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英烈传奇 > 第104章 寿春营前风波起,少年将军巧破局

英烈传奇 第104章 寿春营前风波起,少年将军巧破局

作者:爱笑的花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2:21 来源:小说旗

寿春的春风,带着淮河的湿气,吹在人脸上暖洋洋的。但淮南节度使府的演武场上,气氛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紧绷。

龙天策抵达寿春已有三日。自开武十一年春接旨调任,他便将楚州的政务交接给了刘晔——经过一年半的打磨,刘晔早已能独当一面。如今的他,身着银甲,腰悬佩剑,再不是楚州那个青布官袍的刺史,而是大唐的龙骧将军,定西侯。

二十二岁的侯爷,在整个大唐都是独一份的风光。

刘青对他的到来,表现出了极大的热忱。这位年近五十的老将,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拉着他的手笑道:“龙贤弟,有你相助,淮南的军务,我可算能松口气了!” 他当即在节度使府为龙天策设下接风宴,席间推心置腹,言语间满是期许。

但并非所有人都像刘青这般欢迎他。

淮南军的副将,周奎,便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周奎年近四十,是淮南军的老人,从普通士卒一步步爬到副将的位置,论资历,整个淮南军无人能及。他本以为,刘青之后,淮南军的兵权迟早是自己的,却没想到,朝廷竟派来一个毛头小子,年纪轻轻就封侯拜将,还成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龙骧将军虽与副将同级,却有“辅佐节度使处理军务”的实权)。

“哼,不过是靠运气在楚州混了点功绩,就敢来军中指手画脚?” 周奎在私下里不止一次对心腹抱怨,“乳臭未干的小子,我倒要看看他有什么能耐!”

一场针对龙天策的“下马威”,正在悄然酝酿。

接风宴后的第三日,刘青召集淮南军的将领,在演武场检阅部队,算是正式向全军介绍龙天策。

演武场上,旌旗猎猎,杀气腾腾。三万淮南军,分为左中右三军,阵列整齐,铠甲鲜明,看起来威风凛凛。

刘青指着部队,对龙天策道:“龙贤弟,这就是咱们淮南军的底子,都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龙天策点头,目光扫过阵列,金发黑眸中闪过一丝锐利——他在楚州时,也曾训练过护卫队,对军阵之道并不陌生。

就在这时,周奎出列,对着刘青抱拳道:“节度使,今日既是欢迎龙将军,不如让将士们演练一番,也让龙将军看看咱们淮南军的战力?” 他转向龙天策,脸上带着皮笑肉不笑的客气,“龙将军在楚州平匪,想必对军务也有独到见解,正好指点指点我等。”

这话听起来是客气,实则暗藏机锋——他要让龙天策在全军面前,要么承认自己不懂军务(露怯),要么胡乱指点(出丑)。

刘青何等老辣,瞬间看穿了周奎的心思,刚想开口打圆场,却被龙天策拦住。

“周副将的提议甚好。” 龙天策微微一笑,语气平静,“能亲眼目睹淮南军的演练,是我的荣幸,谈不上‘指点’。”

周奎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心想:小子,还挺上道,等会儿有你难堪的!

他当即下令:“左军,出列!演练‘雁行阵’!”

左军的将领领命,一声令下,五千士兵迅速变换阵型,如同大雁展翅,看似整齐,却隐隐有些散乱——这是周奎特意交代的,要“演得逼真些,别太完美”。

演练结束,周奎看向龙天策,故作谦虚地问:“龙将军,我这左军的‘雁行阵’,如何?”

将领们的目光,都集中在龙天策身上。有人等着看他出丑,有人则替他捏了把汗。

龙天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左军阵列前,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士兵的站位、握枪的姿势、眼神的集中度。

周奎的脸色,渐渐有些不自然——他没想到龙天策看得如此仔细。

片刻后,龙天策转过身,对周奎道:“周副将,左军的气势不错,但这‘雁行阵’,练得还差了点意思。”

周奎心中一喜,正想追问“哪里差了”,好让他说出外行话,却听龙天策继续道:

“雁行阵,讲究‘形散神聚,攻守兼备’。左翼的士兵,间距太密,一旦遇袭,难以展开;右翼的士兵,间距又太疏,空隙太大,容易被敌军突破。还有最前排的枪兵,枪尖的角度参差不齐,真正接战时,能发挥三成威力就不错了。”

他走到一个士兵面前,拿起他的长枪,调整了一下角度:“枪尖应略向下倾斜,既方便突刺,又能格挡敌军的马刀,这个角度,是老卒用血换来的经验,不能错。”

又走到队列中间:“雁行阵的‘腰眼’在这里,必须是最强壮、最灵活的士兵镇守,你们这个位置的士兵,体力明显跟不上,需要调换。”

他的话语,不疾不徐,却句句切中要害,连那些老兵油子听了,都忍不住点头——这些细节,正是他们演练时总觉得别扭却又说不出的地方!

周奎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侯爷,竟然真的懂军务,而且眼光如此毒辣!

“龙将军……果然有见地。” 周奎强撑着说道。

“周副将过奖了。” 龙天策微微一笑,话锋一转,“不过,左军能练成这样,已经不易。毕竟,‘雁行阵’最考验士兵的默契,非一日之功。” 他没有得寸进尺,反而给了周奎一个台阶下。

周奎心中五味杂陈,既羞又恼,却不得不承认,龙天策这一手,确实漂亮。

但他并未就此罢休。

“龙将军既然懂阵法,” 周奎眼珠一转,又出一招,“那不知将军对我淮南军的边防,有何看法?尤其是西北的‘狼牙关’,那里常年有突厥余部袭扰,守军苦不堪言,我等商议了多次,也没找到好办法,还请将军指点。”

狼牙关是淮南军边防的软肋,地形复杂,易守难攻,突厥人时常来劫掠,守军防不胜防,确实是个棘手的难题。周奎抛出这个问题,就是要看看,龙天策是不是只会纸上谈兵。

刘青也看向龙天策,眼中带着期许——他也一直在为狼牙关头疼。

龙天策走到挂在演武场旁的边防地图前,手指落在狼牙关的位置:“狼牙关的问题,不在于守,而在于‘引’。”

“引?” 周奎皱眉,“怎么引?”

“突厥人来犯,无非是为了劫掠粮草、牲畜。” 龙天策指着狼牙关附近的地形,“这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两侧是峡谷,正好可以设伏。我们可以故意放出消息,说狼牙关囤积了大批粮草,引诱他们来攻。”

他顿了顿,手指沿着峡谷延伸:“在峡谷两侧埋伏弓箭手和重甲步兵,入口处用少量士兵佯装抵抗,诱敌深入。等他们进入峡谷,就用滚石堵住出口,再从两侧射箭、扔火油,一举歼灭。”

他又指向狼牙关后方的一片平原:“同时,派一支骑兵绕到后方,切断他们的退路,防止有漏网之鱼。这样打几次,突厥人吃了亏,自然就不敢再来了。”

他的计划,详细而周密,连埋伏的兵力配置、火油的投放时机、骑兵的绕后路线,都考虑得清清楚楚,仿佛亲眼见过狼牙关的地形一般。

刘青听得连连点头,抚掌赞道:“好!好一个‘引敌深入’!龙贤弟这个办法,比我们之前硬守,要强十倍!”

将领们也纷纷附和:“将军妙计!”“这样一来,狼牙关就安稳了!”

周奎站在一旁,脸色彻底变了。他本想刁难,却没想到,龙天策不仅对狼牙关的地形了如指掌(显然是做过功课的),还提出了如此精妙的战术!他这才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绝非靠运气上位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有实打实的本事!

“周副将,你觉得这个办法如何?” 刘青看向周奎,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

周奎脸上火辣辣的,却不得不躬身道:“龙将军的计策,远胜我等,属下佩服。” 这一次,他是真心实意的佩服。

演武场的检阅,在龙天策的“露一手”后,圆满结束。将领们看龙天策的眼神,从最初的怀疑、轻视,变成了敬佩和信服。

回到节度使府,刘青笑着拍了拍龙天策的肩膀:“贤弟,干得漂亮!周奎那老小子,就服有真本事的人。这下,他该收敛收敛了。”

龙天策笑了笑:“周副将也是为了淮南军好,只是对我不熟罢了。以后共事的日子还长,总会互相了解的。”

他知道,今日的应对,只是个开始。淮南军务繁杂,远比楚州的政务复杂,既有外部的突厥威胁,又有内部的派系之争。但他有信心,就像在定远、在楚州一样,用实力赢得尊重,用智慧化解矛盾。

窗外的阳光,洒在演武场的旗帜上,也洒在龙天策年轻的脸上。二十二岁的定西侯,龙骧将军,在淮南军的第一个考验,以他的机智和实力,完美通过。

属于他的,在淮南军务上的“新篇章”,伴随着周奎的口服心服,伴随着刘青的赞许,伴随着将士们的敬佩,正式拉开了序幕。这篇章里,有金戈铁马的豪情,有运筹帷幄的智慧,更有一个年轻将领,在复杂的军营中,稳步前行的坚定身影。淮南的风,似乎也因这个年轻人的到来,变得更加激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