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01章 揭阳潮落见真章 渔乡新生映碧塘

英烈传奇 第301章 揭阳潮落见真章 渔乡新生映碧塘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凰八年的深秋,揭阳村的海风带上了几分凉意,却吹不散村民们心头的暖意。自龙天策一行人来到村里,沉寂的渔村渐渐有了生气——鱼老大的嚣张气焰被悄悄遏制,而更让村民们振奋的是,一种全新的营生方式,正在玉倾城的耐心教导下,在这片滩涂上生根发芽。

智取鱼霸:借力打力破垄断

龙天策在揭阳村盘桓多日,早已摸清了鱼老大的底细。此人不仅圈占水域、强买强卖,更暗中勾结了县里的税吏,常年偷税漏税,将大部分渔获低价销往外地,中饱私囊。他的“鱼牙行”看似牢不可破,实则根基早已腐朽,全靠暴力与勾结维持。

“要扳倒他,不能硬来。” 龙天策在客栈的灯下,对着玉倾城、罗嘉儿等人分析,“他与县里税吏勾结,我们若直接动手,反而会被安上‘扰乱地方’的罪名。不如……借官府的手,除掉这个毒瘤。”

罗嘉儿眼睛一亮:“师父是说,拿他偷税漏税的证据?”

“正是。” 龙天策点头,“阿武这段时间在码头观察,已经记下了鱼牙行每日的出货量与上报的税额,两者相差悬殊。只要我们将这些证据,匿名送到新任的县令手中……”

新任县令是个清正廉明的读书人,刚到任不久,正想整顿吏治。龙天策算准了他的心思,让阿武将整理好的账目,悄悄放在了县衙门口。

果不其然,三日后,县衙突然派人查封了鱼牙行,以“偷税漏税、欺行霸市”的罪名,将鱼老大及其党羽悉数拿下。鱼老大被带走时,还在叫嚣着“我认识税吏大人”,却不知他的“靠山”早已被新县令列为整顿对象,自顾不暇。

村民们看着鱼牙行被查封,先是惊愕,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他们不知道是谁出手,但都明白,压在头上的大山,终于倒了。

“天策,你这招‘借力打力’,真是妙啊。” 玉倾城看着码头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笑着对龙天策说。

“治标还需治本。” 龙天策望着滩涂,“鱼老大倒了,但若不改变村民‘靠海吃海、看天吃饭’的现状,迟早还会出现第二个‘鱼老大’。”

塘中筑梦:玉倾城授渔技

打破垄断只是第一步,让村民们真正掌握自己的生计,才是长久之计。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心思细腻、精通农桑的玉倾城身上。

“光靠出海打鱼,不稳定,也容易被人控制。” 玉倾城召集了村里的渔民,在滩涂上划出一片空地,“我们可以学中原的法子,挖塘养鱼、养虾、养蟹。这样,不管刮风下雨,都有收成,价钱也能自己说了算。”

村民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怀疑。

“挖塘?那能养出海里的鱼虾吗?” 老渔民李老三皱着眉,“我们祖祖辈辈都靠海打鱼,从没听说过塘里能养海鲜。”

“怎么不能?” 玉倾城不慌不忙,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出池塘的形状,“选一块离海近、能引海水的滩涂,挖成池塘,用闸门控制水位和换水。投放鱼苗虾苗后,按时投喂饵料,做好防病,一样能长得肥壮。”

为了让村民们信服,玉倾城亲自带着龙天策、罗嘉儿、阿武等人,在滩涂上示范挖塘。她指挥着大家筑起堤坝,安装简易的闸门,又从附近的渔港买来健壮的鱼苗、虾苗和蟹苗,小心翼翼地放入塘中。

“这是我从长安带来的‘渔经’,上面有详细的喂养方法。” 玉倾城将一本手抄的典籍交给李老三,“什么时候换水,什么时候投饵,投多少,遇到常见病怎么处理,上面都写着。”

她怕村民们看不懂字,又手把手地教:“看这水色,清澈带点淡绿,就是好水;要是发臭发黑,就得赶紧换水。”

“虾苗要喂打碎的小鱼和贝肉,一天两次,不能多也不能少。”

“螃蟹喜欢打洞,塘边要多堆些石头和瓦片,让它们有地方栖息。”

阿武成了玉倾城的得力助手。他年轻力壮,学得快,很快就掌握了挖塘、投饵的技巧,还帮着玉倾城给不识字的村民讲解要领。罗嘉儿则发挥苗疆的草药知识,教大家用几种常见的海边植物,预防鱼虾的常见病。

渐入佳境:池鱼满堂破樊笼

起初,村民们还是半信半疑,只有少数几户胆子大的,跟着玉倾城挖了塘。大多数人,依旧习惯性地出海打鱼,只是鱼牙行没了,他们可以自由卖给来收购的鱼贩,价钱比以前高了不少,日子已经好了很多。

玉倾城也不催促,只是每天带着阿武,精心照料着示范塘。

半个月后,奇迹发生了。示范塘里的小鱼苗长大了不少,虾苗也褪去了幼壳,变得活泼起来,几只小螃蟹甚至在岸边的石头下,挖出了小小的洞穴。

“真的活了!” 围观的村民发出惊呼,眼中的怀疑渐渐变成了好奇。

一个月后,玉倾城捞出几条长得最肥的鱼,让村里的厨子做了一锅鲜美的鱼汤。浓郁的香味飘满了村子,尝过的村民都赞不绝口:“这塘里养的鱼,比海里打的还鲜!”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了。村民们纷纷找来工具,在玉倾城的指导下,在滩涂上开挖鱼塘、虾塘、蟹塘。一时间,揭阳村的滩涂上,到处是忙碌的身影,夯土声、号子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玉倾城根据每户人家的情况,帮他们规划养殖种类:“你家孩子多,劳力足,可以多挖几个塘,鱼虾蟹混养。”

“你家老人多,精力有限,就养点好打理的虾,见效快。”

她还教大家组织起来,轮流看守堤坝,共享水源,遇到问题一起商量解决。渐渐地,村民们不再是一盘散沙,有了齐心协力的劲头。

鱼霸末路:新途取代旧营生

就在揭阳村的池塘里鱼虾渐肥时,被保释出来的鱼老大,还想重操旧业。他回到村里,发现码头虽然依旧热闹,却没人再理会他——村民们要么自己出海打鱼,卖给自由来的鱼贩;要么守着自家的鱼塘,等着鱼虾长成,根本不需要再通过他转手。

他的鱼牙行冷冷清清,以前依附他的打手,也早就作鸟兽散。为了挽回生意,他试图压低价格收购,却发现村民们根本不买账。

“李老三,你这虾卖我吧,价钱比外面鱼贩高一成。” 鱼老大找到正在收虾的李老三,陪着笑脸。

李老三头也不抬:“不用了,王老板已经订了,价钱比你高两成,还上门来收,省得我运。”

鱼老大又去找其他人,得到的答复大同小异。

“我这塘里的鱼,再过半个月就能卖了,玉夫人说,城里的酒楼早就等着了。”

“我家的螃蟹,预定的人排到下个月了。”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看着滩涂上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鱼塘,鱼老大终于明白,自己彻底被抛弃了。他赖以生存的垄断,在玉倾城教给村民的“新营生”面前,不堪一击。

没过多久,鱼老大就灰溜溜地离开了揭阳村,据说去了很远的地方,再也没回来。他那座曾经象征着权力的鱼牙行,后来被村民们改造成了仓库,堆放着养殖用的工具和饵料。

新篇永续:沧海桑田渔歌新

神凰九年的春天,龙天策一家准备离开揭阳村,继续他们的旅程。

离开那天,整个揭阳村的村民都来送行。他们捧着刚从塘里捞出来的鲜鱼、活虾、肥蟹,非要塞给龙天策一行人。

“天策先生,玉夫人,罗姑娘,阿武小哥,多亏了你们啊!” 李老三握着龙天策的手,激动得老泪纵横,“现在我们不仅有鱼吃,还能卖个好价钱,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滩涂上的鱼塘,已经连成一片,波光粼粼,宛如镶嵌在海边的碧玉。村民们划着小船,在塘里投喂饵料,歌声顺着海风飘过来,带着前所未有的轻快与喜悦。

阿武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想起自己刚来时的冲动,再看看如今沉稳的自己,心中感慨万千。他走到玉倾城面前,深深鞠了一躬:“师娘,谢谢您教村民们养鱼,也谢谢您……教会我很多道理。”

玉倾城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揭阳村的好日子,是他们自己干出来的,我只是推了一把。”

罗嘉儿看着玉倾城,眼中满是敬佩:“姐姐这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比打打杀杀管用多了。”

龙天策点点头:“是啊,打破垄断容易,建立新的生计难。倾城做到了,这才是真正为揭阳村续写了新篇章。”

马车缓缓驶离揭阳村,身后是村民们挥别的身影和嘹亮的渔歌。车窗外,阳光洒在鱼塘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仿佛无数个希望的光点。

揭阳村的“新篇章”,不再是靠蛮力打破旧秩序,而是靠智慧与勤劳,建立起新的生活方式。鱼老大的消失,只是这场变革的序幕;而那一片片鱼塘里游动的鱼虾,才是这场“新篇章”最鲜活的注脚——它们象征着自主、富足与希望,预示着揭阳村的未来,将如这片鱼塘般,生生不息,充满活力。

龙天策一家的旅程还在继续,但他们知道,揭阳村的故事,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温暖的印记。因为他们明白,续写人生的篇章,不仅需要勇气与智慧,更需要那颗为他人创造幸福的初心。而这份初心,会指引着他们,走向更远的远方,见证更多“新篇章”的开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