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 第802章 昭陵月照凡人心

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 第802章 昭陵月照凡人心

作者:King陈默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3:14 来源:小说旗

陈墨的麻鞋碾过昭陵神道的碎石时,月光正漫过第六匹石马的鬃毛。

这是座被千年风雨洗得发白的陵寝。九嵕山如巨兽横卧,将月光割成明暗两半;三百余通陪葬碑在草窠里沉默,碑身的「之墓」二字早被苔痕啃成模糊的痣。唯有神道尽头的「无字碑」泛着幽光——碑身未刻一字,却比所有刻满谥号的碑更让人心悸。

「陈先生,您可算来了。」

声音从碑后传来。陈墨抬头,看见个穿粗布短褐的老者,腰间系着条靛蓝围裙,围裙上沾着星点泥渍,像是常年修补石碑的人。老人的右手少了三根手指,指节处结着硬茧,正握着半块残碑,与陈墨腰间的青铜匣共鸣。

「我是守陵人张铁牛。」老人从袖中摸出半块龟甲,与陈墨怀中的那半块严丝合缝,「五十年前给房玄龄公补过碑文,三十年前替魏徵公磨过砚台,如今...」他的目光扫过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该等您来问『第一人杰』了。」

陈墨摸出怀里的青铜灯。灯芯是根半透明的发丝,映出他微沉的眼。三日前在长安旧书肆,他从一本《贞观政要》残卷里抖落这盏灯,灯油里泡着片焦黑的绢帛,上面歪歪扭扭写着「民为重,君为轻」——像是魏徵亲笔,却又被刻意揉皱。

「是隋唐的人杰们?」他问。

张铁牛点头:「这灯是当年秦琼公的战马衔来的,说能照见『该被记住的肝胆』。您看——」他用断指敲了敲灯身,灯油突然翻涌,映出座朱漆宫殿。

殿中端坐着个穿赭黄袍的男人,正俯身在案前批奏疏。他的鬓角沾着霜,案头堆着成山的竹简,最上面一卷写着「均田令」。

「太宗皇帝。」陈墨开口。

李世民的亡魂抬头,笔杆在手中顿住。他抬头时,陈墨看见他眼角的皱纹里还凝着墨珠——那是连续熬夜批文的痕迹。案角摆着半块冷掉的胡饼,饼上还沾着芝麻,是昨日晨起他亲手给宫娥阿月留的。

「陛下可还记得,当年在太极宫偏殿,为何要废『世兵制』?」陈墨问。

李世民的亡魂放下笔,指尖抚过竹简上的「均田」二字。他的声音带着关陇的粗粝:「武德年间,关中百姓十室九空。我站在朱雀大街,看老妇卖女换米,看孩童啃树皮充饥...」他喉结滚动,「我若不废世兵,不均田亩,这天下,不过是换个姓氏的乱世。」

灯油画面切换。陈墨看见另一个场景:玄武门前,李世民握着染血的剑,身后是倒成山的长孙无忌的亲兵。他的铠甲上沾着弟弟元吉的血,却对着跪在阶下的尉迟恭吼:「你护的是我,还是这天下?」

「秦琼将军。」陈墨转向秦琼的亡魂。

秦琼披散着发,腰间的镀金熟铜锏断了一截——那是玄武门之变时留下的。他仰头灌了口酒,酒液顺着下巴滴在青石板上:「我护过太宗,护过太子,护过齐王。可最后...」他的手指划过胸前的箭疤,「我护得最紧的,是我济南老家那亩薄田。我死时,让儿子把我的盔甲熔了,给村里的娃打了十口铁锅。」

画面再转。陈墨看见长孙皇后坐在立政殿的廊下,手里纳着双麻鞋。她的裙角沾着草屑,发间的步摇晃得人心慌。

「长孙皇后。」陈墨轻声说。

皇后的亡魂抬头,目光如春风。她放下麻鞋,指节叩了叩鞋底的针脚:「我劝陛下莫杀兄弟,劝太子莫争储位,劝宫人莫奢靡。可您知道吗?」她摸了摸自己的小腹,「我死时,最遗憾的不是没当太后,是没能给民间多建几所义仓——那些在饥荒里啃树皮的娃,该吃新麦的。」

镜中雾气再次翻涌。这次映出个穿玄甲的男人,正跪在佛前。他的铠甲沾着血,却把怀里的经卷护得严实。

「敬德公。」陈墨认出了他。

尉迟恭的亡魂抬头,眼角的泪混着血渍。他摸了摸怀里的《金刚经》,那是皇后亲手抄的:「我一生杀人无数,砍过单雄信的头,劈过窦建德的旗。可最后...」他的手指深深掐进掌心,「他们说我『功高震主』,把我绑在凌烟阁。我护了他们三十年,他们连我最后一面都不让我见——我那在潞州种地的老娘,还等着我送新米回去。」

所有画面突然汇聚在昭陵的无字碑前。陈墨看见,李世民的魂手里攥着半卷「均田图」,秦琼的魂怀里揣着截断锏(那是百姓偷偷塞给他的),长孙皇后的魂腰间别着双麻鞋(那是她临终前给村妇的),尉迟恭的魂脚边放着块胡饼(那是士兵烤了送他的)。

「现在,你们觉得谁是隋唐第一人杰?」陈墨问。

李世民摇头:「我只是个替百姓搬梯子的人。」

秦琼闭目:「我只是个给娃们打锅的人。」

长孙皇后苦笑:「我只是个想让饿肚子的人吃口热饭的人。」

尉迟恭沉默片刻,说:「我只是个在乱世里种庄稼的人。」

无字碑突然发出嗡鸣。陈墨怀里的青铜灯裂成两半,灯油里浮起一行小字:「真正的人杰,不在凌烟阁的画像里,不在史书的赞词中,在每一个被他护佑的生命里。」

风突然停了。陈墨听见无数细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

「我是武功的老农,记得太宗皇帝给我们分的田。」

「我是长安的孩童,记得皇后娘娘教我认的字。」

「我是齐州的妇人,记得秦将军给的伤药。」

「我是潞州的老卒,记得敬德公送的新米。」

这些声音汇聚成河,冲刷着三百六十五通陪葬碑。陈墨看见,碑身上渐渐浮现出无数名字:不是李世民、魏徵、秦琼、长孙皇后,而是张二牛、李招娣、王铁柱、刘媒婆...那些被史书遗忘的普通人,那些被仁政护佑、被智慧拯救的生命。

「这才是隋唐第一人杰。」张铁牛指着无字碑,「是每一个用仁心暖过寒夜的人,是每一个用智慧种出希望的人,是每一个在乱世里依然相信『人比权位重』的...」他顿了顿,「是人杰。」

昭陵的松涛突然大作。陈墨抬头,看见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根连接古今的线。线的这头是他,那头是无数的亡灵,是无数的百姓,是所有被历史温柔记住的人。

他摸出青铜匣里的龟甲,轻轻放在无字碑前。龟甲上的咒文突然亮了起来,与新浮现的名字交相辉映。

「原来如此。」陈墨轻声说,「所谓『第一人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绩,是一群人的心跳。」

风又起了。陈墨听见李世民的亡魂在念:「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秦琼的亡魂在笑:「咱庄稼人,最盼的就是这世道稳当。」长孙皇后的亡魂在哼:「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尉迟恭的亡魂在嘟囔:「老娘要是知道我护了这么多人,该多高兴。」

这些声音混在一起,像首跑调的歌。陈墨笑了。他举起青铜灯,灯油里的星光突然大盛,将所有亡灵的身影映得透亮。

远处传来晨钟。陈墨知道,天快亮了。而那些被记住的人杰,正随着晨光,走进每一个被他们护佑过的、平凡的日子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