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96章 永熙三年初夏,大别山麓田家乐

英烈传奇 第396章 永熙三年初夏,大别山麓田家乐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大别山的初夏,带着一种独特的温润。山脚下的庄园,被连绵的绿意包裹,梯田里的稻苗刚抽出新穗,茶园里的嫩芽泛着油光,屋后的竹林沙沙作响,偶尔有山雀的鸣叫,清脆得像一串银铃。

龙天策的田园,就安在这片山清水秀之地。自永熙二年彻底卸任后,他便带着玉倾城、安澜、安雅等妻妾,还有不愿回幽州的夜凌,在大别山南麓,寻了这块宝地,建起了一座不算奢华却格外雅致的庄园,取名“归田居”。

晨兴理荒秽:田间地头的烟火气

天刚蒙蒙亮,归田居的鸡便开始打鸣。

龙天策和夜凌,已经踏着露水,出现在菜园里。

一百零三岁的龙天策,动作虽慢,却依旧硬朗。他穿着粗布短褂,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正小心翼翼地给黄瓜苗松土。黄瓜藤顺着竹架往上爬,已经结出了几个嫩绿的小黄瓜,像调皮的孩子,躲在叶子后面。

“你这苗,长得比我的豆子好。” 夜凌蹲在旁边的豆田,看着自家地里刚冒出的豆苗,有些不服气。一百零六岁的他,头发白得像雪,只有发梢那点赤色,还倔强地留着,配上左眼那道疤痕,在晨光里,竟有种奇异的沧桑感。

“那是自然,” 龙天策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我浇水比你勤。”

“哼,浇水多了,会烂根的。” 夜凌反驳,却也悄悄往自己的豆田里多浇了点水。

两人斗着嘴,手里的活却没停。这是他们每天的功课——侍弄这片菜园。园子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辣椒红得像火,茄子紫得发亮,豆角垂成了绿帘子,还有西红柿、苦瓜、丝瓜……都是些寻常作物,却被他们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远处的田埂上,玉倾城带着安澜、安雅等几位夫人,正在采摘茶叶。

玉倾城穿着素雅的布裙,腰间系着竹篮,手指灵巧地掐下茶树顶端的嫩芽。她的动作轻柔,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晨光洒在她花白的鬓角,竟有种岁月沉淀的美。

“姐姐,你看这芽,多嫩。” 安雅捧着一把茶叶,兴奋地跑过来。她性子活泼,即使年近五十,依旧像个小姑娘,最爱跟着玉倾城干活。

安澜则在一旁,将采好的茶叶摊在竹匾里,动作沉稳细致。她擅长茶艺,这些新茶,经她的手炒制出来,清香扑鼻,是龙天策和夜凌的最爱。

“慢点采,别掐到老叶。” 玉倾城笑着叮嘱安雅,“今天采的茶,够我们喝上一阵子了。”

田埂边的空地上,几个小丫鬟正在晾晒刚收的谷物,金黄的麦粒、饱满的稻穗,在阳光下闪着光,散发出淡淡的谷香。

整个归田居,都沉浸在一种忙碌而有序的烟火气里。没有朝堂的纷争,没有战场的厮杀,只有泥土的芬芳,作物的清香,和人们劳作的身影。

大别山珍馐:山野间的独特风味

临近中午,菜园里的活告一段落。女眷们便开始忙着准备午饭,而食材,多半来自大别山的馈赠。

大别山的风味,独特在一个“野”字,一个“鲜”字。

安澜今日掌勺,她从山里采来的野生香菇,个头不大,却香气浓郁,用来炖鸡汤,无需过多调料,只需几片姜,就能鲜掉眉毛。这鸡汤,是用庄园里散养的土鸡,慢火炖上两个时辰,汤浓肉烂,是龙天策的最爱。

安雅则在处理刚从河里捞来的石斑鱼。大别山的溪流清澈见底,石斑鱼肉质细嫩,刺少味鲜,最适合清蒸。她在鱼身上划几刀,抹上盐,放上姜丝、葱段,上锅一蒸,出锅时淋上一勺滚烫的葱油,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厨房。

玉倾城则准备了几道素菜:清炒山笋(雨后的春笋,脆嫩爽口)、凉拌马齿苋(田埂上的野菜,焯水后拌上蒜泥、香油,清热解暑)、还有一道特色的“吊锅菜”——把腊肉、豆腐、萝卜、青菜,一股脑放进特制的吊锅里,下面用炭火煨着,边煮边吃,越煮越香,是大别山人家待客的硬菜。

“这吊锅菜,还是当年在凉州,一个大别山来的老兵教我的。” 玉倾城一边往吊锅里添菜,一边笑着说,“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在大别山,正经吃一次地道的。”

最让人期待的,是夜凌一大早进山,运气好打来的一只山鸡。他不擅长厨艺,却爱打猎,每次打到野味,都乐呵呵地交给女眷们打理。安澜把山鸡剁成块,用酱油、料酒腌制后,和干辣椒、姜片一起爆炒,做成一道“干煸山鸡”,肉质紧实,香辣过瘾,配酒最合适。

把酒话桑麻:田园里的闲适与温情

午饭时分,归田居的庭院里,摆上了一张矮桌,吊锅就架在桌中间,炭火噼啪作响,锅里的菜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四溢。

龙天策和夜凌坐在主位,玉倾城、安澜、安雅等夫人分坐两侧,丫鬟们端上一道道菜肴,很快就摆满了桌子。

“来,尝尝这吊锅菜,” 玉倾城给龙天策夹了一块腊肉,“还是山里的猪肉香。”

龙天策放进嘴里,慢慢咀嚼,点头道:“不错,比城里的好吃。这腊肉,是去年冬天腌的吧?越嚼越香。”

夜凌则盯上了那道干煸山鸡,拿起筷子夹了一大块,就着米酒,吃得满嘴流油:“还是安澜的手艺好,这山鸡,比我当年在山里烤的,好吃十倍。”

“那是自然,” 安澜笑着给他斟上酒,“您那是瞎烤,能吃就不错了。”

大家边吃边聊,话题离不开“桑麻”二字。

“今年的麦子,看样子收成错不了。” 龙天策喝了口酒,看着院外的麦田,“等收了麦子,多酿点米酒,存着冬天喝。”

“我那豆子,也该搭架子了。” 夜凌接话,“明天我们去后山砍点竹子?”

“行啊,顺便看看有没有新出的笋。” 龙天策应道。

女眷们则聊着家常。

“后天该去赶集了,家里的盐不多了。” 玉倾城说。

“我想去扯几尺布,给天策做件新褂子。” 安澜接口。

“我也要去!听说集市上有卖大别山的剪纸,可好看了!” 安雅雀跃道。

没有了朝堂的尔虞我诈,没有了战场的生死离别,他们聊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却透着一种踏实的幸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柔和。吊锅里的菜还在咕嘟作响,米酒的香气混合着菜香,让人沉醉。

新篇之味:平淡日子里的真意

午后,酒足饭饱,大家散去休息。

龙天策和夜凌躺在院中的竹椅上,晒着太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这辈子,打打杀杀,争争抢抢,到头来,还是这样的日子最舒坦。” 夜凌打了个哈欠,声音懒洋洋的。

“是啊,” 龙天策闭上眼睛,嘴角带着笑意,“年轻时总想着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现在才明白,能安安稳稳地种几亩地,喝几杯酒,和你们这些人在一起,比什么都强。”

他想起了长安的繁华,想起了渤海的壮阔,想起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那些日子,固然辉煌,却也太累。如今在这大别山脚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老友相伴,有妻儿绕膝,有山川滋养,有美食慰藉,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新篇章”。

玉倾城端来刚沏好的新茶,放在两人手边:“喝口茶,解解酒。”

茶香袅袅,混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格外宜人。

“你看这茶,这菜,这山,这水,” 龙天策指着眼前的一切,轻声说,“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日子,简单,却踏实。”

夜凌端起茶杯,看着杯中嫩绿的茶叶舒展,点了点头:“嗯,踏实。”

大别山的风,轻轻吹过庭院,带着初夏的暖意,也带着岁月的温柔。

属于他们的“新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没有波澜壮阔的传奇,只有这“把酒话桑麻”的平淡,只有这“大别山风味”的质朴。但这份平淡与质朴,却比任何辉煌都更动人,因为它充满了生活的真意,充满了安宁与幸福的味道。

这,或许就是“续写新篇章”的终极意义——在历经千帆后,回归本真,在平淡的日子里,品味生活的美好,珍惜身边的人,守护眼前的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