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大国军工:重生1985,为国铸剑 > 第69章 弹道导弹验证防空导弹?做个人吧!

“将军,您怎么来了?”

刘威铭没想到,王立新居然亲自来了。

这次只是遥测弹试射,陆军司令部方面都没有高层来,只是由廖强等人来了。

“来看看。”

王立新没有解释,目光看向不远处正在进行发射前准备工作的导弹发射阵地,“不是弹道导弹吗?怎么依然是再用倾斜发射方式?发射架无法进行起竖?”

不只是他好奇。

除了619内部参与的人员跟厂里核心领导,所有看到外表跟红旗-2防空导弹一模一样,几乎没有任何改变的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疑问。

地对地导弹,不都是垂直发射?

“领导,这都是为了节省成本。发射架采用的原来的,只是更换了制导系统,战斗部也进行了更换……原本第一级的液体燃料改成固体燃料,第二级进行了修改,缩小的制导系统所空出来的容量并不足以装下足够的炸药……为了避免被拦截,在到达弹道顶点时,采用弹体分离技术,让导弹变轨更容易,速度更快……”

刘威铭向王立新介绍着m7导弹的技术特点。

他那个世界的m7采用的什么技术,他并不是很清楚,反正弹体分离技术是有的。

导弹刚发射时,受到重力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消耗更多燃料来加速,一旦到达弹道顶点,弹头朝下,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不需要消耗太多燃料就能保持高速度。

“300公里的导弹,采用弹道技术是不是太浪费了一些?”

王立新听完后,疑惑地问刘威铭。

一般都是射程上千公里的导弹才采用弹道技术。

“技术更成熟,成本更低。红旗-2本身就有自动驾驶仪跟计算机,我们只需要增加陀螺仪,改造制导系统,弹道飞行不需要对导弹进行变轨……”

要不是考虑成本,刘威铭恨不得把他能拿出来的技术统统都装进去。

那样一来,红旗-2改造的m7导弹,一发的成本都能让陆军崩溃——至少上千万!

配套落后,技术不够先进,很多在几十年后9块9包邮的精密控制零部件,在目前阶段,体型庞大不说,造价都是以万计数。

“嗯,目前部队穷,成本必须考虑。尤其是这种不是战略威慑的战术导弹。”

王立新一脸赞许。

刘威铭果然是好同志,考虑问题周全。

“报告,发射前准备已经完成,请指示!”

正在这时,试射场负责人向王立新请示。

“我只是看看,按照你们原来的计划执行,向原本的指挥汇报就好。”

王立新开口说道。

不远处,两枚斜指长空,带着弹翼,有着尖尖脑袋的细长导弹,静静地待在发射架上。

发射前的通电工作已经完成。

导弹上的各种遥测设备也跟地面跟踪系统进行了信号连接。

“发射!”

随着试射总指挥的一声令下,传令兵手中的红旗挥动,已经提前输入导弹目标参数的制导站的车厢内,一名穿着619天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按下了发射按钮。

“轰~”

导弹尾部火箭发动机瞬间点火成功,一团烟雾中,斜指蓝天的导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快速脱离发射架,向着天空扑去。

导弹上的遥测设备不断通过无线电信号把飞行过程的速度、高度反馈回地面接受装置。

很快,发射点的遥测接收数据就开始变得不太清晰起来。

“大树里汇报,脉冲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

这时,无线电通讯中突然传出这样的声音。

“大树里?”

不应该是酒泉雷达跟踪正常,东风遥测信号跟踪正常?

或是37号、49号跟踪正常?

刘威铭一脸疑惑。

普通人熟悉所谓的“酒泉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东风跟踪正常”,是在载人航天发射时候,全国直播的。

航天遥测的关键口令,属于公开的。

虽然没有几个人知道东风等遥测站的具体位置。

而37号、49号等代号,全部属于军用,不仅检测火箭发射过程的姿态,也承担弹道导弹试射姿态的监测跟踪。

这会儿冒出个大树里站!

“酒泉旁边40多公里的无人区域建立的,也就是酒泉观测站。”

见刘威铭一脸疑惑,王立新向他介绍着情况。

原来如此!

“高度米?”

很快,监测系统前面的技术人员惊呼一声,“是不是搞错了?”

与此同时,无线电内传来了观测站的汇报:

“27号汇报,弹体成功分离,速度3.8马赫……”

“唉!在米的高空,空气阻力小了很多,速度还是上不去。”

刘威铭听到导弹到最高点速度只有3.8马赫,一脸失望。

周围听到他这话的王立新跟陈为民等,嘴角直抽搐。

听听!

听听!

这特么说的是人话?

整个导弹发射重量达到2860公斤,一直都在重力作用下向上飞,能达到3.8马赫的速度,他还嫌弃速度太慢。

王立新很想对刘威铭说:小刘啊,当个人吧!

防空导弹都很难达到这样的速度。

脑海中刚浮现出这个想法,就是一愣,不由惊呼出来:“你用弹道导弹验证防空导弹技术?”

啥?

周围的众人听到这话,同样都呆住了。

弹道导弹验证防空导弹技术?

听都没听说过啊。

“本来就为了验证防空导弹技术。要不然300公里射程的弹道不需要飞这么高,修改一下,可以让导弹射程更远,或是携带更重的战斗部……”

“……”

众人彻底麻木。

别的单位搞个导弹都是小心翼翼,各种数据都不敢乱变动。

刘威铭倒好。

第一款战术导弹啊!

谨慎点不行么?

“这是采用模块化设计的。在设计时,就按照模块利用银河一号进行模拟计算……到目前为止,第一发遥测弹证实银河一号模拟时候使用的模型没有问题。”

刘威铭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着。

他知道这次会给参与的所有人造成认知冲突。

却没想到冲突会这么大。

这也不怪刘威铭。

几十年后,各种型号的导弹理论技术网上大堆,还都是不花钱的。

舍得花钱,下一些收费论文,那些技术更先进。

在后世,连小学生都能手搓火箭,还能成功发射,理论技术是网上搜的,各种核心零部件都是网上买的,最多再自己设计组合一下,修改一下……

哪有现在这么艰难?

“报告,导弹准确落在预设目标点74米的位置!”

精度这么高的么?

500公斤高爆炸药的战斗部,杀伤半径超过150米,几乎算是精准落到了目标处!

飞毛腿b,圆周误差为300米!

“继续测试第二发!”

第一发遥测弹没有任何问题,尤其是导弹落点距离目标只有74米,廖强等陆军代表的军官们都开始期待起来。

尤其是刘威铭说,射程跟战斗部装药是可以更改的!

对地战术导弹,就如同剑客手中的利剑。

一寸长,一寸强。

哪怕能增加50公里射程,陆军打击范围扩大的就不是一点点了,那是以万平方公里计数的。

“轰~”

剩下一枚遥测弹再次点火成功,拖着长长的火舌、斜着向天空快速飞去。

所有人的目光中,都满是期待。

这枚遥测弹的目标区域,跟刚才那一枚是一样的。

只要数据一致,m7的改造就算成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