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186集:品牌口碑监测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186集:品牌口碑监测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发布会后的第二天,刘好仃一大早就站在了办公室门口,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眼神却没在杯子上,而是盯着墙上新贴出的“品牌口碑监测工作流程图”。

这图是他昨晚和王莉一起画的,线条歪歪扭扭,但信息一目了然。从舆情监控到客户反馈,再到每周分析会议,每一个环节都用红笔标出了责任人。

“得盯紧点。”他自言自语,“树苗刚种下去,风吹大了可不行。”

话音刚落,李明就冲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刘哥,我们那个短视频账号,评论区有点热闹。”

“哦?”刘好仃眉毛一挑,“是夸还是骂?”

“都有。”李明递过手机,“有人说我们产品太贵,也有人问能不能定制形状……不过有一条挺奇怪的,说‘深圳玻璃厂的产品质量不太行’。”

刘好仃接过手机,仔细看了那条评论。内容简短,语气平淡,没有情绪化的词句,反而让人觉得有几分真实。

“这条是谁发的?”他问。

“匿名用户。”李明皱眉,“而且Ip地址查不到具体位置。”

刘好仃沉吟片刻,把手机还给他:“先别删,标记下来,看看有没有类似的声音。”

李明点头:“明白。”

这天上午,整个宣传组都在忙一件事——搭建线上品牌舆情监控系统。

这个系统原本是展会期间合作的一家技术公司提供的,现在他们临时申请了试用权限,准备用来追踪社交媒体、论坛、电商平台等渠道的品牌相关讨论。

小王负责操作,一边点开后台界面一边嘀咕:“这也太复杂了吧,比我家路由器设置还难懂。”

“你这不是会用了嘛。”刘好仃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咱们不是专业做这个的,能看懂就行。”

小王苦着脸继续调试,突然发现一条测试数据里出现了“深圳玻璃厂” “质量问题”的关键词组合。

他立刻截图发到了内部群里。

刘好仃看到后,眉头一皱,却没有说话,只是默默记下了这条信息。

中午吃饭时,王莉凑过来问他:“那条关键词的事,你怎么看?”

“我倒是不担心真假。”刘好仃夹了一口青菜,“关键是我们得知道,谁在说,怎么说的,说了多久。”

王莉点点头:“所以我们要建立一个反馈机制。”

“没错。”刘好仃放下筷子,“光听网上的声音还不够,得让客户主动开口。”

于是下午,他们开始推进第二项任务:建立客户满意度反馈机制。

这项工作并不容易。老客户习惯了电话沟通,对电子问卷兴趣不大;新客户则担心填写时间太长,影响效率。

“我们得让他们愿意说。”刘好仃在会议上说,“哪怕只说一句‘你们的产品不错’也好。”

最终,他们决定推出“反馈有礼”活动,每完成一份问卷,就可以获得一块定制玻璃镇纸,小巧精致,还能当摆件。

同时安排专人进行重点客户电话回访,记录详细意见。

王莉负责打头阵,拨通了一位东南亚客户的电话。

对方是mr. Lee,之前下过几单,算是熟人。

通话中,mr. Lee对产品质量表示满意,但在提到包装时,语气略显迟疑:“包装……嗯……有点简单。”

王莉立刻捕捉到了这个细节,在记录本上写下:“包装略显简陋(保留语气)”。

挂掉电话后,她立刻汇报给了刘好仃。

“包装这事,得重视。”刘好仃听完后说,“客户可能不说什么大问题,但一点点不舒服,积累起来就是大事。”

当天傍晚,宣传组的电脑屏幕上陆续跳出了一些反馈数据。

有好评也有差评,有建议也有吐槽。

刘好仃看着这些信息,心里渐渐有了底。

“以前我们只知道埋头生产。”他对团队说,“现在,我们也得学会竖起耳朵听市场。”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启动了第三项任务:定期召开口碑分析会议。

第一次会议定在周五下午三点,地点是会议室。

可到了时间,人还没到齐。

有人迟到五分钟,有人甚至忘了这回事。

刘好仃坐在主位,面无表情地翻着手中的资料。

等人都到齐后,他才开口:“我知道大家平时都很忙,但品牌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一时的事。”

“它像是一块镜子。”他说,“我们擦得越勤,照出来的样子就越清晰。”

说完,他亲自签发了一份会议纪律通知,强调每次会议必须准时出席,并将时间固定为每周五下午三点,提前一天提醒。

第一次会议结束后,大家都散去了。

只有公关主管留下来,准备整理会议纪要。

刘好仃叫住他,低声叮嘱:“特别关注英文平台上的评论。”

这句话被助理小李听见了,他当时正在门外收拾文件,听到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那天晚上,刘好仃回到家,打开电脑,登录了几个主要社交平台的账号。

他一页页翻看评论,时不时停下来,认真读几条。

有些网友留言很直接:“视频拍得真美,玻璃也能这么有艺术感!”

也有人提出疑问:“这玻璃耐高温吗?能用多久?”

还有一条让他印象深刻:“昨天去展会看了,实物比视频还好看。”

他一条条点开,看完之后并没有回复,只是默默保存。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回应的时候。

真正的考验,是在这些声音背后,隐藏的情绪与期待。

第二天早上,他来到工厂,正好碰见王莉拿着笔记本匆匆跑来。

“刘哥,这是我们这一周收集到的所有反馈。”她递上一份报告,“整体评价不错,但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刘好仃接过报告,快速浏览一遍。

“质量问题的那条,查出来了吗?”他问。

“还在追查。”王莉摇头,“发布者始终匿名,也没有进一步发言。”

“那就持续关注。”刘好仃点头,“还有包装的问题,我们要尽快优化。”

王莉应了一声,转身离开。

刘好仃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忙碌的生产线,心里想着:品牌这件事,就像玻璃一样,透明、脆弱,但也最能映照人心。

它不会自己说话,但每一句来自外界的声音,都是它存在的证明。

“我们得听得更细一点。”他喃喃道。

这时,一阵风吹来,卷起了桌上的报告纸张。

他伸手按住,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风吹得再大,树苗也得扎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