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64集:营销方式创新实施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64集:营销方式创新实施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手机从口袋里掏出来,屏幕还亮着那张照片——新型护角静静躺在测试台上,边缘泛着柔和的光。群里已经刷了十几条消息,小王回了个大拇指,老李发了个“稳了”,小张只回了个笑脸,但那笑脸后面藏着整整一夜的调试。

他没关屏幕,直接走进会议室。桌上摆着三份打印出来的客户反馈汇总,还有一张手写的行动计划表,墨迹未干,像是刚从笔尖跳出来。

“昨天样品过了密封测试,今天咱们谈点更热闹的。”他把手机往桌上一放,“产品改得再好,没人知道,等于在自家客厅办演唱会——自嗨。”

小王憋不住笑:“那咱们是不是该请个主持人?”

“主持人就是你们。”刘好仃翻开本子,“上回说的营销创新,今天开工。咱们不做花架子,但得让人看见咱们在做事。”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随即老李开口:“投广告?发传单?还是搞促销?”

“都不是。”刘好仃摇头,“咱们不做老一套。客户现在不看广告,看‘有没有意思’。咱们得让他们刷手机的时候,突然停下来,说一句‘这玻璃厂,挺会玩’。”

小陈皱眉:“可咱们没预算请网红,也没团队拍大片。”

“谁说要请人了?”刘好仃笑了,“咱们自己就是大片。”

他打开投影,调出一页ppt,标题写着:“让生产过程变成内容”。

“第一步,拍短视频。不演,不剪太花,就拍真实——玻璃怎么进炉,怎么成型,怎么检测。配上字幕,加点冷幽默。比如‘这块玻璃,比前任还抗压’。”

小王差点呛住:“这词能播?”

“能。”刘好仃点头,“只要不违法,有趣就是通行证。现在人就爱看‘幕后’,看‘原来如此’。咱们把工厂变剧场,工人变主角。”

老李挠头:“我可不想上镜,镜头一来我就结巴。”

“没人逼你当主演。”刘好仃笑,“你负责讲质检标准,一句话,讲完就走。小王负责写段子,小陈负责剪片子,我负责在评论区跟人唠嗑。”

小王举手:“那发布平台呢?抖音?视频号?还是b站?”

“全上。”刘好仃说,“不同平台,不同风格。抖音要快,十秒抓眼球;视频号要实,讲客户关心的点;b站可以长一点,讲讲技术流。咱们不求爆,但求有人记住——哦,这家厂,玻璃做得硬,段子也挺硬。”

小陈犹豫:“可这得花时间,生产线那边……”

“时间挤一挤。”刘好仃说,“每天抽半小时,拍三条。不耽误正事,但得坚持。品牌不是一天喊出来的,是天天露脸混熟的。”

他顿了顿,看向每个人:“我知道你们担心效果。投了人力,片子没人看,白忙。但我想说,咱们以前发宣传册,印一万份,九千九百份进了废纸篓。现在拍视频,成本几乎为零,万一哪天火了呢?火了,是惊喜;不火,也留下了记录——咱们确实在进步。”

没人再说话。小王低头在本子上画了个播放键,小陈开始翻手机看平台规则,老李默默掏出笔,记下“抗压测试实录”六个字。

会议结束,刘好仃把行动计划表贴在走廊公告栏上,标题加粗:“让好产品,被看见”。

第二天一早,小王抱着手机蹲在熔炉旁,头顶安全帽,手里举着自拍杆。

“各位观众,今天带你们看看,一千五百度的炉子,是怎么把沙子变成玻璃的。”他清清嗓子,“温馨提示:本片无特效,但高温真实,怕烫的建议降温观看。”

镜头一转,通红的玻璃液缓缓流出,像熔化的琥珀。

“看见没?这温度,连手机壳都想逃跑。”小王退后两步,“但它得忍着——因为下一关,是冷!”

他按下拍摄暂停,回头问技术员:“下一段拍退火窑?”

“行,但你别靠太近,那块玻璃刚出来,表面看着凉,其实还烫手。”

“明白。”小王调整角度,“我要拍它从‘火里出生’到‘冷静做人’的全过程。”

片子剪完,当晚八点发布。标题:《一块玻璃的“热恋”与“分手”》。

评论区很快有了动静。

“原来玻璃是这么做的?长知识了。”

“你们厂这温度,比我老板的脸还烫。”

“建议出周边——‘比前任还抗压’玻璃杯。”

刘好仃坐在办公室,一条条翻着评论,手指在屏幕上滑动。他回了一条:“杯还没出,但护角已经能扛4.8吨,要不先来个‘抗压体验装’?”

对方秒回:“来十个,送前任。”

他笑出声,顺手把对话截图发到项目群:“看,有人愿意为段子买单。”

一周后,团队开了第二次短会。数据出来了:三条视频总播放量破二十万,账号涨粉四千,官网咨询量比上周多了三成。

小陈有点不敢信:“就靠几个段子?”

“不是段子。”刘好仃摇头,“是真实。大家爱看的,不是笑话,是‘原来如此’。咱们把看不见的工序,变成了看得见的故事。”

小王兴奋:“那咱们是不是可以搞系列?比如‘质检员的一天’‘模具的寿命有多长’?”

“可以。”刘好仃点头,“但别贪多。先稳住节奏,一周两更。内容要精,不能糊弄。”

老李突然开口:“我有个想法。咱们客户里有不少搬运工,他们最懂包装好不好用。能不能让他们出镜?说说用了新护角,是不是真变轻了?”

“好主意。”刘好仃眼睛一亮,“用户证言,比咱们自夸强十倍。找几个老客户,拍个‘真实体验’系列。”

小陈立刻接话:“还能搞互动——让观众投票,下一期拍哪个环节?熔炉?质检?还是打包?”

“就这么办。”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让用户选内容,咱们负责执行。”

第二轮视频上线,主题是《搬运工老张的一天》。镜头里,老张扛着新包装箱上楼,喘着气说:“以前爬六楼得歇两回,现在一口气到顶。轻了,但没软——这点最放心。”

评论区炸了。

“真实!我们工地也用这牌子,确实扛造。”

“建议拍个‘客户吐槽大会’,看看还有啥要改的。”

“你们厂领导是不是叫刘好仃?这名字太适合当Ip了。”

刘好仃看到这条,笑得差点把茶喷出来。

他回:“本人,Id就是名字。有意见,直接拍视频@我。”

第三周,团队开始讨论下一步。小王提议:“咱们能不能试试直播?就直播一次生产线全程,边播边讲,还能实时回答问题。”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下。

直播?没人做过。

“风险不小。”小陈皱眉,“万一设备出问题,或者讲解卡壳,直播翻车,影响品牌形象。”

“但机会也大。”刘好仃却点头,“直播最真实,客户能亲眼看到咱们怎么做事。咱们不怕看,就怕没人看。”

他看向小王:“你敢不敢当主播?”

小王一愣:“我?我连年会发言都紧张。”

“紧张才真实。”刘好仃笑,“你不用背稿,就讲你知道的。讲错了,咱们当场纠正,反而显得诚恳。”

老李也点头:“要不先试一次?内部直播,不公开,练练手。”

“行。”刘好仃拍板,“下周三,下午两点,试播一场。内容: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库,全程不剪辑。谁有问题,当场答。”

计划定下,团队开始准备。小王熬夜写提纲,小陈调试直播设备,老李和质检组商量讲解要点。

试播当天,刘好仃提前半小时到车间。摄像头架好了,灯光调好了,小王穿着工装站在镜头前,脸色有点发白。

“深呼吸。”刘好仃递给他一瓶水,“就当跟朋友聊天。说错了,咱们一起改。”

两点整,直播开启。

标题:《带你逛玻璃厂,全程无滤镜》。

小王清了清嗓子,对着镜头:“大家好,我是小王,厂里一名普通员工。今天带大家看看,一块玻璃是怎么从沙子变成产品的。”

他带着镜头走过原料区、熔炉、成型线、质检台。每到一处,都有同事配合讲解。

“这块玻璃要经过三次检测。”质检员指着仪器,“光学、厚度、应力,一个都不能少。”

弹幕开始滚动。

“这设备看着挺高级。”

“工人师傅挺认真。”

“你们厂招人吗?我觉得这工作有技术含量。”

小王渐渐放松,开始加点小幽默:“看到这个退火窑没?它的工作就是让玻璃‘冷静下来’——比某些人情绪管理做得好多了。”

弹幕笑倒一片。

“哈哈哈,这比喻绝了!”

“建议出个‘职场冷静指南’。”

直播进行了四十五分钟,最高同时在线人数突破八千,后台收到二十多条合作咨询。

结束时,小王长舒一口气,脱下耳机,手心全是汗。

刘好仃走过去,拍了拍他肩膀:“讲得不错,就是下次别把退火窑比作情绪管理,咱们还得卖货。”

小王咧嘴一笑:“那下次比作‘人生需要慢下来’?”

“也行。”刘好仃笑,“只要别把客户比成前任。”

直播回放上传后,品牌搜索量明显上升。有经销商主动打电话来:“你们那个直播我看了,挺实在。新护角能不能先发一批试试?”

刘好仃挂掉电话,站在窗前,看着厂区路灯一盏盏亮起。

他打开手机,翻到客户反馈表里那条建议:“如果这是别人家的产品,你愿意多付钱买吗?”

现在,答案正在路上。

他回到办公桌前,打开新文档,写下标题:《营销月报:从“看不见”到“刷得到”》。

刚敲完第一段,小王冲进来,手里举着平板:“刘师傅!您快看——咱们那条‘搬运工老张’的视频,被一个百万粉的建材博主转发了!”

刘好仃接过平板,视频播放量正在跳动,从八万,到八万零三百,再到八万零七百。

他没说话,只轻轻点了下赞。

窗外,夜风拂过厂区的旗杆,那面印着厂徽的旗帜,微微扬起一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