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267集:团队现状分析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267集:团队现状分析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次日清晨,刘好仃比平时早到了半小时。

他站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拎着一袋热腾腾的肠粉,钥匙刚插进锁孔,就听见里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推门一看,小赵正蹲在地上整理一堆文件,桌上的打印机还在嗡嗡作响。

“你这是……昨晚没走?”刘好仃把袋子放在桌上,顺手给小赵递了瓶水。

“我这不是想早点把模板印出来嘛。”小赵抹了把汗,“您不是说今天要开主管会启动分析流程吗?”

刘好仃点点头:“辛苦了。”

两人一边吃早餐,一边翻看最新的调研模板。纸张上清晰列出了几个维度:沟通主动性、协作意愿、技能特长、情绪稳定性。

“这次不是拍脑袋分析。”刘好仃夹了口肠粉,“得有标准、有依据。”

小赵笑着应声:“明白,我去发下去。”

上午十点,会议室里坐满了人。

王师傅坐在角落,手里捏着烟盒转来转去,眉头拧成一团。

“老刘,搞这个团队分析,是不是有点太虚了?”一个线长开口,“咱们又不是心理医生,分析什么性格不性格的?”

刘好仃笑了笑,翻开笔记本,抽出一份交接班记录:“上周三号生产线交接时,漏掉了温度参数调整的信息,导致产品厚度偏差。查下来发现,是前夜班和早班之间没人主动沟通。”

他顿了顿:“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我们对彼此了解不够。”

有人低头翻材料,也有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再说个数据。”刘好仃继续道,“匿名调查里,超过七成的人希望有更多交流机会。这说明大家不是不想说话,而是不知道怎么说。”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那你说咋办?”王师傅终于开口,“总不能天天开会吧。”

“先从基础做起。”刘好仃指着模板,“每个人都要填这份表,结合近三个月的工作表现,从四个维度做个评估。”

“比如,谁愿意带新人?谁喜欢提建议?谁做事靠谱但不爱出头?”他扫视一圈,“我们要做的,不是贴标签,而是更清楚地认识每个人。”

两天后,各车间负责人陆续交来了初步报告。

王师傅递来的那份写得格外详细,密密麻麻全是备注,最后还用红笔圈出一个人名。

“这个人,总是一个人做事。”王师傅说,“别人问他话,他也只点头或摇头。大家都说他脾气怪。”

刘好仃翻了翻报告,又看了看其他几份,发现不少类似描述。

“这不是性格问题。”他合上文件夹,“是我们没给他们说话的机会。”

小赵在旁边轻声问:“要不要单独聊聊?”

“先不急。”刘好仃摇头,“我们得先理解他们的行为背后是什么原因,而不是直接下判断。”

午饭过后,刘好仃在办公室审阅汇总后的分析初稿。

小赵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最新一轮访谈记录。

“这份记录里提到,有人不敢说话,怕说错。”刘好仃指着其中一段,“说明他们不是不想说,而是担心被否定。”

小赵点点头:“那怎么才能让他们放开呢?”

“不是逼他们说话。”刘好仃放下笔,“是要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知道——说错了没关系。”

他想了想,补充道:“就像我们做玻璃一样,最开始都是生料,得慢慢加热,才不会炸裂。”

小赵笑了:“感情咱们还是炼心啊。”

下班前,刘好仃召集了一场简短的会议。

“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他扫视一圈,“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看到了成效。但还有一个问题必须面对——我们的团队,正在变得越来越能干,也越来越沉默。”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他顿了顿,“是我们还没真正了解彼此。”

“接下来,我们会继续推进团队建设,但不是喊口号,也不是搞团建,而是从日常做起,从每一次对话开始。”

“人心齐了,事才能做得更稳。”

第二天早上,刘好仃走进厂区,阳光正好,风不大,带着一点暖意。

他路过三号生产线,看见几个工人围在一块木板前,上面贴着几张新的便利贴。

“昨天叉车差点撞到我,能不能提醒一下司机注意盲区?” “今天换岗的时候,有人提前告诉我设备有点卡顿,省了不少时间,谢谢!” “最近培训视频更新得挺快,看着方便。”

刘好仃看了一遍,随手拿起笔,在空白处写下:

“下周二中午12点,三号休息区,第二次午餐分享会,欢迎各位继续捧场。”

然后转身对身边的小赵说:“你帮我盯一下这块板子,每天收工前看看有没有新留言。”

小赵点头:“行!”

当天下午,刘好仃在办公室审阅汇总后的员工反馈数据。

表格上显示,有几个岗位的“沟通主动性”得分特别低,但“技能熟练度”却很高。

“能力强但不合群?”小赵皱眉。

“这个词太重了。”刘好仃摇头,“他们不是不合群,只是还没找到自己的方式。”

他在分析报告中加了一条建议:

“对于高技能、低表达的员工,可尝试引导式融入,例如安排其担任技术示范员或操作指导员,以技能为切入点,逐步建立沟通桥梁。”

傍晚,夕阳透过窗户洒进来,把桌面染成了暖黄色。

刘好仃靠在椅背上,手里拿着一张便签。

那是“心声角”收到的一张留言:

“我想知道,像我这样的人,以后还有没有晋升的机会?”

他看了很久,最终在报告末尾加了一句:

“团队成长,不仅是效率提升,更是每个人的潜力都被看见。”

办公室外忽然传来一阵笑声。

刘好仃起身走到门口,看见几个工人正围在一台电脑前,边看边笑。

“嘿,你这剪辑技术可以啊!” “哈哈,我就是随便拼了一下,没想到这么搞笑。” “下次我也录一段,讲讲我的操作心得。”

刘好仃没有打扰,只是轻轻关上门,回到座位上。

他拿出笔记本,翻开一页,在“团队现状分析”标题下,写下一句话:

“每个人都有一扇窗,关键是,我们愿不愿意打开它。”

晚上八点,厂区内只剩几盏路灯亮着。

刘好仃收拾好东西,准备下班。

他走出办公楼,回头看了眼厂区,灯光下,机器安静地站着,像是沉睡的巨人。

远处的心声角木板上,不知是谁又贴了一张新的便利贴:

“今天吃饭的时候,我和隔壁线的老李聊了会儿天,感觉还不错。”

刘好仃笑了笑,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他关掉手机灯,朝着出口走去。

身后,一只夜鸟从树梢飞过,翅膀扑棱一声,消失在夜色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