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53集:提升效果初步显现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53集:提升效果初步显现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把那张画着笑脸的服务反馈表夹进文件夹时,手机又响了。这次是客服部的小王,声音比前两天轻快不少:“刘师傅,东北客户回电了,说那张‘注意保暖’的纸条他贴冰箱上了,每天开门都能看见。”

他嗯了一声,没多问,只说:“记下来,下次发货,纸条换个颜色。”

回到办公室,他翻开上周的客户数据汇总本。数字比往常多了一行备注栏,是小陈手写的:“客户满意度调查启动,预计五天完成。”他用笔在下面画了道横线,像是给某个重要日子划了记号。

半小时后,会议室里人坐齐了。质检、采购、客服组长,还有轮休赶来的几位老工人。刘好仃没开场白,直接把一叠表格发下去:“每人负责十个客户,电话回访,问题就两个——这次服务还满意吗?有没有我们没想到的地方?”

老张低头看表,嘀咕:“又要打电话?上次培训完,我儿子都说我回家还在练‘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有人笑出声。刘好仃也笑:“练多了,就不是练了,是习惯了。”

小陈举手:“要是客户不愿意说呢?”

“那就换个时间打,”刘好仃说,“或者换个人打。谁说话客户听着顺耳,就让谁上。这不是考试,是聊天。”

会议散了,大家领任务走人。刘好仃留下,把空椅子推回桌边,顺手把墙上贴着的“服务不是流程”标语扶正了。风吹进来,纸角微微翘起,他用回形针压住,心想:该收数据了,看看这几个月的劲儿,是不是真换来了点啥。

第三天下午,小陈抱着笔记本冲进办公室:“投诉率降了快一成!而且……”她翻页,“主动提建议的客户多了。”

“建议?”刘好仃抬头。

“嗯。有人问能不能出防雾玻璃,还有人说希望包装箱能再结实点,他们那边风大。”

刘好仃接过本子,一条条看。字迹潦草,但意思清楚。他翻到最后一页,发现角落画了个小框,写着:“客户李——说玻璃边缘打磨很好,他女儿摸了不划手,谢谢。”

他盯着那句“谢谢”看了两秒,合上本子:“继续收,一个都不能漏。”

第五天清早,全员数据汇总。刘好仃把所有人叫到会议室,桌上摆着三张大表:一张是投诉率变化曲线,一张是客户满意度评分,还有一张密密麻麻记满了反馈内容。

“先说结果。”他站起来,手指点在第一条线上,“上个月投诉率14.3%,这个月9.7%。电话回访里,82%的客户说服务比以前顺心。”

有人小声问:“真的假的?”

“有个客户说,”小陈接话,“以前打电话像踢皮球,现在至少知道球在谁手里。”

会议室笑起来。刘好仃也笑,但没停:“还有更实在的——老客户复购率涨了15%。上礼拜,三个停了半年订单的客户,重新下单了。”

老张挠头:“就因为咱们多说了两句‘您慢走’?”

“不是因为说了两句,”刘好仃说,“是因为说了算数。”

他翻开反馈本,念了一条:“客户王,江苏的,说上次他们工地赶工,我们半夜协调加急发货,司机绕了两百公里山路,货到时天刚亮。他说,‘你们没说一定能送到,但做了比说的多。’”

屋里安静了几秒。

小陈轻声说:“这单是我跟的。那天晚上我打了五个电话,生产组老李还特意去仓库盯着装车。”

“所以这不是一个人的事。”刘好仃把本子合上,“是咱们一块砖一块砖垒出来的墙。”

有人开始鼓掌,起初零星,后来整个屋子都响起来。刘好仃没拦,等掌声停了,才说:“但墙还没盖完。”

他翻开第二页,指着几条标红的记录:“有客户提了新需求——防指纹涂层、智能调光玻璃、包装可回收材料……这些我们现在做不了,但得记着。”

小陈记下:“要不要反馈给技术部?”

“先记着。”刘好仃说,“客户需求像种子,现在看着小,哪天可能长成树。”

会议快结束时,老张举手:“我也有个事。”

大家都看他。

“上礼拜我装的那车货,客户回电了。说司机到的时候,车门上那张‘有人等着用’的纸条,他拍了照,发朋友圈了。底下好多评论,说‘这年头还能看到人情味’。”

刘好仃点头:“挺好。”

“但我不是为这个。”老张搓着手,“我是想问,以后能不能每车都贴?就一句话,也不费事。”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小陈突然说:“我们可以搞个‘暖心纸条’活动,让员工自愿写,每天换一句。”

有人笑:“那我写‘今天天气不错’行不行?”

“行啊,”刘好仃说,“只要是从心里出来的,都行。”

散会后,刘好仃回到办公室,把三张数据表钉在墙上。正中间那张,他用红笔圈出“82%满意率”几个字,又在旁边写了一行小字:“不是终点,是起点。”

下午两点,客服部送来最新一批反馈。其中一张表格上,客户手写了一段话:“你们的玻璃很亮,但更亮的是态度。以前觉得你们只是供货的,现在觉得是伙伴。”

他把这张表单独夹进文件夹,封面写上“客户声音”。

傍晚,他去车间转了一圈。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往新一批玻璃上贴标签。小陈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叠小纸条,挨个分发。

“今天写啥?”有人问。

“随便写,”小陈笑,“比如‘这车货,我们打磨了三次’,或者‘祝您项目顺利’。”

老张接过一张,皱着眉写了几笔,折好塞进透明袋,贴在包装箱角。刘好仃路过时,瞥见那行字:“这玻璃,我亲手验过,放心用。”

他没说话,只是轻轻拍了下箱子。

第二天早上,客户部送来一份新合同。是广东一家连锁展厅的长期订单,附加条款里写着:“供应商需保证服务响应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并定期提供客户满意度报告。”

小陈有点紧张:“这要求不低,能行吗?”

刘好仃看了眼合同,又看了眼墙上那三张表:“行。我们已经开始了。”

他拿起笔,在“定期提供客户满意度报告”那行下面画了道线,写上:“每月5号前提交。”

中午,他召集核心成员开了个短会。没有ppt,没有投影,就一张白纸,列了几条:

满意度调查每月一次,形成固定流程;

客户新需求单独建档,定期评估可行性;

“暖心纸条”正式纳入包装流程,鼓励员工参与;

设立“服务改进小组”,由小陈牵头,每月汇总意见。

“不是搞形式,”他说,“是让好的地方继续好,不够的地方有人盯。”

会后,小陈抱着资料往外走,忽然回头:“刘师傅,要是客户提的要求我们真做不到呢?”

“那就老实说做不到。”他坐在桌边,拧开保温杯,“但得告诉他,我们在想。”

小陈点头,走了。

刘好仃喝了一口茶,翻开客户反馈数据库。最新一条记录是今早录入的,来自浙江一位老客户:“上次的玻璃边缘处理得很好,客户没再投诉划伤。另外,你们客服现在说话不冲了,挺舒服。”

他盯着“挺舒服”三个字看了几秒,嘴角动了动。

下午三点,工厂门口来了辆货车。司机登记完,去装货区等。老张带着人装完最后一块玻璃,递过去一瓶水:“天热,喝点。”

司机愣了下:“你们厂还管水?”

“不算管,”老张说,“就是顺手。”

车开走后,小陈跑来,手里挥着手机:“刘师傅!浙江客户刚发来消息,说司机回来说你们厂的人递了水,他没想到。”

“然后呢?”

“他说,这单尾款,明天就打。”

刘好仃站在装货区,看着远去的车尾,风吹起他袖口的线头。他抬手拍了拍灰,转身往办公室走。

进门第一件事,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空白纸条,放在桌上。拿起笔,写了一句:

“您提的,我们都听着。”

写完,他把纸条塞进信封,交给路过的小陈:“贴下一车货上。”

小陈接过,看了眼字,笑了:“这算不算服务升级?”

刘好仃站在窗边,看着生产线上的玻璃缓缓移动,像一条安静的河。

他说:“不算升级,算还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