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5集:关键突破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5集:关键突破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窗外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像极了刘好仃此刻的心情——明明知道希望就在不远处,却总觉得隔着一层雾。车间里的灯光依旧明亮,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和玻璃特有的气息。

白板上的数据已经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整面墙,像是某种神秘的密码图谱。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最新一批样品的检测报告,眉头拧得紧紧的。

“这已经是第七次失败了。”小李靠在墙边,语气有些低落,“强度还是不够。”

“不是不够,是差那么一点点。”刘好仃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倔强,“差一点,就是还差一口气。”

阿强叹了口气:“要不咱们换个方向?这个配方太难搞定了。”

“换方向可以,但前提是现在这条路我们真的走不通。”刘好仃放下报告,走到白板前,“你们谁愿意放弃?”

没人说话。

“那就继续。”他拍了拍手,“我刚才把七次试验的数据都重新过了一遍,发现一个问题——温度波动。”

“温度?”小林皱眉,“我们不是已经换了恒温设备了吗?”

“换了没错,但每次启动的时间不一样,导致初始温度有细微差异。”刘好仃用红笔在几个数字上圈出重点,“这些微小的变化,在材料融合的过程中被放大了。”

“所以……”小李若有所思,“我们需要更稳定的温度环境?”

“对。”刘好仃点头,“明天一早,先校准所有设备,再重新做一次全面测试。”

第二天一早,车间里就热闹起来。技术人员们围着几台老设备忙活,有的拆开外壳检查线路,有的拿着测量仪反复调试。

“这台设备的恒温精度比上次好了0.2度。”技术员一边记录一边汇报。

“那还不够。”刘好仃蹲在地上,看着温度曲线图,“我们要的是±0.1度以内的稳定。”

“您这是要把我们的设备调成航天级标准啊。”小李调侃道。

“咱干的是新材料研发,不是流水线组装。”刘好仃笑着站起身,“你要是觉得难,等会儿给你加鸡腿。”

众人哄笑,气氛轻松了不少。

调整工作持续到下午,所有设备终于达到了理想状态。

“准备下一轮试验。”刘好仃一声令下,整个实验室开始运转。

可就在所有人以为一切顺利时,小林突然皱起眉头:“厂里库存只剩最后三组原材料了。”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这次还不行……”阿强没说完,但大家都懂他的意思。

刘好仃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那就必须成功。”

他走到调配台前,亲自拿起量杯和称重器,动作格外专注。

“这次我来调比例。”他说,“我们试试‘微量梯度法’,每组只调整0.1%的比例,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个临界点。”

“听起来像在做咖啡拉花。”小李又开始插科打诨。

“差不多吧。”刘好仃也笑了,“只不过咱们拉的是科技的花。”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第一组原料缓缓倒入反应罐。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盯着仪器上的数值变化。

“温度正常。”

“压力值稳定。”

“搅拌速度达标。”

当第一组样品出炉时,刘好仃第一时间拿去检测。

结果出来,强度比上次提升了5%,但仍低于标准值。

“还有差距。”他翻看记录本,“但方向是对的。”

第二组调整了加热顺序,同时略微提高了添加剂比例。这一次,成品表面光滑了许多,但内部结构仍不稳定。

“看来温度控制只是其中一个变量。”小林分析道,“我们还得优化添加剂的释放节奏。”

“嗯。”刘好仃点点头,目光落在白板上的一串数字上,忽然停顿了一下。

他盯着其中一组数据看了很久,仿佛发现了什么。

“怎么了?”小李注意到他的表情。

“没什么。”刘好仃笑了笑,转身拿起笔,在某个数字旁画了个问号,“我只是觉得……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比如?”

“比如……这个比例。”

他指着一个0.7%的数值,“我们一直以为它是最优解,但如果它其实是个陷阱呢?”

“陷阱?”阿强一脸疑惑。

“有时候,最合理的数据反而最容易让人忽视其他可能性。”刘好仃轻声说,“也许我们应该往更低的方向试试。”

“你是说……减半?”小李瞪大眼睛。

“为什么不呢?”刘好仃耸肩,“科学嘛,总要有点冒险精神。”

第三组实验开始了。

这一次,他们将添加剂比例从0.7%降到0.35%,并调整了加热曲线。整个过程异常缓慢而谨慎,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凌晨三点,反应罐即将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滴——”

警报声突然响起!

“怎么回事?”刘好仃立刻冲到控制台前。

“温度失控!”技术员惊呼,“冷却系统卡住了!”

“操!”小李一拳砸在桌子上,“这节骨眼上掉链子!”

“别慌。”刘好仃迅速做出判断,“小李,你去拿热水袋,给反应罐保温;阿强,联系维修班,让他们十分钟内赶到。”

“热水袋?!”小李愣住。

“对,就是那个东西。”刘好仃已经快步走向仓库,“记住,我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几分钟后,热水袋被小心地包裹在反应罐周围,而另一头,维修人员也赶到了现场。

“冷却阀卡死了,需要手动调节。”维修师傅一边检查一边说。

“那就动手!”刘好仃带头帮忙,“每个人负责一个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整整一个小时,大家轮流操作、监控、记录,终于在天亮前完成了最后一步。

“样品出来了。”小林小心翼翼地将成品放在检测台上。

刘好仃戴上手套,轻轻触摸样品表面。

那一刻,他的眼神变了。

“这感觉……”他低声自语,“像是国外那种高分子复合玻璃。”

众人围上来,纷纷伸出手感受那光滑而坚韧的质感。

“强度呢?”阿强迫不及待地问。

“还没测。”小林赶紧打开检测仪,“等等……来了!”

屏幕上的数字跳动着,最终定格在98.6%。

“超过标准了!”小李激动地跳了起来,“我们做到了!”

欢呼声瞬间在车间里炸开,疲惫与焦虑仿佛都被这一刻的喜悦冲散了。

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看着那块小小的样品,嘴角微微上扬。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