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13章 神凰十四年征途远,新妇随行续亲缘

神凰十四年的暮春,从南海通往西南的驿道上,一支规模不大却气势沉稳的队伍正缓缓前行。龙天策的旗舰在珠江上游换乘马车后,旅途虽少了海浪的颠簸,却多了山路的崎岖。队伍中,除了龙天策的亲卫与幕僚,玉倾城、罗嘉儿、龙悠悠等熟悉的身影之外,还有一位身着黎族盛装的年轻女子,她便是龙天策的新妇——黎族大族长夏九翁的孙女,夏初。

这桩婚事,并非源于儿女情长,而是龙天策为巩固岭南黎汉关系,权衡再三后的选择,带着几分无奈,却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岭南定亲:无奈之举系族群

说起这桩婚事的由来,还要追溯到神凰十三年的秋收时节。彼时岭南初定,各族虽表面和谐,却仍有暗流涌动。黎族大族长夏九翁,是岭南最具威望的少数民族领袖,他对龙天策的治理虽表认可,却始终存着一份族群的警惕。

在一次“黎汉同心会”上,夏九翁当着各族首领的面,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提议:“秦王殿下若真心想让黎汉一家,不妨娶老夫的孙女夏初为妻。如此,你我便是亲家,黎族与汉族,便成了血脉相连的一家人,谁也再难挑拨。”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龙天策愣了片刻,随即明白了夏九翁的用意。这并非简单的联姻,而是黎族以最郑重的方式,表达对大唐的归附与信任,同时也是将族群的未来,与他龙天策绑定在一起。拒绝,便是驳了夏九翁的面子,也可能动摇刚刚稳固的黎汉关系;接受,却意味着要辜负家中的妻妾,尤其是与他相濡以沫的玉倾城。

他看向玉倾城,眼中满是歉意。玉倾城却回以一个温和的眼神,微微点头,示意他以大局为重。

“族长的心意,本王心领。” 龙天策沉吟片刻,站起身,对着夏九翁深深一揖,“只是婚姻大事,需得问过令孙女的意愿。”

夏初当时也在场,她是黎族最美丽聪慧的姑娘,年方十八,梳着精致的黎族发髻,身着绣满凤凰图案的筒裙,眼神清澈而坚定。听到祖父的提议,她脸颊绯红,却没有丝毫退缩,走到龙天策面前,落落大方地说:“能为黎汉和睦尽一份力,是夏初的荣幸。愿听祖父与殿下安排。”

就这样,在各族首领的见证下,龙天策与夏初定下了婚事。婚礼办得简朴却隆重,汉族的礼乐与黎族的铜鼓交织,象征着两个民族的交融。洞房花烛夜,龙天策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新娘,坦诚道:“夏初姑娘,委屈你了。本王并非因爱慕而娶你,实乃为了岭南安定。”

夏初抬起头,眼中没有怨怼,只有理解:“殿下不必愧疚。夏初知道,殿下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岭南的百姓。从今往后,我便是殿下的人,会尽我所能,为殿下分忧,为黎汉和睦尽力。”

她的通透与识大体,让龙天策心中的愧疚稍减,也多了几分敬意。

旅途同行:新妇初融入家亲

此番前往西南,龙天策本想让夏初留在岭南,毕竟西南路途艰险,环境恶劣。但夏初却坚持要随行:“殿下前往西南安抚诸蛮,其中也有不少与黎族习俗相近的部族。我熟悉少数民族的语言与习俗,或许能为殿下提供帮助。”

玉倾城也劝道:“让她跟着吧,多个人照应,也好让她早日融入我们这个家。”

于是,夏初便成了队伍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她很快就展现出了黎族女子的坚韧与聪慧。山路难行,她从不叫苦,脚上磨出了血泡,只是默默用苗药涂抹,第二天依旧跟着队伍前行。她熟悉山林草木,总能找到解渴的野果、充饥的野菜,甚至还能辨认出不少解毒的草药,与罗嘉儿相得益彰。

“夏初妹妹,这株‘七叶一枝花’,是不是也能解蛇毒?” 罗嘉儿在路边发现一株草药,向夏初请教。

夏初仔细看了看,点头道:“是的,嘉儿姐姐。在我们黎族,这叫‘蛇见怕’,不仅能解蛇毒,还能治跌打损伤。”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熟悉起来,像亲姐妹一般。

玉倾城更是将夏初当作亲妹妹看待,教她中原的礼仪,为她讲解中原的历史故事,帮她适应汉族的饮食习惯。“初到中原,难免不习惯,有什么想法,尽管跟我说。” 玉倾城温和的态度,渐渐融化了夏初心中的拘谨。

夏初也努力学习中原文化,跟着玉倾城读书写字,学着做汉族的饭菜。她做的黎族竹筒饭,清香可口,深受大家喜爱;她还将黎族的刺绣技艺,教给队伍中的女眷,绣出的汉族纹样中带着黎族的灵动,别有一番风味。

龙天策看在眼里,心中欣慰。他原本担心的妻妾间的隔阂,并未出现,反而因为夏初的到来,这个大家庭更添了几分多元的活力。

西南初至:新妇暗藏助君才

五月一日,队伍抵达奉节。安顿下来后,龙天策召集众人商议走访周边部族的事宜。

“奉节以西的冉氏部族,是西南较大的部族,勇猛好斗,与周边部族积怨很深。” 奉节守将王忠介绍道,“末将几次想拜访,都被拒之门外。”

龙天策皱眉:“若不能与冉氏沟通,西南安抚便无从谈起。”

众人沉默之际,夏初忽然开口:“殿下,或许我可以试试。”

众人看向她,眼中带着疑惑。

夏初解释道:“黎族与西南的许多部族,同属百越后裔,语言虽有差异,却有相通之处,习俗也有相似的地方。我可以换上本族服饰,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先去与冉氏的首领接触,或许能消除他们的戒心。”

这个提议,让龙天策眼前一亮。他一直想着以大唐官员的身份去沟通,却忽略了少数民族之间的天然亲近感。

“夏初妹妹这个主意好!” 罗嘉儿赞道,“用他们熟悉的方式去沟通,确实比硬闯要好。”

玉倾城也点头:“只是西南部族复杂,妹妹要多加小心。”

龙天策看着夏初,眼中带着赞许:“好,便依你之计。明日,我派阿武护送你前往冉氏部族,一切小心,不可勉强。”

“是,殿下。” 夏初应声,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新篇初展:家国情缘共前行

傍晚的驿馆,灯火通明。玉倾城、罗嘉儿、夏初等人围坐在一起,准备晚餐。夏初正在教大家做黎族的“竹筒饭”,将糯米、腊肉、香菇等食材放入竹筒,用火烘烤,香气四溢。

“夏初妹妹,你这手艺可真好。” 玉倾城笑着说,“以后我们的餐桌,又多了一道美味。”

夏初脸颊微红:“能为姐姐们做点事,我很高兴。”

罗嘉儿打趣道:“以前在岭南,都是我们教你中原的东西,现在到了西南,该你当老师了。”

众人说说笑笑,气氛融洽。夏初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原本的忐忑与不安,渐渐被温暖取代。她明白了,龙天策的家,并非她想象中那般冰冷,玉倾城的温婉,罗嘉儿的爽朗,都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另一边,龙天策与王忠正在研究西南的舆图。

“有夏初在,或许真能打开局面。” 王忠感慨道,“末将之前怎么就没想到,用蛮夷的方式去对付蛮夷呢?”

龙天策摇头:“不是‘对付’,是‘沟通’。西南的问题,根源在于隔阂。我们要做的,就是消除隔阂,让他们知道,大唐并非要征服他们,而是要与他们共同发展。”

他看向窗外,灯火下,妻女们的笑语隐约传来,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趟西南之行,路途艰险,任务艰巨,但有这些贤内助在身边,无论是玉倾城的沉稳、罗嘉儿的果敢,还是夏初带来的独特助力,都让他充满了信心。

娶夏初,起初是无奈的权宜之计,是为了岭南的“黎汉一家亲”。但此刻,龙天策忽然觉得,这或许也是命运的安排。夏初的加入,不仅巩固了岭南的根基,更为他安抚西南诸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助力。

新篇续写:情系家国向远方

次日清晨,夏初换上了最隆重的黎族盛装,头戴银饰,身挂铜铃,与阿武一同前往冉氏部族。她的身影消失在山路的尽头,像一朵盛开在西南山地的黎族之花,承载着沟通与和解的希望。

龙天策站在驿馆门口,目送她远去,身边站着玉倾城。

“她会成功的。” 玉倾城轻声道。

“嗯。” 龙天策点头,“无论是夏初,还是我们,都在为同一个目标努力。”

队伍继续向西南腹地前进。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但龙天策的身边,不仅有并肩作战的将士,有相濡以沫的旧妻,更有带来新希望的新妇。家与国,私情与大义,在这条通往西南的征途上,交织成一幅更宏大的“新篇章”。

夏初的到来,不仅是一段婚姻的开始,更是大唐与西南少数民族之间,一段新缘分的起点。她将用自己的智慧与坚韧,在西南的土地上,书写属于她的,也属于这个时代的,融合与和谐的新故事。

而龙天策知道,这“新篇章”的书写,或许会伴随着艰辛与牺牲,但只要身边的人同心同德,只要心中装着“家国安宁”的信念,便一定能在西南的土地上,开出民族团结的绚丽之花。

队伍的马蹄声,在西南的山道上回荡,向着更遥远的前方,坚定地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