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300章 揭阳村头晨露重,少年向学意渐浓

英烈传奇 第300章 揭阳村头晨露重,少年向学意渐浓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揭阳村的初秋,晨露总是格外浓重,打湿了码头的渔网,也沾湿了村头空地上那两个晨练的身影。自那晚罗嘉儿厉声训斥后,阿武像是变了个人,往日里那股咋咋呼呼的血气之勇收敛了许多,多了几分沉静与专注。他不再想着一时冲动去解决问题,而是将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既要跟着罗嘉儿精进武艺,更要补上那些年落下的文化课业。

拳脚间的顿悟:从蛮力到巧劲

每日天不亮,阿武便会准时出现在村头的空地上,等候罗嘉儿前来教拳。

起初,他练的还是龙天策传授的基础拳,一招一式,虽有模有样,却总带着一股挥之不去的蛮力。出拳时恨不得用尽全身力气,踢腿时也追求踢得越高越好,往往练不了半个时辰,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停。” 罗嘉儿叫停了他,拿起一根树枝,轻轻敲了敲他的胳膊,“出拳不是比谁力气大,是比谁能更快、更准地击中目标。你这样蛮力透支,遇到真正的高手,三招之内必败。”

阿武抹了把汗,不解地问:“可……力气大,不是更容易打倒敌人吗?”

“蛮力是能打倒人,” 罗嘉儿捡起一块小石头,屈指一弹,石子“嗖”地一声,精准地打中了数步外一根晾衣绳,绳子应声而断,“但巧劲能做到的,蛮力未必能做到。你看,用对了力,小石子也能断绳;用不对力,就算你有搬山之力,也未必能精准击中目标。”

她走到阿武面前,握住他的拳头,调整着他的姿势:“出拳时,要沉肩坠肘,力从腰发,通过脊背传到手臂,最后凝聚在拳锋。试试,慢一点,感受一下力的传导。”

阿武按照罗嘉儿的指点,慢慢出拳。起初,他还是不得要领,总觉得浑身别扭。罗嘉儿也不急躁,一遍遍纠正他的姿势,讲解发力的诀窍。

“想象你的手臂是一条鞭子,手腕是鞭梢,力量从根部传到梢端,这样才能既快又有力。”

“呼气时出拳,吸气时收拳,呼吸与动作配合,才能持久。”

夕阳下,空地上的身影一遍遍重复着枯燥的动作。阿武的额头渗出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但他眼神专注,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毛躁。

几天后,阿武的拳术有了明显进步。出拳不再是横冲直撞,而是多了几分灵动与精准。一次练习对打时,他甚至能避开罗嘉儿的几次进攻,还趁隙反击了一招,虽然力道尚浅,却让罗嘉儿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不错,有点样子了。” 罗嘉儿笑着擦了擦他脸上的汗,“记住,练武不仅是练力气,更是练心。心沉下来了,拳才能稳得住。”

阿武用力点头,脸上露出腼腆却自豪的笑容。他终于明白,罗嘉儿教他的,不仅仅是拳脚功夫,更是一种沉稳处事的态度。

笔墨间的求索:从文盲到知礼

比起练武,读书识字对阿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自小在渔村长大,父母早亡,跟着叔父打鱼为生,从未进过学堂,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

“师娘,这字太难了,比搬渔网还费劲。” 油灯下,阿武看着纸上自己写得像蚯蚓一样的字,皱着眉头,有些泄气。

罗嘉儿正坐在他对面,借着灯光缝补衣物。她放下针线,拿起阿武的习字纸,仔细看了看,温和地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我小时候在苗寨,也没人教我读书,是后来跟着族里的老祭司,一个字一个字学的,比你现在还慢呢。”

“真的?” 阿武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当然,” 罗嘉儿笑了,“那时候,我总把‘山’字写成三座歪歪扭扭的土堆,把‘水’字画成几条波浪线,老祭司总笑我,说我画的不是字,是画。”

阿武被逗笑了,心中的挫败感消散了不少。

罗嘉儿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在纸上写下一个“海”字:“你看这个‘海’字,左边是三点水,代表水;右边是‘每’,可以理解为‘每天都有的水’,就是大海。你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最熟悉,这样记,是不是就容易些?”

阿武盯着“海”字,若有所思:“水……每天都有的水……是海。嗯,我记住了!”

他拿起笔,学着罗嘉儿的样子,一笔一划地写起来。虽然还是有些歪,但比之前工整了许多。

罗嘉儿的教学方法很特别,她从不强求阿武死记硬背,而是结合他熟悉的事物,讲解字的含义和写法。教“鱼”字时,她会让阿武画出不同的鱼;教“船”字时,她会讲船上的结构;教“德”字时,她会结合揭阳村的事,告诉他人要讲道德,不能像鱼老大那样横行霸道。

“师娘,‘侠’字是什么意思?” 阿武指着书上的一个字,好奇地问。

“侠,” 罗嘉儿放下针线,认真地说,“左边是‘人’,右边是‘夹’,可以理解为‘在别人危难时,能夹在中间帮助别人的人’。但真正的侠,不是只靠武力,更要有智慧和担当,就像你师父那样。”

阿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侠”字写了一遍又一遍,仿佛要把这个字的含义刻进心里。

成长的印记:从鲁莽到沉稳

日子一天天过去,阿武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清晨的空地上,他的拳脚越来越舒展,招式间多了几分苗疆武术的灵动与中原武术的沉稳,眼神也愈发专注锐利。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懂得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能沉下心来,一遍遍打磨基础。

油灯下的书桌前,他的字越来越工整,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他开始能读懂一些简单的故事,甚至能给龙天策的孩子们讲书上的趣事。遇到不懂的地方,他会虚心请教,再也不会因为怕被笑话而藏着掖着。

在揭阳村的日子里,他不再像刚来时长吁短叹,而是学着观察。他会帮村民修补渔船,听他们讲海上的经验;他会跟着龙天策去码头,看鱼老大如何运作,默默记在心里;他会在罗嘉儿教他读书时,把学到的道理和眼前的事情联系起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次,鱼老大的手下又在码头欺压一个年轻渔民,阿武看到了,攥紧了拳头,却没有像以前那样冲动地上前,而是悄悄跑去告诉了龙天策。龙天策根据阿武的描述,结合之前收集的信息,找到了鱼老大偷税漏税的证据,最终通过官府,巧妙地惩治了鱼老大,既解了村民的围,又没有引发更大的冲突。

事后,罗嘉儿问阿武:“当时为什么没有自己冲上去?”

阿武挠了挠头,笑着说:“师娘教过我,过刚易折。而且,师父说,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打架。”

罗嘉儿看着他脸上的笑容,眼中满是欣慰。这个曾经鲁莽冲动的少年,正在一点点褪去青涩,像一块被精心打磨的璞玉,渐渐露出温润的光泽。

新篇的序章:学海无涯共扬帆

揭阳村的风波平息后,龙天策一家准备继续南下。离开的前一天晚上,阿武捧着自己写满字的习字本,来到罗嘉儿面前。

“师娘,谢谢您。” 他深深鞠了一躬,“这段时间,您教我的东西,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罗嘉儿接过习字本,一页页翻看着,从最初歪歪扭扭的字迹,到后来工整有力的笔画,仿佛能看到阿武灯下苦读的身影。

“这些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罗嘉儿合上习字本,递还给阿武,“学无止境,功夫也好,学问也好,都需要不断钻研。以后不管到了哪里,都不要忘了学习,不要忘了初心。”

“嗯!” 阿武用力点头,将习字本紧紧抱在怀里,“弟子记住了。”

月光洒在院子里,照亮了少年眼中坚定的光芒。阿武知道,他的“新篇章”才刚刚开始。罗嘉儿的教诲,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无论是拳脚功夫,还是读书识字,都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心智的成长。

他不再是那个只知蛮力的渔村少年,而是正在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有识有胆的青年。而罗嘉儿,这位来自苗寨的奇女子,不仅是他的师娘,更是他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他一同在求知的海洋中扬帆,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属于阿武的“新篇章”,在拳脚的起落间,在笔墨的流转间,在心智的成熟间,正缓缓展开。这篇章里,有汗水,有顿悟,有师恩,更有一个少年对成长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憧憬。而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他走过更长更远的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