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70集:激励机制建立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70集:激励机制建立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的旧皮椅上,手里拿着一支圆珠笔,在一张纸上画圈。窗外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在他面前那份《团队活动反馈表》上,纸角微微翘起,像在催他快点翻页。

昨天的拓展活动和晚上的聚餐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大家从一开始的拘谨到后来的放松,再到饭桌上聊得热火朝天——尤其是平时寡言少语的小周和阿杰,居然坐一块儿聊得跟老朋友似的。

这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信任是建立起来了,但要让大家持续保持这种状态,光靠团建远远不够。

“得有个机制。”他自言自语,“不然就像浇水,浇一次就干了。”

他翻开笔记本电脑,新建了一个文档,命名为:“激励机制初稿”。

敲下第一个字时,他忽然想起昨天小赵说的一句话:“要是下次还能拍视频,我得多剪几个版本发群里,让大家都看看自己有多帅。”

这句话像根针,戳醒了他。

“奖励不只是钱的事。”他咧嘴一笑,“有人在乎荣誉,有人喜欢被看见。”

于是,他拨通了王师傅的电话:“王哥,今天下午三点,会议室开个短会,主题是‘怎么让人更愿意干活’。”

王师傅那边传来锅铲声:“你这是要把厂里变成电视台啊?”

“差不多吧,”刘好仃笑,“咱们不搞虚的,来点实在的。”

会议准时开始,人不多,都是各车间的骨干。

有人带了水杯,有人抱着笔记本,还有人一边啃苹果一边看投影。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写下三个大字:“奖、励、机、制。”

“咱们先不谈钱,先聊聊大家觉得什么最能激励自己。”他说。

话音刚落,小李就举手:“我觉得表扬比奖金有用。上次我在群里被点名表扬,我妈都截图发朋友圈了。”

“我也觉得精神奖励重要。”三号线的老张点头,“干了一辈子,钱够花就行,面子得挣。”

另一边,财务部的小林却皱眉:“可也不能全靠精神奖励,毕竟大家还要养家糊口。”

“那你说怎么办?”刘好仃问。

“物质加精神,双管齐下。”小林语气坚定,“但得控制预算。”

会议室一时安静下来。

刘好仃看着白板上歪歪扭扭的四个字,突然拿起马克笔,在下面又加了一句:“公平、透明、可持续。”

“我们不是搞福利院,也不是搞选秀节目。”他说,“是要让真正努力的人被看见,被认可,被鼓励。”

他转身面对大家:“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决定谁拿多少,而是定一个规则。”

接下来两个小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想法一股脑倒出来。

有提议设立“月度之星”,有建议搞“技能达人榜”,还有人提出可以设“进步最快奖”。

刘好仃一一记下,最后总结道:“我们先从两个方向入手:一个是看得见的奖励,一个是摸得着的认可。”

“看得见的奖励,比如奖金、礼品卡;摸得着的认可,比如证书、公开表彰、宣传栏展示。”

“另外,我想加一个特别奖项,叫‘最佳团队贡献奖’。这不是颁给一个人的,是给那些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带动整个团队往前走的小组。”

“这个奖,怎么评?”王师傅问。

“由各部门推荐,加上员工互评。”刘好仃顿了顿,“监督小组也会全程参与,确保公平。”

王师傅点点头:“听起来靠谱。”

散会后,刘好仃独自留在会议室,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关键词,心里踏实了许多。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第二天上午,他带着方案去找厂长。

厂长听完后,沉吟片刻:“预算方面呢?”

“控制在年度员工福利预算的10%以内。”刘好仃回答得干脆,“初期以小额奖励为主,后期根据反馈调整。”

厂长点了点头:“行,你去试试。”

回到办公室,刘好仃立刻通知各部门负责人,召开第二次会议。

这次的主题是确定具体奖励内容。

会议室气氛热烈,有人主张发红包,有人建议送购物卡,还有人提议组织一次短途旅游。

刘好仃听着听着,突然插话:“我们可以搞个小创意。”

“什么创意?”小李好奇。

“把优秀员工的照片做成海报,贴在厂区走廊墙上。”

众人愣了一下,随即有人笑了:“这不跟明星墙一样?”

“对,就是让他们也当一回‘厂里的明星’。”刘好仃眼睛亮起来,“照片配一段简短介绍,说明他们做了什么贡献。大家每天路过都能看到。”

“这主意不错!”王师傅一拍大腿,“我老婆天天说我没出息,我要是上了墙,她肯定对我刮目相看。”

众人哄笑。

刘好仃趁热打铁:“还有一个计划,我打算做一本《奋斗者的故事》,每月选几位优秀员工,写他们的工作日常、心得体会,发到内部群,供大家学习。”

“这感觉像是……企业文化手册。”小林笑着摇头,“不过挺有意思的。”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收尾,“接下来是监督机制的问题。”

他拿出一份草拟的《监督小组章程》,详细说明成员构成、职责范围、投诉流程等。

“监督小组由各部门抽调一名代表组成,轮值制,每季度换一批人。”他说,“任何关于评选不公平的投诉,都会由他们调查核实,并在一周内给出答复。”

“这样一来,大家就不会担心暗箱操作了。”王师傅满意地说。

“没错。”刘好仃点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会议结束已是傍晚,刘好仃走出办公楼,深吸了一口带着金属味的空气。

夕阳西下,厂房的影子拉得很长。

他回头看了眼会议室窗户,灯光还亮着。

“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他心想。

但他也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因为激励机制不是贴个告示那么简单,它需要不断地维护、优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他掏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然后,他按下发送键,把这份初稿发给了厂长和所有相关负责人。

夜风轻轻吹过,卷起办公桌上的纸页一角,像一只试图飞走的蝴蝶。

而刘好仃已经打开新文档,标题写着:

《271章:第一次评选启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