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 第920集:拓展方案科学制定

深圳玻璃厂打工记 第920集:拓展方案科学制定

作者:辜彼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4:14 来源:小说旗

刘好仃挂掉电话,手机在掌心躺了两秒,又翻了个面扣在桌上。他没急着起身,而是盯着灯座底部那行字看了两眼——“共火未燃,心已同温”。老李那边给了个信儿,说墨西哥那家汽配车间,真有一对搭档,一个说西班牙语,一个只会阿拉伯语,三年没吵过架,也没说过话,干活却从不出错。

他拉开抽屉,把“原型1号”的绳子挪了个位置,腾出空来放调研笔记。阳光从窗外斜过来,照在桌角那份刚打印的报告上,纸边微微翘起,像在打招呼。

门被推开时,小阮正端着保温杯,茶盖拧得严实,脚步轻快。她把杯子放在会议桌中央,顺势翻开笔记本:“老李回话了?”

“回了。”刘好仃点头,“墨西哥那对搭档,每天交接工具,靠敲扳手三下代表‘下一轮我来’。”

阿强跟进来,手里捏着一叠翻译好的问卷摘要:“新加坡那边也有了回音,八国工人混编,管理说最头疼的不是语言,是午休时间不统一——有人要祷告,有人要打盹,有人非得跳两下健身操。”

小陈最后一个到,手机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一边进门一边说:“我刚扒完他们内部论坛,有人发帖问‘怎么跟越南同事同步节奏’,底下回复全是表情包。”

刘好仃把三份资料摊开,分别标上“新厂”“多国籍”“高流动”。他拿红笔圈住墨西哥和新加坡的案例,说:“咱们现在不缺问题,缺的是——怎么让人愿意先绑上这条腿。”

小阮翻开数据汇总表:“东南亚工人接受度高,但容易觉得这是游戏;中东重视默契,可担心形式太简单;南美倒是开放,但怕老板觉得不专业。”

“那就别叫‘绑腿’。”小陈提议,“叫‘同步训练’,听着像正经事。”

“名字不重要。”阿强摇头,“关键是他们得信,这玩意儿真能少出错、少吵架。”

刘好仃没接话,而是抽出一张A4纸,画了三条线。一条从起点直接冲上顶峰,又猛地栽下去;一条起起伏伏,像心跳图;第三条平缓上行,中间有几次微小波动,但整体稳当。

“第一种是想一夜成功,第二种是乱撞碰运气,第三种是慢慢磨合。”他点着第三条线,“咱们的目标,是让别人也走出这条线。”

小阮眼睛一亮:“那咱们的方案,就不能只讲‘我们多厉害’,得讲‘你们现在踩的是哪条线’。”

“对。”刘好仃笑了,“先照镜子,再找绳子。”

他们重新分组梳理数据。小阮负责把每个市场的“痛点”提炼成一句话:新加坡——“人多嘴杂,节奏难齐”;墨西哥——“话少事多,信任靠做”;越南——“新人来得快,走得更快”;中东——“手势比语言快,但没人教”。

阿强翻着老李转来的车间排班表,突然抬头:“墨西哥那班,每周一早上总出事故,修车记录显示,都是交接时漏检。”

“为什么是周一?”小陈凑过去。

“周末换班,新搭档上阵。”阿强指着表格,“没时间磨合。”

刘好仃在纸上记下:“痛点 时间点=突破口。”

小陈猛地一拍桌子:“那就从‘周一第一班’开始推!咱们的方案主打‘第一班不摔跤’——新搭档上岗,先走三圈共步,再进车间。”

小阮点头:“还能拍视频,标题就叫《第一天,他们没说话,但走齐了》。”

阿强却皱眉:“太急了。万一他们觉得是羞辱呢?‘你们不会干活,得先学走路’?”

“那就换个说法。”小阮迅速接上,“不叫‘培训’,叫‘仪式’。新搭档第一天,全组围观,走完共步,大家鼓掌——不是教他们,是欢迎他们。”

刘好仃在本子上写下:“仪式感,胜过说明书。”

讨论继续。小陈主张在东南亚用短视频平台打爆点,主打“轻松上手”“三分钟学会跨文化协作”;阿强坚持中东市场得走线下,先找两家厂试点,用实际效果说话;小阮则建议新加坡可以联合当地工会,办一场“跨国工友日”,把共步做成互动环节。

“你们说的都对。”刘好仃总结,“但咱们资源有限,不能全铺开。”

会议室安静下来。

“先试两个点。”他拿起蓝笔,在墨西哥和新加坡的标签上画了圈,“一个靠痛点切入,一个靠仪式感破冰。”

小阮立刻响应:“我来写新加坡的活动方案,重点突出‘欢迎新伙伴’的温情牌。”

阿强点头:“墨西哥那边,我联系老李,先送一套共步训练包过去,附上操作视频,不强推,只问一句:‘想不想试试看第一班不摔跤?’”

小陈搓了搓手:“那我负责包装——不提‘文化融合’,就说‘防错协作法’,听着像技术方案,不让人抵触。”

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开始整合。方案主干清晰:

目标市场:新加坡电子装配线、墨西哥汽配车间;

核心策略:新加坡打“情感仪式”,墨西哥打“效率痛点”;

传播语言:去术语化,用“第一班”“第一天”“第一次同步”等具体场景切入;

执行节奏:先小范围投放资料包,收集反馈,再决定是否扩大。

“还有个事。”小阮突然说,“我在查新加坡工会资料时,发现他们每年办‘多元工友节’,今年主题是‘无声的默契’。”

“巧了。”刘好仃抬眼,“咱们的共步,不就是无声的默契?”

“如果能搭上这个节,咱们的仪式就能变成官方环节。”小阮语气兴奋,“我已经找到对接人邮箱,要不要现在发个合作意向?”

阿强犹豫:“万一人家不回呢?”

“不回就算了。”小陈笑,“但回了,就是桥搭上了。”

刘好仃沉吟片刻:“先不提合作,发个视频链接过去,标题就叫《他们第一天没说话,但走齐了》。附一句话:‘听说你们在找无声的默契,我们有个小故事。’”

“高。”小陈竖起大拇指,“不求人,先给人看价值。”

阿强也笑了:“这比直接推销强多了。”

方案逐渐成形,但小阮还是皱着眉:“我担心的是,咱们说得再好听,人家一看视频里是绑腿走路,第一反应还是‘这啥玩意儿’。”

“所以得改。”刘好仃早有准备,“把‘绑腿’改成‘同步带’——工业风设计,黑色尼龙,带刻度调节扣,印上编号。”

“像工具,不像玩具。”小阮点头。

“再拍一组对比画面。”小陈补充,“左边是两人步伐错乱,零件掉地;右边是同步带一扣,步子齐了,活也顺了。”

“对。”刘好仃在方案末尾加了一句:“视觉上,不求酷,但求真。”

讨论到最后,阿强提出顾虑:“万一墨西哥那边试了,效果不好呢?比如走两步就摔,人家以后更不信这套了。”

刘好仃早有预案:“所以咱们的资料包里,得附一份《常见问题应对指南》。”

他翻开一页手写笔记:

问题1:有人拒绝参与?→ 回应:自愿报名,不强制,但参与组优先安排搭档。

问题2:走不好,被笑话?→ 回应:安排老员工带头,先走一遍,示范“摔了也正常”。

问题3:管理层质疑浪费时间?→ 回应:提供测算——每减少一次交接失误,节省xx分钟,相当于xx元成本。

“最坏的情况,”刘好仃说,“是没人理。那咱们就再递一次资料包,附上一句话:‘上次的同步带,你们试了吗?’”

小陈笑出声:“这跟追债似的。”

“不是追。”刘好仃收起笔,“是提醒。有时候,人不是不信,是忘了问题还在。”

方案定稿时,已是下午三点。刘好仃把文件夹命名为“拓展方案V1.0”,拖进“市场拓展筹备”文件夹。子目录自动展开:

1文化符号提炼 → 已完成

2传播场景设想 → 已完成

3风险预判 → 新增“应对指南”文档

小阮合上电脑:“接下来,就等反馈了?”

“不。”刘好仃摇头,“接下来,是等他们问‘这同步带,哪儿能买?’”

阿强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我这就给老李回信,把资料包发过去。”

小陈打开手机,开始剪辑视频:“我做个三分钟短版,配中文字幕,但留出空白,方便翻译。”

小阮忽然想起什么:“对了,那个新兴市场——非洲刚果的装配线,调研报告里提到他们工人轮班全靠鼓点指挥。”

刘好仃立刻翻出那份报告。在页脚,一行小字被荧光笔标出:“工人说,听不懂话,但听得懂节奏。”

他默默记下。

“节奏……”他轻声说,“也许比语言更通用。”

小阮看着他:“要不要也给他们发一份?”

“先不急。”刘好仃合上报告,“等墨西哥和新加坡有了回音,咱们再带着‘成功故事’去敲门。”

他站起身,把白板上的关键词擦掉,重新写下一行:

“让他们自己问,绳子在哪儿?”

小陈正调试手机支架,这次他没用铁片,而是从抽屉里翻出一块小橡皮,垫在底部,画面立刻稳了。

刘好仃看了眼,没说话,只是笑了笑。

小阮突然说:“我刚刚查了,刚果那家厂,最近在招技术顾问。”

刘好仃正要回应,手机震动起来。

他低头一看,是老李的微信:

“墨西哥那边回话了,班长说——‘这绳子,真能防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