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131章 安乐村突现凶案,龙刺史亲临查奇冤

开武十七年的幽州,已是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经过龙天策数年的治理,北疆安稳,南境丰饶,昔日的边城早已褪去了战火的痕迹。官道上车马不绝,载着粮食、布匹、丝绸往来于各州郡;乡村里炊烟袅袅,田埂上农夫挥汗耕作,孩童们追逐嬉闹,连空气中都弥漫着安宁祥和的气息。

幽州南部的安乐镇,更是这太平景象的缩影。镇下辖的大陈村,依傍着滹沱河,村民世代以农耕、捕鱼为生,民风淳朴,邻里和睦,多年来别说杀人案,就连偷鸡摸狗的事情都极少发生。

然而,这份平静,却在初秋的一个清晨,被一声凄厉的尖叫彻底撕碎。

大陈村的村民陈老实,像往常一样早起去村西的菜地劳作。刚走到菜地旁的小树林,他就被眼前的景象吓得魂飞魄散——

一棵老槐树下,赫然挂着一具尸体!

那尸体被剥去了衣物,用粗麻绳吊在树枝上,姿态扭曲。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尸体上的皮肉被人用极精细的手法剔除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副完整的骨架,连关节处的筋膜都被剥离,白森森的骨头在晨光下泛着诡异的寒光。骨架的胸腔里,心脏、肝脏等内脏不翼而飞,只留下空洞的腔体。

更离奇的是,现场没有一滴血迹,仿佛这剔骨之举,是在完全“干净”的状态下完成的。

“杀人了!死人了!” 陈老实的尖叫划破了村庄的宁静,很快,村民们闻讯赶来,看到这恐怖的一幕,无不吓得面色惨白,有人当场呕吐,有人瘫软在地,胆小的女人们早已哭着跑回了家。

村长是个年过六旬的老者,见多识广,却也被这景象吓得浑身发抖。他强作镇定,让人看好现场,自己则骑着快马,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安乐镇报案,随后,镇衙又将消息以“急报”的形式,层层上报,最终送到了幽州刺史府。

刺史府内,龙天策正与玉倾城、刘晔、杜哲商议秋季赋税的征收事宜。

“今年秋收有望,粟米、小麦的收成,预计比去年还要增产一成。” 刘晔捧着账册,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百姓们手里有了余粮,缴纳赋税也积极了许多,预计能超额完成朝廷的指标。”

玉倾城看着窗外庭院里盛开的菊花,笑道:“赋税充足,就能再修几条水渠,明年春耕,灌溉就更方便了。”

杜哲则补充道:“治安方面,各州郡上报,上月仅发生三起盗窃案,已全部破获。幽州的刑狱,算是近年来最清明的了。”

龙天策听着众人的汇报,金发黑眸中满是欣慰。他治理幽州的第五年,终于看到了“安居乐业”的雏形,这比打赢任何一场战争,都更让他感到满足。

就在这时,亲卫神色慌张地闯了进来,手中的急报上,还沾着些许泥土。

“将军!安乐镇急报!” 亲卫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大陈村……发生命案,案情……案情极其诡异!”

龙天策眉头一蹙:“命案?什么命案?”

当亲卫结结巴巴地将“剔骨案”的详情描述出来时,议事厅内的气氛瞬间凝固。

玉倾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秀眉紧蹙,眼中闪过一丝惊悸:“剔骨?还……还剥得如此干净?这绝非寻常盗匪或仇杀所为。”

刘晔也收起了账册,脸色凝重:“安乐镇素来太平,大陈村更是民风淳朴,怎么会发生如此惨绝人寰的凶案?”

杜哲作为负责刑狱的官员,反应最为敏锐,他立刻起身:“将军,此案手法诡异,现场又无血迹,凶手定非寻常之辈,恐是有特殊技能或预谋已久。若不尽快侦破,恐引发百姓恐慌,动摇幽州安定的根基!”

龙天策的脸色,早已沉了下来。他不是没见过血腥场面,平定突厥时,尸山血海他都踏过,但那是战场,是敌人。而眼前这桩发生在太平村落里的剔骨案,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残忍和诡异,这是对他治理下的幽州治安的公然挑衅,更是对这片来之不易的安宁的践踏。

“备马!” 龙天策猛地站起身,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玉倾城、杜哲,随我去大陈村!刘先生,你留守州府,安抚民心,切勿让消息过度扩散,引发骚乱。”

“是!” 众人齐声应和。

半个时辰后,龙天策带着玉倾城、杜哲,以及五十名精挑细选的亲卫,快马加鞭,朝着安乐镇大陈村疾驰而去。

一路南下,沿途的太平景象,此刻在龙天策眼中,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不断在脑海中推演案情:是仇杀?什么样的仇恨,需要用如此残忍的方式报复?是盗匪?可死者是个普通村民,家境贫寒,无财可图。是邪教祭祀?这剔骨的手法,倒有几分祭祀的诡异感……

玉倾城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道:“凶手如此处理尸体,要么是极度仇恨,要么是有特殊目的,比如……取走内脏或骨骼用于某种邪术。现场没有血迹,说明凶手可能提前放了血,或者……是在别处行凶,再将尸体运到树林的。”

杜哲也分析道:“能将皮肉剔得如此干净,还不损伤骨骼,凶手很可能懂医术、屠宰或鞣制皮革,至少对人体结构极为熟悉。这是一个重要的线索。”

龙天策点头,金发黑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不管是何种原因,敢在幽州境内犯下如此大案,我定要将他揪出来,绳之以法!”

两日后,一行人抵达了大陈村。

刚到村口,就感受到了与往日截然不同的压抑气氛。村民们紧闭门户,偶尔有人从门缝里探出头,看到龙天策一行人的官服,眼中才露出一丝希冀,但更多的还是恐惧和不安。

村长早已带着几个胆大的村民在村口等候,见到龙天策,老泪纵横地跪倒在地:“龙将军,您可来了!您一定要为我们村做主啊!太吓人了……太吓人了!”

“起来吧。” 龙天策扶起村长,声音沉稳,“带我们去现场。”

小树林外,早已被安乐镇的捕快围了起来,拉起了警戒线。捕快们个个脸色苍白,显然也被现场的景象震慑得不轻。

龙天策示意所有人留在外围,只带着玉倾城和杜哲走进了树林。

刚靠近老槐树,一股淡淡的、难以形容的腥气,夹杂着草木的清香,钻入鼻腔。

眼前的景象,比亲卫描述的还要诡异和恐怖。

那具骨架被吊在离地三尺的树枝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白森森的骨头上,反射出冰冷的光。骨架的每一个关节都完好无损,甚至连指骨、趾骨都一根不缺,剔骨的手法精准得如同教科书,找不到一丝多余的损伤。

玉倾城虽是女子,此刻却异常镇定,她仔细观察着骨架的悬挂方式和周围的环境,轻声道:“绳子是粗麻绳,本地随处可见,但打结的方式很特殊,是一种航海用的‘死结’,越挣扎越紧。”

杜哲则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检查着地面。地面上除了几个模糊的脚印(已被村民和捕快破坏),果然如亲卫所说,没有任何血迹,甚至连拖拽的痕迹都没有。

“将军,” 杜哲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地面有被清扫过的痕迹,凶手不仅手法诡异,还刻意清理了现场。这绝非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有准备的作案。”

龙天策抬头,目光落在骨架的胸腔处,沉声道:“死者身份确认了吗?是本村人?”

村长连忙上前:“是……是本村的村民,叫王老五,是个鳏夫,平日里靠打猎和帮人打零工为生,性格孤僻,但也没听说与人结过什么深仇大恨。”

“王老五?” 玉倾城若有所思,“我记得前几日,安乐镇的互市上,有个卖野味的鳏夫,也叫王老五,莫非就是他?”

村长点头:“正是他。”

杜哲又问道:“王老五最后一次被人看到是什么时候?”

“前天傍晚,” 一个村民颤声道,“我看到他背着弓箭,说要去后山碰碰运气,打只野猪回来改善伙食,之后……就没人再见过他了。”

“后山?” 龙天策看向村后的山峦,“后山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或者……有什么外来人近期出现过?”

村长想了想,摇了摇头:“后山就是普通的山林,除了我们本村人,很少有外人去。要说外来人……前几日倒是有个游方的郎中,在村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游方郎中?” 杜哲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长什么样?懂医术?”

“是个四十多岁的男子,留着山羊胡,背着一个药箱,看着斯斯文文的。” 村长回忆道,“他说自己懂些草药,还帮村西的李婶看过咳嗽,开了几服药,挺管用的。”

懂医术?这与“精准剔骨”的手法,似乎隐隐有了联系。

龙天策沉默片刻,对杜哲道:“杜先生,你立刻带人,一是详细询问村民,查清王老五的社会关系、近期行踪和接触过的人,尤其是那个游方郎中;二是封锁后山,仔细搜查,看能否找到失踪的内脏或凶器;三是将尸体……骨架妥善运回州府,让仵作做进一步查验,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

“是!” 杜哲立刻领命,开始布置人手。

玉倾城则走到龙天策身边,声音压低了些:“夫君,此案透着诡异,不像是简单的凶杀。那游方郎中有重大嫌疑,但也不能排除其他可能。你看这骨架的姿态,像是被献祭一般……”

龙天策金发黑眸中闪过一丝寒芒:“不管是仇杀、劫杀,还是你说的‘献祭’,敢在幽州境内如此作案,凶手都必须付出代价。”

他看向笼罩在恐惧中的大陈村,又望向远处安乐镇的方向,心中清楚,这起离奇的剔骨案,绝不仅仅是一桩凶案那么简单。它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不仅打破了大陈村的安宁,更可能在整个幽州掀起恐慌的涟漪。

他治理幽州的“新篇章”,一直以“安定”为主旋律,而现在,这起凶案,却强行插入了一段诡异而血腥的插曲。

“必须尽快破案。” 龙天策在心中默念,“不仅是为了告慰死者,更是为了守住这片土地的安宁,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新篇章’。”

秋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老槐树下的白森森骨架上,映照出龙天策坚毅的侧脸。一场关乎幽州安宁的侦破行动,已在这诡异的氛围中,悄然展开。而这起剔骨案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谁也无法预料。属于幽州的“新篇章”,在经历了安稳与繁荣后,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关于人性与罪恶的严峻考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