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65章 两个光棍

活在民国当顺民 第65章 两个光棍

作者:鲅鱼饺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32:44 来源:小说旗

想起前情,杨清河忍不住连连吸了好几口烟,一个烟锅一口气抽到了底。

然后照着鞋底子磕了磕,把烟杆收了起来。

咽了口唾沫,暗自嘀咕了句:“还不如小本子那会儿呢,大家都是狗!”

杨远宏没听清:“啥?”

杨清河闭嘴:“没啥。不用等到初五,过年你远信哥肯定回来,还得上坟呢。”

这倒也是,最少这三年,天上下刀子也得回老家,不然村里人能捣烂杨远信的脊梁骨。

宗族啊,有时候是靠山,有时候是枷锁。

既然有求于人,杨清河突然也会办事儿了。

交代两个儿子:“老大,年前上门空着俩爪子就不说了。

既然人家真能给个新营生,等年后走的时候,准备点儿年货给你哥带回去!

老二,开年之后,趁着县里没开门,你跟着一起过去。

让你远信哥给指点指点,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去处没有。

多耗点儿时间,再找个活计。

常言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都是姓杨的,一个祖宗传下来,既然三房能在城里扎根儿,咱们家也不差哪儿去!

只要你俩能找到个养家糊口的正经营生,咱们也搬到城里去!”

老二杨远逊平日里县城跟村里两头跑,他是县里最大的酒楼的二灶。

这也是杨远宏当初想开个二荤铺子最大的底气,可惜对比太惨烈,直接放弃了这个方向。

平心而论,杨远逊手艺还算不错。

可四九城的二荤铺子那也不是一般人能干起来的。

平民百姓买东西从来都是既要又要,要不物美价廉四个字是怎么出来的。

所以二荤铺子如果只凭着便宜,早晚得倒闭。

四九城的二荤铺几乎隔不了几条胡同就有一家儿,虽说店面简单,就是一个灶台,几张桌子,但这口味是真不赖。甚至有不少“八大居”、“八大楼”、“八大春”的灶上,都是打二荤铺干出来的。

在二荤铺耍过手艺,滑熘爆炒个个精通,到了八大楼,比刚入行的学徒强多了。

所以说二荤铺的掌勺,那可是实打实的真本事!

这点儿事儿,杨远宏也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兄弟。

干惯了说一不二的大厨,杨远逊这会儿才是最发愁的时候。

要是连个二荤铺子的厨子都比不上,还不如留在县城呢!

杨清河说的挺提气,杨远宏犹豫下:“爹,年后给人带回去,还叫年货吗?”

杨清河强硬道:“不出正月都是年,怎么不算呢!

行啦,别多想了,大过年的,啥事儿都先放放!”

这话说的有道理,连要账的都是大年三十不上门。

杨清河放下了即将失去的八十亩地。

可卫东家没忘了过年前再涨一波价儿。

老钱每年冬天手上都会生冻疮,据说是年轻的时候没留意,一年生,年年犯。

这两天儿风雪交加正是难受的时候,于是他口述,指挥着杨福平去改价儿!

小孙跟二平抄着手看。

倒也没有像第一次一样苦大仇深。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卫东家要涨价,都是拦不住的事儿,俩人只好老实看着,顺便看看有什么便宜可以占。

事实证明,牛马永远干不过资本家。

统一涨价,米面攀上了六千。

小孙第一反应:“二平,估计咱们这个月工钱又该涨了!”

二平不相信:“年前够呛能涨!”

小孙向老钱求证:“钱叔,粮价这么一点点的涨,跟软刀子拉肉一样。咱们那点儿工钱别再变成纸吧?”

老钱不知道心里盘算什么,过口不过心的回了句:“看这种样子,那可不一定!再说了纸不纸的也不是你操心的事儿,这一天天的凑合过吧。”

小孙眉心都皱出来川字纹了,自己一个人挣嚼用,家里还有还有老老小小四口人呢。

之前还能接点儿洗衣服的零活儿,现如今百业凋敝,街上的黄包车比等车的人都多。

人家再可怜你,也不能饿死自己,所以洗衣服的活儿也不好找了。

中午的窝头,小孙已经习惯了剩下来一个带回去。

回家抓上一把夏天屯好的干菜,虚虚的撒上一小把玉米面,掺上掰碎了窝头,一大家人混个水饱好睡觉!

过完年小孙都二十三了,现在媳妇还不知道在哪儿飞着呢。

为着这事儿,奶奶没少晚上叹气。

可又不敢催。

自家这个条件,有人愿意嫁进来都谢天谢地了。

小孙不愿意凑合,他怕新媳妇进门,容不下家里的寡母跟俩妹子。

再说了,愿意进小孙家门的,只可能比他更穷。

一时间,这事儿就僵了下来。

同样光棍的二平,倒是没把这当回事儿。

家里后妈比小孙奶奶都着急,想让他赶紧结婚分出去。

可凭什么呢,二平家还有两间自己的房呢。

光提结婚不提分房,二平决定就耗着吧,耗到那老俩躺床上,正好一个席子卷走俩,还省个棺材钱。

当然这点儿上不了台面的愿望,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今儿天气不好,出门的人不多。

街上做露天买卖的都要搭起棚子。

用又红又肿的手指招呼着往来的行人。

杨福平站在门口打着招呼主顾的理由,看了下行人跟天空。

脸色都差不多阴沉沉的。

稀里糊涂的一天就过去了。

眼看着天暗了下来,店里一个人也没有。

二平在发呆,福安在打盹,小孙正盘算这个年咋过。

就听老钱问道:“晚上茶馆儿要搬点儿东西,你俩有空没有?

不白干,一个人给五斤玉米面儿!”

这差事,杨福安都抬头竖起耳朵听了起来。

老钱尴尬看着杨福安:“福安,你就别去了,这么冷的天儿早点儿回家歇着,早睡早起,还长个儿呢!”

杨福安隐约明白,这活儿估计也是在照顾二平跟小孙。

于是一言不发的继续趴在柜台的打瞌睡。

多睡睡,长个儿!

杨福安怕他着凉,翻出来条空麻袋给搭上。

这种摸鱼的日子,也就只有东家不在才能出现。

杨福安由衷的希望,年前除了加工钱,卫东家就不用辛苦来店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