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80章 长宁二十三年夏末,太极殿怒震贪腐案

连绵的阴雨,已经笼罩长安半月有余。太极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秦武略显疲惫却依旧锐利的脸庞。他面前的御案上,堆满了来自各地的奏折,其中最厚的一叠,来自浙西——那里的水灾,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每一份奏报,都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衢州堤坝溃决,淹没良田万亩……”

“睦州百姓流离失所,急需帐篷千顶……”

“浙西都督李嵩奏请再拨白银三十万两,用于抢修堤坝……”

秦武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拿起李嵩最新的奏报。这位浙西都督,在奏折里言辞恳切,反复强调“洪水过猛,非人力所能抗衡”,字里行间,都在暗示灾情的严重和他的“力不从心”。

“真的只是洪水过猛吗?” 秦武喃喃自语,指尖在奏折上轻轻敲击着。

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浙西的堤坝,三年前刚刚大修过,当时负责工程的官员奏报说“固若金汤,可保十年无虞”,怎么才三年,就接连溃决?而且,李嵩前后申请的赈灾款,加起来已经超过一百万两,这笔钱,足够重建三座城池,为何连一个稳固的堤坝都修不起来?

“陛下,该进晚膳了。” 内侍总管轻声提醒。

“放着吧。” 秦武摆摆手,目光依旧停留在奏折上,“再把浙西近三年的堤坝修缮账目,给朕拿来。”

他要亲自算一笔账,看看这“固若金汤”的堤坝,到底花了多少钱,又为何如此不堪一击。

密奏惊现:金华主簿揭黑幕

就在秦武翻阅账目,越看越心惊(账目中多处记载模糊,修缮款项与实际用料严重不符)时,内侍总管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手里捧着一个用蜡封的密奏:“陛下,浙西金华县主簿宋轩,差人送来的密奏,说是……关乎浙西水灾的真相!”

“宋轩?” 秦武心中一动。他记得这个名字,去年考核地方官员时,金华县令评价宋轩“清正廉明,敢于直言”,只是官阶太低,未曾引起太多注意。

他立刻亲手拆开蜡封,展开密奏。

密奏的字迹,因为书写急促而有些潦草,却字字千钧,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劈开了浙西水灾背后的层层迷雾:

“……臣宋轩,泣血上奏陛下:浙西水灾,非关天灾,实乃**!浙西都督李嵩,勾结衢州刺史王奎、睦州通判刘成等人,借三年前堤坝大修之机,贪墨工程款白银五十万两!所用石料,多为劣等石;所用夯土,掺沙过半;所用木桩,皆是朽木!臣曾多次上书李都督,指出隐患,反被斥责‘小题大做’,贬至金华县……”

“此次洪水初至,李嵩等人不仅不组织抢修,反而借机敛财:向灾民售卖救命粮,高价租赁船只,虚报赈灾人数,前后贪墨赈灾款八十万两!更有甚者,他们苛扣抢修堤坝的民工工钱,导致民夫怨声载道,消极怠工,堤坝多处险情,无人肯卖命抢修,终至溃决……”

“臣目睹百姓攀树登屋,哀嚎遍野,而李嵩等人,却在府中饮酒作乐,清点赃银!臣冒死收集证据,附于奏后,恳请陛下明察,严惩奸佞,救浙西百姓于水火!”

密奏的后面,还附着几张纸:一张是李嵩府中账房的私人记录,上面隐晦地记载着“收到衢州石料款”“王刺史送来孝敬”等字样;一张是民工的联名血书,控诉工钱被苛扣;还有一张,是宋轩偷偷画下的堤坝剖面图,清晰地标注着“此处石料劣等”“此处夯土掺沙”。

龙颜震怒:少年天子显锋芒

“砰!”

秦武猛地将密奏拍在御案上,上好的紫檀木御案,竟被震出一道裂纹!

“李嵩!王奎!刘成!” 他低吼着这几个名字,声音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嘶哑,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一群畜生!朕拨下的赈灾款,是让你们救百姓的!你们竟敢中饱私囊,草菅人命!”

他想起了那些来自浙西的奏报,李嵩笔下的“洪水过猛”“人力难挡”,此刻看来,全是**裸的谎言!那些淹没的村庄,那些攀附树梢的百姓,那些绝望的哀嚎,都是这些蛀虫用贪腐和冷漠,一手造成的!

“陛下息怒,龙体为重!” 内侍总管吓得连忙跪地。

殿外的侍卫和宫女,听到皇帝的怒吼,个个噤若寒蝉,连呼吸都放轻了。

秦武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当务之急,是立刻采取行动,制止这场人间惨剧。

他走到大殿中央,目光扫过空荡荡的殿堂,仿佛看到了浙西百姓痛苦的脸庞。

“传朕旨意!”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回荡在大殿内,“浙西都督李嵩,衢州刺史王奎,睦州通判刘成……所有涉案官员,即刻革职,收押入狱,等候发落!”

“臣遵旨!” 内侍总管连忙记录。

“另外,” 秦武的目光,变得异常坚定,“即刻任命龙天策长孙、监察御史龙问天,为浙西观察使,持节前往浙西,全权负责治理水患、安抚百姓、清查贪腐!”

“浙西观察使?” 内侍总管愣了一下,这个职位,权力极大,几乎等同于浙西的最高长官,通常由资深大臣担任,而龙问天,今年才二十五岁。

“对!就是龙问天!” 秦武语气斩钉截铁,“朕相信他的能力,更相信他的正直!告诉他,朕给他人事任免权、财政调拨权,凡阻挠赈灾、涉及贪腐者,无论官职大小,先斩后奏!”

他之所以选择龙问天,不仅因为龙问天是龙天策的长孙(龙家世代忠良,值得信任),更因为他知道,龙问天在处理泽田采石场贪腐案时,展现出了惊人的魄力和智慧,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朕要他,不仅要堵住洪水,更要堵住这些吞噬民脂民膏的黑洞!” 秦武的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朕要让浙西的百姓知道,大唐的朝廷,不会放弃他们!朕要让天下人知道,贪赃枉法者,必将受到严惩!”

新篇将启:持节西去担重任

旨意发出的当夜,长安城内,一匹快马冲出朱雀门,直奔龙府。

龙问天接到旨意时,正在灯下整理泽田案的后续卷宗。当他听完内侍宣读的圣旨,尤其是看到宋轩密奏中那些触目惊心的细节时,年轻的脸上,瞬间布满了愤怒和凝重。

“臣龙问天,接旨谢恩!” 他跪地接旨,声音铿锵有力,“臣定不辱使命,严惩奸佞,治理水患,还浙西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他连夜收拾行装,没有丝毫犹豫。第二日天未亮,龙问天便身着官服,手持节杖(象征皇帝授权),带着一队精干的侍卫和工部、户部的几名得力官员,踏上了前往浙西的路途。

此时的浙西,依旧淫雨霏霏,洪水未退,灾情如火。

而在太极殿内,秦武站在地图前,目光紧紧盯着浙西的位置。他知道,这次任命龙问天,不仅是对浙西灾情的应对,更是他作为皇帝,向积弊已久的官场,挥出的第一记重拳。

这是一场赌博,赌的是龙问天的能力,赌的是大唐吏治革新的可能,赌的是百姓对朝廷最后的信任。

“母后,祖父,” 秦武在心中默念,“儿臣一定会守住这大唐的江山,一定会让吏治清明,百姓安康。”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些,一缕微光,透过云层,照进太极殿,落在地图上浙西的位置,仿佛预示着一场风雨过后的新生。

龙问天的马蹄声,在泥泞的道路上疾驰,带着年轻的锐气,带着皇帝的信任,带着浙西百姓的希望,奔向那片苦难与希望交织的土地。

属于浙西的新篇章,属于龙问天的新篇章,属于秦武治国的新篇章,都在这一刻,随着马蹄声,缓缓拉开了序幕。而这新篇章的底色,是愤怒,是决心,是对正义的追寻,是对苍生的守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