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254章 高唐城头血债偿,铁证如山启新章

英烈传奇 第254章 高唐城头血债偿,铁证如山启新章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开武三十三年的盛夏,高唐县的空气黏稠得像化不开的油脂,带着黄河故道特有的腥气,以及一种压抑到极致的躁动。自龙天策的旧部与智囊团齐聚渤海、开始全力调查高唐血案后,短短一个月内,博州官场便掀起了惊涛骇浪——徐质的亲信被接连拿下,藏匿的罪证被逐一起获,连一向包庇他的博州刺史,也在杜哲的“攻心之策”下,为求自保而与他切割。

此刻,高唐县城门口,早已人山人海。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挤在街道两侧、城墙根下,甚至爬上了附近的屋顶,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复杂的神情——有愤怒,有期待,有恐惧,还有一丝难以置信的忐忑。他们知道,今日,将是高唐血案的最终审判日。

铁证如山:罪无可赦的末日

辰时三刻,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支铁甲骑兵护送着一辆囚车,缓缓从县衙方向驶来。囚车中,关押的正是高唐太守徐质。

曾经的徐质,身着锦袍,前呼后拥,何等风光;如今的他,头发散乱,衣衫破烂,脸上布满了污泥与血痕,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他的眼神空洞,嘴角却还在无意识地嘟囔着:“我是青州徐家的人……你们不能杀我……龙天策,你敢动我,我家族不会放过你……”

百姓们看到他,瞬间炸开了锅。

“是徐质!那个杀千刀的!”

“王家屯的冤魂,可算等到这一天了!”

“打倒他!打倒这个狗官!”

烂菜叶、石子、污泥,像雨点般砸向囚车。徐质被砸得嗷嗷直叫,却只能缩在囚车角落,狼狈不堪。押解的士兵没有阻拦——他们知道,这些百姓压抑得太久了,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囚车最终停在城门口早已搭好的刑台上。徐质被两名士兵拖了下来,踉踉跄跄地跪倒在断头台上。他抬头望去,只见刑台前方,龙天策身着渤海郡王的蟒袍,端坐于临时搭建的监斩席上,神情威严,目光如刀,正冷冷地看着他。

监斩席两侧,夜凌、林冲、吴天狼等武将按刀而立,杀气凛然;刘晔、杜哲、房衍等谋士则手持卷宗,神情肃穆。花蓉、赵大陆、高士仓等睢阳旧部,也站在一旁,目光中带着对正义的期盼。

“徐质,” 龙天策的声音透过扩音的铜 horn(古代类似喇叭的工具),清晰地传遍整个城门广场,“你可知罪?”

徐质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疯狂:“我何罪之有?!龙天策,你公报私仇!你勾结外人,诬陷朝廷命官!我要见陛下!我要弹劾你!”

“弹劾我?” 龙天策冷笑一声,对刘晔点头,“念。”

刘晔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卷宗,声音朗朗:“高唐太守徐质,开武三十三年正月,率部围剿黑风寨匪寇,作战不力,折损郡兵两千余人,此为一罪!”

“胡说!我没有!” 徐质嘶吼道。

刘晔不理会他,继续念道:“战败之后,为掩其无能,竟于正月廿三夜,指使心腹死士,屠戮王家屯、李家洼、张家沟三村无辜百姓三百七十一口,砍下首级冒充匪首,伪造大捷,骗取朝廷嘉奖,此为二罪!”

他话音刚落,几名士兵抬着几个木箱走上台,打开箱盖——里面赫然是一颗颗经过处理的首级,旁边还放着村民们的衣物、农具作为佐证。

“爹!那是我爹的锄头!” 人群中,一个中年汉子认出了其中一件农具,泣不成声。

“那是我妹妹的红头绳……” 一个老妇人瘫坐在地,哭得撕心裂肺。

广场上的愤怒如同被点燃的干柴,瞬间熊熊燃烧:“杀了他!杀了这个畜生!”

徐质的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却说不出一句辩解的话。

刘晔继续念道:“为掩盖罪行,封锁高唐要道,抓捕议论此事的百姓十七人,悉数灭口,此为三罪!”

“任职期间,勾结山东士族,垄断高唐盐铁,盘剥百姓,贪污赈灾款项共计白银五万两,此为四罪!”

每念一条罪状,便有相应的证据被呈上——有参与屠杀的士兵的供词,有被灭口百姓的尸骨,有徐质与士族往来的书信,有贪污的账本……铁证如山,桩桩件件,都指向徐质的滔天罪行,无可辩驳。

最后,刘晔合上卷宗,声音冰冷:“以上罪行,皆有确凿证据,证人证词俱全,徐质最后亦在铁证面前画押认罪。按大唐律例,当处极刑,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血债血偿:城门斩首谢苍生

“不!我不认罪!我是被屈打成招的!” 徐质彻底崩溃了,像疯狗一样在断头台上挣扎,却被牢牢按住。

龙天策缓缓站起身,走到断头台前,目光如电,直视着徐质:“徐质,事到如今,你还不知悔改?王家屯的三百余口,他们做错了什么?李家洼的孩童,他们又碍着你什么了?你为了自己的乌纱帽,为了那些肮脏的银子,竟能下此毒手,你的心,是石头做的吗?!”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压过了广场上的喧嚣。

徐质被他的目光吓得浑身发抖,眼中充满了恐惧,却还在嘴硬:“我是青州徐家的人……你杀了我,徐家不会放过你的……”

“青州徐家?” 龙天策冷笑,“就算你是天皇老子的亲戚,今日也救不了你!大唐的律法,不是你们士族可以肆意践踏的!百姓的性命,更不是你们邀功请赏的筹码!”

他后退一步,抽出腰间的唐刀,高高举起:“行刑!”

“是!” 刽子手沉声应道,举起了闪着寒光的鬼头刀。

徐质的尖叫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声沉闷的“咔嚓”声。

人头落地的瞬间,广场上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好!杀得好!”

“冤魂安息了!”

“龙青天万岁!”

百姓们哭着、笑着、跳着,将手中的草帽、鞋子抛向空中,宣泄着积压已久的愤怒与冤屈。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对着断头台的方向叩首,口中念念有词,那是在告慰死去的亲人;有年轻的汉子,振臂高呼,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希望。

阳光洒在高唐城的城墙上,也洒在那颗滚落的头颅上,却仿佛洗去了往日的阴霾,透出一丝久违的清明。

龙天策站在城门口,看着百姓们欢呼的场面,心中却没有半分喜悦,只有一种沉重的释然。他缓缓收起唐刀,刀身上的血迹在阳光下泛着暗红的光。

“将徐质的家产,全部变卖,赈济三村的幸存者。” 他对邓铿下令,“另外,彻查博州官场,凡与徐质同流合污者,一律严惩不贷。”

“是!”

新章开启:高唐清风拂面来

徐质被斩首示众的消息,像一阵狂风,席卷了整个山东道,乃至大唐的半壁江山。

神都的秦正阳接到奏报后,久久不语,最终在奏报上批下八个字:“法不容情,民心为天。” 并下旨,将高唐血案的卷宗发往全国各州府,要求所有官员引以为戒。

青州徐家曾想为徐质翻案,甚至试图联络其他士族施压,却在龙天策公布的铁证和秦正阳的默许面前,铩羽而归,反而因包庇罪被削去了部分特权,声势大减。

而在高唐县,这场斩首带来的影响,更为深远。

徐质死后,龙天策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留在高唐,推行新政:

- 刘晔重新修订了高唐的刑律,废除了以往的苛政,让百姓能在律法面前,感受到公平与正义。

- 房衍则带领百姓疏浚河道,改良盐碱地,推广新的粮种,让贫瘠的黄河故道,渐渐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 高士仓与赵大陆联手,整顿了高唐的吏治,选拔了一批出身寒门、体恤百姓的小吏,取代了以往那些盘剥成性的贪官。

- 林冲与吴天狼则留在高唐周边,清剿了真正的黑风寨匪寇,让百姓能安心耕作,不必再担心匪患。

数月后,当龙天策离开高唐时,这座曾经笼罩在血与泪中的县城,已经焕发出新的生机。街道上,百姓们脸上有了笑容;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县衙里,官员们各司其职,再无往日的推诿与贪婪。

百姓们自发地来到城门口,为他送行。他们没有高呼万岁,只是默默地站在路边,看着那支远去的队伍,眼中充满了感激与不舍。

“龙郡王,有空回来看看啊!” 有百姓高声喊道。

龙天策勒住马缰,回头望去,高唐城的轮廓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他挥了挥手,没有说话,转身策马,汇入了远方的烟尘。

他知道,高唐的新篇章,已经开启。这篇章里,没有了贪官的跋扈,没有了百姓的冤屈,只有律法的威严,只有耕耘的希望,只有那些为了公道而不惜一切的人们,留下的深深足迹。

而属于他的“新篇章”,也在这场血与火的洗礼中,更加坚定。他或许永远无法让所有地方都清明如高唐,无法让所有百姓都安居乐业,但他会一直走下去,用手中的刀,用心中的秤,为这片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的百姓,劈开黑暗,迎来更多的清风与阳光。

高唐城头的那道血痕,终将被岁月抚平,但它所象征的正义与公道,将永远镌刻在大唐的历史长河中,成为“新篇章”里,最沉重,也最耀眼的一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