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164章 权臣末路失君心,新朝气象启开元

英烈传奇 第164章 权臣末路失君心,新朝气象启开元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神都洛阳的冬雪,总是带着几分肃杀。费无极府邸的暖阁内,却依旧歌舞升平,直到那些从杞县狼狈逃回的士绅,带着满身风雪和怨毒的哭诉闯入,才打破了这份虚假的繁华。

“相国!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孔老秀才的儿子,那个在杞县田埂上磨出厚茧的前秀才,此刻早已没了半分斯文,跪在地上,涕泪横流,“龙天策在杞县,简直是无法无天!他不仅焚毁地契,逼士绅下田,如今更是颁布恶政,让我们每日劳作六个时辰,比百姓还多两个时辰!这是把我们当牲口使唤,是奇耻大辱啊!”

其他士绅也纷纷附和,将龙天策的新政描绘成“苛政猛于虎”,将自己的遭遇渲染得“惨绝人寰”。

费无极捻着胡须,听着这些哭诉,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他本就对龙天策恨之入骨,如今见他在杞县推行的新政,竟隐隐有动摇世家根基之势,更是坐不住了。更何况,这些士绅是他安插在地方的重要棋子,若任由龙天策如此“折腾”,他在地方的影响力,必将大打折扣。

“诸位放心。” 费无极放下酒杯,语气带着惯有的笃定,“龙天策不过是个被贬斥的县令,也敢如此嚣张?有老夫在,定叫他付出代价!”

他当即决定,亲自插手杞县事务。

次日早朝,费无极便出列上奏,言辞恳切地控诉龙天策在杞县“推行苛政,虐待士绅,激起民变”,请求陛下“速派钦差,彻查杞县,罢免龙天策,以安地方士绅之心”。

他还联络了朝中依附于他的官员,纷纷附议,一时间,朝堂之上,仿佛真的有一场“杞县危机”迫在眉睫。

然而,费无极没有注意到,龙椅上的秦正阳,眼神早已不复往日的犹豫,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冽。

这一切的转变,源于几日前,杨皇后与秦正阳的一番长谈。

那日,秦正阳因杞县的奏报心烦意乱,杨皇后屏退左右,轻声道:“陛下,您还记得明弈老先生说过的话吗?‘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秦正阳沉默不语。

杨皇后继续道:“龙天策在杞县的新政,或许操之过急,却实实在在让百姓受益。费相国如此急切地打压,真的是为了‘安士绅之心’,还是为了维护他自己的势力?陛下,您贬斥龙天策,罢黜明弈,真的是因为他们‘触怒天威’,还是因为……您被某些人的谗言蒙蔽了双眼?”

她顿了顿,声音愈发恳切:“豫章蝗灾已平,百姓安居乐业才是根本。费相国把持朝政多年,党羽众多,若再任由他如此插手地方,甚至干预陛下的决策,恐非国家之福啊。”

杨皇后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秦正阳心中的迷雾。他想起了龙天策在幽州的功绩,想起了明弈五次罢相却始终直言进谏的忠诚,想起了费无极和那些世家大臣,在朝堂上翻云覆雨的嘴脸。

“皇后……所言极是。” 秦正阳的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和警醒。

也就是从那时起,秦正阳开始暗中布局。

面对费无极的发难,秦正阳只是淡淡道:“杞县之事,朕已知晓。龙天策虽行事激烈,却也是为了均平赋役,让百姓安居乐业。士绅多劳作两个时辰,权当是赎过去盘剥百姓之罪,何错之有?”

费无极一愣,没想到皇帝会是这个反应,他连忙道:“陛下!士绅乃国之栋梁,如此折辱,恐寒天下士人之心啊!”

“栋梁?” 秦正阳冷笑一声,“若真是栋梁,便该以身作则,为百姓表率,而非只会巧取豪夺,作威作福。费爱卿,你是不是管得太宽了?”

费无极心中一沉,隐隐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但他仗着自己辅政多年,根基深厚,依旧强硬道:“陛下!龙天策在杞县,焚毁地契,动摇国本,实乃大逆不道!臣恳请陛下,将其召回神都,治其重罪!”

“够了!” 秦正阳猛地一拍龙椅,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费无极!你屡次插手地方事务,结党营私,朕忍你很久了!杞县之事,无需你多言!退下!”

费无极彻底愣住了,他从未见过秦正阳如此严厉地呵斥自己,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感受到了皇帝态度的转变,看向费无极的眼神,也多了几分异样。

几日后,一道圣旨震惊朝野:特进明弈,官复原职,仍为尚书右丞,加授太子少傅,参与朝政。

当八十多岁的明弈,拄着拐杖,再次走进太极殿时,秦正阳亲自起身相迎:“明爱卿,朕……知错了。”

明弈看着眼前的年轻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躬身道:“陛下知错能改,乃苍生之福。”

明弈的复职,如同一个明确的信号,预示着朝堂即将迎来一场风暴。

秦正阳任命明弈牵头,联合杨皇后的兄长、吏部尚书杨恭仁,以及几位忠于皇室的御史,组成秘密调查组,彻查费无极及其党羽,多年来结党营私、贪赃枉法、干预朝政的罪证。

调查过程异常艰难,费无极党羽众多,遍布朝野,稍有不慎,便可能打草惊蛇。但明弈经验老道,杨恭仁行事缜密,他们避开费无极的耳目,从一些被费无极打压过的官员、以及杞县那些被士绅牵连的百姓入手,一点点收集证据。

夜凌的细作营,也从旁协助,将费无极与杞县士绅的往来书信、以及他暗中调动资源,试图打压龙天策的证据,悄悄送到了调查组手中。

证据越来越多,如同一张大网,渐渐将费无极及其党羽,牢牢罩住。

当明弈将一叠厚厚的卷宗,呈到秦正阳面前时,秦正阳看着那些触目惊心的罪证——贪污赈灾款数百万两、勾结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数十万顷、甚至暗中联络宗室,意图干预皇位继承……他的手,抑制不住地颤抖。

“欺君罔上!罪该万死!” 秦正阳的声音,冰冷而愤怒。

收网的时刻,终于到来。

那是一个清晨,费无极像往常一样,准备入宫早朝,却被一群禁军拦在了府邸门口。

“费无极,你勾结党羽,贪赃枉法,干预朝政,罪证确凿,陛下有旨,将你拿下!” 明弈手持圣旨,站在费无极面前,眼神锐利如昔。

费无极看着明弈,又看了看那些荷枪实弹的禁军,终于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他试图挣扎,却被禁军死死按住。

“我辅政多年,功在社稷!陛下不能这样对我!” 费无极嘶吼着,声音中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但他的嘶吼,在冰冷的圣旨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与费无极一同被抓获的,还有户部侍郎裴安业、兵部郎中柳德章等数十名党羽,一时间,神都洛阳,风声鹤唳,朝堂为之一空。

审讯之日,秦正阳亲自坐镇。面对如山的铁证,费无极终于低下了那高傲的头颅。

“陛下……老臣……知罪了。”

秦正阳看着眼前这个头发花白、形容枯槁的老人,想起了他早年辅政的功绩,心中百感交集。他沉默良久,才缓缓道:“费无极,你辅政多年,虽有微功,却也罪大恶极。朕念你侍奉先帝,又辅佐朕多年,不忍将你处死。”

最终的判决下来了:

费无极,免去一切官职,软禁于扶风郡养老,非诏不得回京。仅保留“安国公”的虚爵,以示皇恩。

他的党羽,裴安业、柳德章等人,或被流放,或被赐死,或被削职为民,盘根错节的费氏集团,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当费无极乘坐的马车,缓缓驶出神都洛阳时,他掀起车帘,最后看了一眼那座他经营了数十年的权力中心,眼中充满了落寞和悔恨。曾经的权势滔天,最终只剩下一个“安国公”的空爵,和无尽的软禁岁月。

而神都,在经历了这场风暴后,却迎来了久违的清明。

秦正阳下旨,为龙天策平反,恢复其幽州节度使、镇北侯的爵位,并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得以参与朝政决策。

明弈则继续担任尚书右丞,辅佐秦正阳整顿吏治,推行新政,朝堂风气为之一新。

杨皇后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朝政的讨论中,她的智慧和远见,为秦正阳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这一日,秦正阳站在太极殿的高台上,望着神都的万家灯火,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了杨皇后的点醒,想起了明弈的忠诚,想起了龙天策在边疆和杞县的坚守,也想起了费无极的落幕。

“新的篇章,终于开始了。” 秦正阳轻声自语。

这场始于杞县的新政风波,最终在神都掀起了一场政治风暴,彻底清除了费无极等旧势力的影响,为大唐的中兴,扫清了障碍。

而远在杞县的龙天策,得知神都的消息后,只是平静地笑了笑,继续带着百姓,在田埂上忙碌。他知道,属于他们的“新篇章”,不仅仅是朝堂的更迭,更是每一个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每一寸土地,孕育的希望。

阳光洒在杞县的田野上,也洒在神都的宫殿上,照亮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