴切。”

“那我们就从这三块下手。”刘好仃用荧光笔在表格上圈出三个区域,“先解决最痛的点。”

讨论一开始还有点拘谨,像是刚煮开的水,咕嘟了几下才真正沸腾起来。

“我觉得更新这块可以搞个‘轮值编辑’制度。”小林提议,“每周由不同的人负责审核和补充内容,这样既能保证新鲜度,又能避免某一个人负担太重。”

“这个主意不错。”李姐点头,“而且轮流来的话,每个人都能更熟悉知识库的结构,以后查东西也方便。”

王师傅沉吟片刻:“不过得有人牵头,不然容易流于形式。”

“那就由我和小林做主责人。”刘好仃拍板,“我们俩负责统筹安排,监督进度。”

“那查找问题呢?”有人问。

这个问题一出,大家都安静了几秒。

“分类确实有点乱。”小林翻了翻手里的资料,“有些知识点放在工艺流程里,有些又归到设备操作里,有时候想找点东西,像在找一只躲在柜子里的猫。”

“要不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标签体系?”李姐建议,“比如‘调压’‘气泡处理’这些关键词,统一标准,不能各干各的。”

“还可以加一个搜索热词榜。”小林眼睛一亮,“像热搜一样,看看大家都在查什么,说不定还能发现一些隐藏的知识盲区。”

“这个有意思。”王师傅难得主动发言,“就跟吃饭一样,谁都知道哪个菜最受欢迎。”

“最后是互动性。”刘好仃转过身,在白板上写下“互动”两个字,“这部分咱们得动点脑筋。”

“我觉得可以搞个‘问答角’。”小林说,“员工提出问题,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回答,然后整理成知识点入库。”

“或者搞个‘最佳提问奖’。”李姐笑道,“鼓励大家多提问题,毕竟问题是进步的起点。”

“也可以考虑加入语音或视频片段。”小林继续补充,“有些步骤用文字讲不清楚,录个短视频,几分钟就能搞定。”

“这个成本低,见效快。”刘好仃点头,“而且年轻人更容易接受。”

王师傅皱眉思索了一会儿,忽然开口:“你们有没有想过……让新老员工结对子?”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的空气仿佛都静了一瞬。

“什么意思?”李姐问。

“就是老员工带新员工,一起参与知识库的维护。”王师傅解释道,“老的教经验,新的提问题,互相促进。知识不是死的,是活的。”

“妙啊!”小林忍不住鼓掌,“这样一来,知识就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交流了!”

刘好仃笑了笑,拿起笔在白板上添了几行字:

轮值编辑制

标签标准化

搜索热词榜

问答角 最佳提问奖

短视频补充

新老员工结对子

写完后,他退后一步,看着那一排字,像是看着一片刚刚犁过的土地。

“这些都是咱们自己摸索出来的路。”他说,“虽然还没完全走通,但至少已经看见方向了。”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不算响亮,却透着股踏实劲儿。

“接下来就是细化执行细节。”刘好仃转身面对大家,“我们要确保每项措施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时间节点和评估方式。”

“我来负责轮值编辑这一块吧。”小林举手,“我可以做个排班表,再设计个简单的审核流程。”

“标签标准化我来做。”李姐说,“我会先整理现有的关键词,再跟大家确认哪些需要调整。”

“短视频的事交给我。”王师傅难得主动揽活,“我对设备熟,拍起来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那我就负责问答角和新老员工结对子。”刘好仃笑着说,“特别是结对子这件事,得慢慢来,不能急。”

“等等。”小林突然打断,“咱们是不是还得考虑个反馈机制?万一哪条措施效果不好,得及时调整。”

“你说得对。”刘好仃点头,“我们可以设置一个‘试行期’,三个月内定期收集反馈,再决定是否长期保留。”

“听起来像个新产品测试。”李姐打趣。

“差不多。”刘好仃笑了,“只不过我们的产品不是手机,是我们自己的知识系统。”

会议室里再次响起笑声,窗外的阳光正好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肩上,像是某种温柔的认可。

“现在,咱们把责任分工写下来。”刘好仃拿起笔记本,“下周开始,正式推进。”

大家纷纷点头,各自拿出手机记录,会议室里一时安静下来,只剩下键盘敲击和笔记翻页的声音。

刘好仃走到窗边,望着外面的厂区。机器轰鸣声依旧,但他的心里却格外平静。

他想起二十年前刚进厂时,师傅告诉他一句话:“干活要有章法,做事要有套路。”

那时候他不懂什么叫“套路”,现在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套路,就是一群人在一次次试错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能让事情变得更好的方法。

而他们正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事。

“刘哥。”小林轻声叫他,“你觉得这套改进方案,真的能行吗?”

刘好仃没有立刻回答,而是低头看了眼手表,指针正指向下午三点十七分。

“你现在问我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一辆刚加满油的车,能不能跑赢风。”

他顿了顿,嘴角扬起一点笑意:

“答案只能在路上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