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755章 和三婶的交锋(2)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755章 和三婶的交锋(2)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而,这件事发生的时候,林初夏有多大呢?

十来岁左右的年纪,对五六岁孩子就懂事的农村里来说,早就是个大姑娘了。平日里,就要帮着父母操持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还要肩负着带弟妹的责任。往往,这个时候,村里村外那些家里有儿女的人家,也会将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而以此来评判这个女孩儿是否勤快持家又能吃苦,能不能说给自家儿孙当媳妇。

然而,林初夏呢?却依然是个被父母宠在手心里,不通人情世故,不能经受外界风吹雨打的“傻白甜”。

要知道,那可是八十年代,五块钱的购买力,那是杠杠滴!

最最重要的是,事后,林初夏在被邓秀珍骂哭后,不小心秃噜出“已经拿四本连环画抵了”这个消息。

偏偏,当时,那对姐妹花找上门的时候,她却跟被吓傻似的,一声不吭,将所有事情交给邓秀珍和林爱国来应对。最终,邓秀珍迫于林爱国的面子,不得不捏着鼻子,将一本放地摊上五毛钱就能买回来的书,赔出了个五元钱的高价不说,还因此事的不妥处理方式,而连带着林爱国一起,被邻里乡亲们笑话了多年!

毕竟,虽然,自古以来,就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的说法,但是,哪怕是农村人,也明白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第一位,也是最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老师这个道理。

由林初夏这件事,可见,这些年,林爱国和邓秀珍究竟有多不会教养子女!进而逆推出林爱国和邓秀珍两人,也不太会为人处事,整日里就只知道拿林初夏的成绩好,有书画天赋这两点来炫耀,到头来,又有什么用呢?

要知道,这世上,多的是“眼高手低,心高气傲”,最终,因出身眼界等原因而汲汲营营努力了一辈子,最终却依然泯然众人的“天才”。以前,对林初夏的未来,他们处于不偏不倚的观望状态。不过,经此一事后,他们就敢肯定,林初夏绝不可能获得成功!

没办法,这世上,向来是常有千里马,而伯乐难寻。再说了,林初夏是千里马吗?并不是的,只是有那么一点才华,却并没有达到令每一个见过的人都啧啧称奇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林初夏可不就会和他们这些普通人一样,一辈子都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倘若,她能就此接受自己的命运,也就算了。如果,中途不幸醒悟了,从而生出普通人不该有的妄想,后面的日子会有多苦?

那已经不是“感同身受”这样的词能形容的,而是只有亲身下场,从头到脚经历一场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林初夏并不知道短短时间里,王容就“脑洞”大开到此般程度,否则,只怕会捏着鼻子,不得不承认:如王容这样汲汲营营,即使生活在普通的家庭里,周围也都是群不那么聪明的人,却依然凭借生来就具备的勾心斗角的能耐,在漫不经心中就获得许多的人,也是某种层面上的能耐人。

“三婶,你记性真好。”林初夏竖起大拇指,一脸钦佩地夸赞道,“我妈和你年纪差不多,偏偏,却经常犯迷糊,自己放在哪里的东西,没两天就找不着了。如果她能有你这样好的记性,就好了。”

“毕竟,遗传基因嘛,说起来很深奥难懂,但是,套用‘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父母是什么样的,儿女也会是那样的。”

末了,林初夏还不忘记长叹了口气,拍着小胸膛,一脸的庆幸。

“幸好,我未来只打算做老师,不打算做其它需要时刻保持旺盛精力的工作。就算以后年纪大了,记性也像我妈那样不好了,但是,数十年如一日地教一门课程,不说养出个‘走到讲台上,嘴一张,就能将整本书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教给学生’的至高无上境界,但是,有教案在手的情况下,也跟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般熟练于心。”

“女孩子嘛,做老师,挺好的。”

王容脸上的肌肉快速地抖动了下,林初夏这话,就只差没挑明林浩轩成绩不好是遗传自王容。而,来自遗传基因的问题,尤其,涉及到智商这一块,那是除非重新投胎,否则,不管怎样地上窜下跳,也都不可能得到改变的。

毕竟,身为林家人的林爱华,虽然当初也不太爱读书,但是,能在六七十年代纯粹靠个人实力考试的情况下,一路顺利地读到高中,拿到高中文凭,即使这其中,少不了林爱国这个真学霸的帮助,但是,就林爱国那辅导人的生搬硬造的方式,可见,林爱华自身在学习方面,确实有几分天分的。

而,王容呢?

父亲是隔壁乡小的校长,哥哥妹妹也一路读到了初中或高中,然后,靠着父亲的关系,到村小或乡小当了民办老师。

虽然,民办老师听起来不好听,和林爱国的乡政府宣传坏事一样,也属于临时工。做得不好,分分钟就会被炒掉。但是,别说当下,就是后世,除非触碰到底线,否则,不论老师,再或者公务员队伍,即使是临时工,也没谁会轻易就被开除的。

除此之外,他们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不菲的工资,家里同样有田地耕种,在受到邻里乡亲们尊敬的同时,也能靠着自给自足的蔬菜粮食,让自家人过上优渥的生活。

尤其,这些年,在乡村小学改制后,他们又都凭借自己的实力参加考试,获得了转正的机会。之后呢?要么,就因为丰富的教学带班经验,而被调到了乡或镇初中,要么,就直接被调到了县小学。

可以这样说,偌大的王家,一说到读书就头疼,勉强混到小学三年级,认得几百个字,基本会算账的王容,不仅仅是个异类,还是王家人羞于跟人提起的“耻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