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带着签到系统回饥年 > 第288章 万鸟归巢筑天梯

京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

往日里充斥着全球各地口音、步履匆匆的国际到达区,此刻却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带着焦灼与期盼的寂静。空气仿佛凝固,只有电子屏航班信息刷新的细微嗡鸣,以及无数双眼睛死死盯着“国际到达”通道口的沉重呼吸声。

通道口外,早已被黑压压的人群和长枪短炮的媒体彻底堵死。但与寻常接机或追星不同,这里的人群构成极其特殊:穿着白大褂、头发花白的老教授们被年轻的学生搀扶着,眼神热切;西装革履、提着昂贵公文包的投资人翘首以盼,脸上是毫不掩饰的贪婪;更多的,是穿着各色工装、胸前别着不同研究机构徽章的科研人员和技术骨干,他们攥紧了拳头,手心全是汗,眼神在期盼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中交织。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通道尽头那片被隔离带隔开的空地。空地上没有鲜花,没有横幅,只有一条崭新的、泛着幽蓝色金属光泽的……“龙脊”磁悬浮轨道延伸段!轨道尽头,静静停着一辆线条流畅、喷涂着金色龙纹的磁悬浮通勤梭车,车门敞开,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张开了口。

“cA998,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抵达!” 电子广播声终于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

嗡——!

人群瞬间骚动起来!无数镜头瞬间对准了通道口!

第一个身影出现在通道尽头。

那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儒雅中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他推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步伐却异常坚定。当他看清通道外那黑压压的人群、闪烁的镜头,尤其是那条延伸至梭车的幽蓝轨道时,他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陈……陈安邦教授!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凝聚态物理泰斗!” 有记者认出了他,失声惊呼!

陈安邦没有理会惊呼。他的目光,死死地、近乎贪婪地落在那条幽蓝的轨道和金色的龙纹梭车上。几秒钟的凝视后,这位在异国顶尖学府执教三十载、桃李满天下的老教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镜头疯狂闪烁的动作!

他猛地停下脚步,将行李箱放在脚边。然后,在全世界惊愕的目光注视下,他颤抖着双手,从贴身的西装内袋里,掏出一个深蓝色的小本子——米国绿卡!

没有犹豫,没有留恋!

“嗤啦——!”

一声刺耳的撕裂声响起!

陈安邦教授用尽全身力气,将那象征着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自由世界”通行证,当众撕成了两半!碎片如同枯叶般,从他颤抖的手指间飘落,散在光洁的地板上!

“我,陈安邦!” 老教授猛地抬起头,布满皱纹的脸膛因激动而涨红,声音却洪亮得如同惊雷,带着一种挣脱枷锁的酣畅淋漓,“今日!回家!此身此心,尽付故土!为‘天梯’!为龙国!”

吼声在寂静的航站楼里回荡!震得人心头发颤!

下一秒,更令人震撼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通道内,如同开闸的洪流!数十、上百位和陈教授年纪相仿、或正值壮年的学者、工程师、科研人员,推着行李,脚步匆匆却又无比坚定地涌了出来!他们肤色各异,但黄皮肤黑眼睛的龙国面孔占了绝大多数!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和陈教授相似的激动、决绝,以及一种找到归宿的释然!

“李默!斯坦福实验室首席架构师!”

“张薇!贝尔实验室核心通讯研究员!”

“王海涛!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高级工程师!我的天!他也回来了?!”

“还有那个!欧洲核子中心(cERN)粒子对撞机项目组的龙裔骨干!赵明远!”

记者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如同在为这支归国大军唱响名册!闪光灯连成一片刺目的光海,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这些名字,每一个都曾在国际顶尖科技殿堂闪耀,是各自领域执牛耳的人物!此刻,他们如同倦鸟,跨越重洋,只为归巢!

没有人去走普通的出站通道。

所有人的目光,都坚定地投向了那条幽蓝的轨道,投向了那辆金色的梭车!

陈安邦教授第一个迈开步子,踏上了那条冰冷的轨道基座。他的脚步踩在特种金属上,发出清脆的回响。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归国的人流汇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沉默而坚定地踏上了那条象征着龙国未来、连接着“天梯”计划的“龙脊”延伸线!

他们有序地登上梭车。车门无声关闭。

“嗡——!”

低沉悦耳的电磁嗡鸣响起。

金色的梭车沿着幽蓝的轨道,如同离弦之箭,瞬间加速,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航站楼深处,驶向“龙脊”网络的核心,驶向金井村,驶向“天梯”计划的心脏!

航站楼内,短暂的死寂后,爆发出震天的掌声和欢呼!留下的人,无论是接机的、围观的,还是机场工作人员,无不热泪盈眶,用力地鼓掌!为英雄归来,更为一个民族科技复兴的磅礴气象!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顶楼,陈安邦曾经的办公室。

往日里堆满文献、充满睿智讨论的房间,此刻显得异常空旷冷清。只有几个尚未搬走的纸箱散落在地。系主任理查德,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的日耳曼裔教授,脸色铁青地站在窗前,望着楼下校园里步履匆匆的学生,眼神空洞。他的办公桌上,摊开着陈安邦临走时留下的一封信。信很短,只有一行打印的英文:

“the future is not here. It’s on the celestial Ladder. Goodbye, mIt.” (未来不在这里。它在天梯之上。再见,麻省理工。)

“天梯……又是该死的天梯!” 理查德猛地一拳砸在昂贵的红木桌面上,震得咖啡杯跳了起来,褐色的液体溅在陈安邦的信纸上,如同绝望的污渍,“他撕了绿卡!他当着全世界的面撕了绿卡!这是对mIt!对米国科学界最响亮的耳光!”

“不只是他,理查德。” 他身后,一位年轻的助理教授声音干涩,手里拿着一份长长的名单,“过去72小时,我们系,材料组走了70%,高能物理组走了60%,理论物理组……走了80%!全是华裔骨干!还有几个非华裔的顶尖人才,也递交了辞呈,据说……是接受了龙国‘天梯’项目的邀请!整个物理系的……脊梁,被抽空了!” 助理教授的声音带着哭腔。

理查德颓然跌坐在椅子上,看着窗外依旧辉煌的校园,却感觉那辉煌如同泡沫般虚幻。他拿起电话,拨通了校长办公室,声音嘶哑:“校长先生……我想……我们需要讨论一下……物理系……或许……该考虑缩减规模了……我们……没有未来了……”

类似的场景,在硅谷、在NASA、在贝尔实验室、在剑桥卡文迪许实验室、在德国马普研究所……在全球每一个曾经象征着科技圣殿的角落,如同瘟疫般蔓延。

硅谷,某顶尖公司核心研发区。

往日里键盘敲击声如同暴雨的开放式办公区,此刻空了一大片工位。剩下的工程师们也无心工作,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脸色灰败地看着上龙国金龙号返回、举国欢庆,以及此刻京都机场那震撼归国潮的新闻。

一个年轻的华裔工程师(仅剩的几人之一)默默地在自己的终端上敲下一行代码,然后,按下了回车键。

他面前的巨大屏幕上,是一个由无数跳动的0和1组成的、巨大而清晰的汉字:

“归”

这个字,如同无声的宣言,在空旷的办公区里闪烁着冰冷的蓝光,映照着每一张绝望或茫然的脸。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

巨大的任务控制中心,此刻只有寥寥数人值守。主屏幕上,象征性地运行着某个深空探测器的模拟轨迹,却无人关注。角落里,几个穿着JpL标志性夹克的技术人员,正围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播放着龙国“广寒宫”月球基地的概念动画。

“看这个电磁发射平台……他们是真的要把月球当成跳板了……”

“氦-3……他们已经开始在月球上找氦-3了!我们呢?我们的阿尔忒弥斯还在为怎么把人安全送上去发愁!”

“王工……他走的时候,把他负责的‘毅力号’火星车核心驱动模块的优化算法……硬盘格式化了……”

死寂。

绝望的死寂。

一个技术人员猛地将头上的JpL棒球帽狠狠摔在地上,用脚疯狂地踩踏着那曾经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徽标:“Fuck the mars! Fuck JpL! Fuck everything! I’m going to learn chinese!” (去他娘的火星!去他娘的JpL!去他娘的一切!老子要去学中文!)

金井村,“天梯”计划总部,“归巢”基地。

这里原本是“龙脊”物流枢纽的一个巨型仓储区改造而成,如今却成了全球最顶尖科技人才的汇聚之地,也是“广寒宫”工程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基地内部空间广阔得惊人,挑高的穹顶下,巨大的全息沙盘实时显示着月球轨道、基地选址地形的三维模型以及密密麻麻的工程进度节点。

无数穿着不同颜色工装(代表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在开放式工位区、专业实验室、小型会议舱之间步履匆匆,空气中弥漫着高效、专注与蓬勃的朝气。不同语言的讨论声、键盘敲击声、设备运行的嗡鸣,汇成一股令人振奋的科技交响曲。

基地深处,一间挂着“战略人才引进与赋能中心”牌子的办公室内,气氛却异常轻松,甚至带着一丝笑意。

林阳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在桌面的全息触控屏上轻轻滑动,浏览着一份份不断刷新的、标着“绝密”字样的人才档案和其携带的“投名状”摘要。他对面,坐着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的陈安邦教授,以及几位同样刚归来不久的顶尖学者。

“陈老,张工,赵博士,” 林阳抬起头,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欢迎回家!也感谢诸位带回来的‘见面礼’,分量十足啊!” 他手指一点,一份档案放大悬浮在空中:

【姓名:张薇】

【原机构:贝尔实验室】

【专长:通讯网络架构】

【“归国礼”:贝尔实验室下一代中继器核心算法模型(完整版)及实验数据(部分)】

旁边还有一份:

【姓名:王海涛】

【原机构:NASA JpL】

【专长:深空探测器自主导航与极端环境材料】

【“归国礼”:“毅力号”火星车下一代驱动系统(抗辐射、低温)全套设计图(概念验证阶段突破版本)及关键材料配方】

“林总师言重了。” 陈安邦摆摆手,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过是些旧世界的残砖断瓦,弃之不可惜。能用来为‘天梯’添一块砖,加一片瓦,才是它们的归宿。” 他的话,引得张薇、王海涛等人纷纷点头,脸上是找到用武之地的畅快。

林阳微微一笑,手指在桌面一划。办公室一侧的墙壁无声滑开,露出一个充满科技感的保险柜。柜门开启,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十几个材质特殊的银色手提箱。

“诸位的心意和贡献,国家铭记。” 林阳站起身,走到柜前,取出其中一个箱子,放在桌上,按下指纹和虹膜识别。箱盖无声开启。

里面没有金条,没有钞票。

只有三枚造型各异、闪烁着幽蓝光泽的U盘状存储设备,旁边放着一份薄薄的清单。

【“归国人才启动资源包”清单:】

【1. “龙脊”超导材料(800米深海级)部分非核心工艺包。】

【2. “应龙”聚变引擎约束场优化算法(初级版)。】

【3. “闻仲天眼”量子感知阵列基础架构设计图(民用衍生版)。】

“嘶——!” 饶是陈安邦等人见惯了大场面,看清清单内容后,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这些东西的价值,远超他们带回来的“投名状”!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边缘技术!是龙国抛出的、最具诚意的橄榄枝和信任票!

“这……这太贵重了!” 王海涛激动得声音发颤。

“不是贵重,” 林阳正色道,目光扫过众人,“是责任,也是火种。‘广寒宫’工程,需要诸位在各自领域开疆拓土,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领先一代甚至几代的研发体系!这些,是起点,是工具,更是国家赋予诸位的……信任与期望!”

他合上手提箱,郑重地推到陈安邦面前:

“陈老,您是凝聚态物理的定海神针。这材料工艺包,交给您牵头,整合归国的材料学精英,我要你们在一年内,拿出适用于月球极端温差和强辐射环境的‘广寒’特种合金!为基地铸造坚不可摧的龙鳞!”

“张工,量子通讯是‘天梯’的神经网络!算法包给你,整合全球归巢的量子精英,我要地月之间,信息传输如臂使指!”

“王工,深空探测是‘夸父’计划的眼睛和手脚!设计图给你,整合归国的航天精英,我要三年内,‘广寒宫’拥有自主探测月球全境、并具备初步深空探测能力的小型化‘巡天’平台!”

每一个指令,都如同战鼓擂响!每一个目标,都令人热血沸腾!

“保证完成任务!” 陈安邦猛地站起,苍老的身躯挺得笔直,眼中爆发出年轻人般的锐芒!张薇、王海涛等人紧随其后,齐声应诺!声音铿锵,充满了开天辟地的豪情!

金井村,光子塔顶层。

夜风微凉,吹拂着秦老银白的鬓发。他凭栏远眺,脚下是灯火通明、如同星河落地的“归巢”基地和更远处昼夜不息、吞吐着建设物资的“龙脊”枢纽。夜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清辉洒落大地。

林阳静静地站在他身旁。

“回来了……都回来了……” 秦老的声音带着深深的感慨,指着基地方向那如同蜂巢般忙碌的景象,“陈安邦、张薇、王海涛……还有那成千上万叫不上名字的精英……当年国家积弱,他们负笈远行,学成却难归,是时代之痛,也是我心中之憾。”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林阳:“如今,你用‘龙脊’铺就通天路,用‘金龙’叩开星海门,用‘广寒’许诺未来城!硬生生将这时代逆转!让这四海之内的游子,心甘情愿,带着一身所学,甚至带着‘偷’来的他山之石,争先恐后地归巢!阳子,此功……不亚于再造乾坤!”

林阳微微欠身:“秦老过誉。非我之功,是国运已至,大势已成。他们带回的,不仅是技术和头脑,” 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口,“更是漂泊半生,终于找到归宿的……一颗颗赤子之心。这是比任何技术都宝贵的火种。”

秦老重重地拍了拍栏杆,放声大笑,笑声豪迈,在夜风中传得很远:“哈哈哈!说得好!赤子之心!科技火种!有了这些火种,何愁‘广寒’不立?何愁‘天梯’不通?”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夜空中那轮明月,眼神变得无比深邃,仿佛穿透了三十八万公里的虚空,看到了正在环形山下悄然破土的“广寒宫”地基,看到了未来繁忙的月球电磁发射场,看到了从月球驶向深空的“巡天”平台,更看到了那艘名为“夸父”的星际巨舰,在木星狂暴的大红斑背景前昂首航行!

“地上龙脊已通,月宫天梯在望。” 秦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洞穿未来的笃定,“这万千归巢的英才,便是为我龙国文明,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

老人微微一顿,字字千钧:

“……点燃那照亮永夜、指引归途的——不灭火种!”

夜风吹过,塔下“归巢”基地的灯火如同地上的星河,与天穹的明月交相辉映。林阳顺着秦老的目光望去,仿佛看到无数智慧的星火正从地球升起,汇聚成河,奔涌着,流向月球,流向更深的宇宙黑暗,为人类文明,照亮一条前所未有的通天归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