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九零年代艺术家 > 第18章 女红:做头花

九零年代艺术家 第18章 女红:做头花

作者:火焰淡黄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14: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解决了林浩宇的事情后,邓秀珍这才分出心神来关注起林初夏手里的动作来。这不看则矣,一看,就一脸期盼和希翼地问道:“你这是准备做什么?要不要我帮忙?”

林初夏愣了愣,很快,就明白过来,从靠近自己的那一小摞格子布头里,拿起上面那张红黑大格子的布头,抓起剪刀,比划了一下,就剪出一个宽10CM,长25CM的布条来。

“妈,我们先做发圈。”

“这一摞,是我挑出来专做发圈的布头,每一块都裁成这样大小,你帮我裁,我来踩缝纫机。”

邓秀珍接过剪刀,看向坐在缝纫机前的林初夏,一脸的迟疑:“你没用过缝纫机,还是我来踩吧?”

“妈,谁说我没用过?你忘记了,我小学毕业那年,就按照五斗柜里那本《少女服饰》做了一件白色荷叶边衬衣?”

林初夏挺胸抬头,一点也不怵,虽说,这个时候的她,确实没用过缝纫机,但,重生前,她却是玩溜了呢!

邓秀珍:“你那件衬衣,不是手缝的吗?”

“手缝的不好看,前段时间,我就找出来拆掉了,用缝纫机重新踩过一次,回头我找出来给你瞅瞅。我感觉那件衣服非常漂亮,用熨斗烫一下,就能挂在店里卖。”

早在重生回来的当天,琢磨出做饰品赚笔小钱钱计划的林初夏,就特意挑了邓秀珍不在家的一天,将那件手工缝制的衬衣拆掉,并用缝纫机重新缝了一遍,就为了在邓秀珍提出疑问是证明自己的能力。

“宿主,你做的那件衣服,没有人会买的。”

“瞎说!”

虽说,在这件衣服做好的当天,林初夏就被心灵手巧系统批了个体无完肤,更在系统每天定时催促“刷日常任务”的时候就会提上一嘴。但,哪怕到了现在她依然信心满满,并没有因此而被打击得变成一条咸鱼。

“你信不信,明天我标个五元钱,绝对能卖出去?”

“宿主,你们人类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赔本的生意不能做。还是说,宿主你就是人类中的异类?只要能卖出去,不管这样东西付出多少心血,能不能收回成本这些都无所谓?”

“统啊,我们人类还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怼完系统后,林初夏又看向邓秀珍:“妈,要不,你先别忙着剪布头,站在一旁,看我踩一次?”

邓秀珍点点头,然后,就眼睁睁看着林初夏轻门熟路地将机头拿了出来,穿针引线,再将刚才剪好的那块红黑大格子布放在上面,只听得一阵“嗒嗒嗒”声响,不到两分钟,就将布头的缝成了一个长条状。

“妈,怎么样?”

接过林初夏递来的布条,邓秀珍一脸惊奇地翻看,发现挑不出丝毫错漏之处。甚至,说句公道话,林初夏踩缝纫机的娴熟劲儿,和做活的细致程度直逼她。想必,再用不了多久就会远超她!

“不错!”即便是不太会夸赞儿女的邓秀珍,在这一刻,也不由得朝林初夏竖起了大拇指,“那你来做,我来裁剪。”

……

母女俩一人裁剪,一人缝,分工合作下,很快,不过四十来分钟,就将那摞布头用光了。

邓秀珍数了数,总共25块布条:“接下来,怎么做?”

林初夏找出几卷彩色松紧带,挑了根黑色的,比着皮筋大小剪断,在那堆缝好的布条中,找出一块藏蓝色的,将剪好的松紧带从布条中间穿过,拿起穿了黑线的针,将松紧带缝合,就又换了藏蓝色的线,将布条两端缝合在一起。之后,又调整了下,特意将缝合处隐藏在褶皱里,一个发圈就此成形。

整个过程,不过五分钟。

与此同时,邓秀珍紧随林初夏之后,将一个黑色的发圈缝好了,和林初夏缝的那个发圈放在一起,外人见了,完全不能分辨出哪个是老手做的,哪个又是初次接触这种新鲜事物的“新手”做的。

“剩下的我来缝,你去做其它的。”

邓秀珍摆摆手,心里满满的骄傲和自豪。尤其,在听到林初夏一番发自肺腑,特别真挚的吹捧后,更是忍不住地挺胸抬头。

“妈,我们一起,等做完这种,再做其它的。”

……

重生一次的好处实在太多。

比如说,以前,林初夏太过粗心,并没有发现这个时候的邓秀珍,虽然才41岁,也没有白头发,但,眉心间却已出现“川”字纹,无端显老许多不说,言谈举止间还有着一股说不出的郁气和烦躁。

而,这样的情绪积攒了很多年,并非一时半会就能消减。

它们的形成,也很简单。

不外乎一家之主林爱国,一个月也才不到两百的工资,邓秀珍却又没工作,虽开了间杂货铺,但因为国人特有的跟风习惯,只是九十年代初期赚了些钱。

之后这些年,每个月最多赚个五六十,少的话,也就二三十元,只能略补充一点家用,但因为付出的精力太多,出现了严重的“失衡”。以至于这一年来,邓秀珍已经在考虑关掉杂货铺了。

除此之外,林初夏下面还有一个小两岁的弟弟。

也就是说,林初夏今年初三毕业,将要去念中专,而她的弟弟也将成为一名初二的学生。

原本,按照林初夏的中考成绩,如果中间没有林爱国的“坑女”举动,那么,她就能顺顺当当地走了统招。四年下来,学杂费加一起也不超过三千元,学校还会给一些生活补助。等最后一年去医院实习,每个月更有不少于1500的实习工资。

而,委培嘛?

首先,四年下来,学杂费就近两万。

所谓的生活补助和实习工资?那是什么?一个委培生,还指望跟统招生待遇一样?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可想而知,这样一笔钱,在96年的乡里,对每个月工资和其它收入加起来不到三百的林家来说,单单供林初夏一人,就当得起“砸锅卖铁”的说法了。更不用说,两年后,还要再供一个!

这也是重生回来后的林初夏,毫不犹豫放弃卫校的原因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