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三尺莫问 > 二十八.潼关令(7)

三尺莫问 二十八.潼关令(7)

作者:毛在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03:08 来源:小说旗

永宁一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卯时。

朱英是在一阵甜香中醒来的。

范府,不,整个奉县的草木,不管它本该在什么时节开放,竟然一夜之间全开花了。

城中一改昨日的死气沉沉,竟然弥漫着充沛的灵气,如果不是举目远眺,还能望见城边的黑雾,朱英几乎以为结界已经破了。

范府中的人们都在成群结队地议论着这不寻常的美景,连卧床养伤的伤员也推开了窗户,贪婪地欣赏着满园生气,不少人面带喜色,都说这是吉兆,是老天爷开眼了。

但朱英并不为此而喜,满溢城中的灵气中有一丝熟悉的气息,让她没来由的心慌。

循着灵气找去,气的发源地,竟然是昨夜她见到无为子的地方。

不过是短短几个时辰,昨晚还萎靡不振的几棵桂花树竟然全变得容光焕发,满树皆是层层叠叠的浅黄色星子,花香盈袖,循风飘十里。

树底站了几个人。

杨净玄双手抱着无为子的拂尘,正皱着眉头跟净一低声说话,朱英从屋顶一跃而下,粗暴地打断了他们:“无为子道长呢?”

杨净玄怔了怔:“不知道,但他的拂尘却在这里。”他指了指自己身后的一棵桂树:“我们循着灵气找来,只见到这把拂尘挂在树上。”

净一对她的无理行径很不满,皱眉教训道:“朱英,论辈分,我们都是你的师兄。虽然你是师伯的女儿,也不能无视长幼尊卑,无视礼法。”

朱英没空去管他那点小肚鸡肠的不满,她隐约猜到了事情原委,却不敢细想,只感觉一股莫大的悲伤和无措没顶而来,比鬼王的威压还胜上一筹,徒劳地张了张嘴,胸中却像堵住了,发不出声音。

杨净玄发现她的表情不对,也意识到了什么,抱着拂尘的手蓦然一收,声音有些发紧:“师妹,你……知道什么吗?道长跟你说过什么吗?”

好半晌,朱英才缓缓抬起头,眼眶微微泛红:“师兄,无为子道长是不是把开启法阵的方法告诉你了。”

“是。”杨净玄对上她的眼睛,忽然明白了一切,面色呆滞地喃喃道:“不会吧……”

无为子这几日带着朱家祭酒在奉县里布下了一个环环相扣的杀阵,足以制服鬼王,却也需要足够强大的灵气支撑其运作,杨净玄曾问过此事,无为子只乐呵呵地叫他放心,他自有办法,杨净玄以为他手中还有什么没拿出来的法宝,也没多想。

他怎么现在才想到,如果无为子还有什么足够压制鬼王的法宝,干嘛还需要费这么大劲布阵呢。

一滴眼泪在朱英眼中积蓄许久,等到已被风吹冷了,才顺着她的脸颊滑下来。

无为子,真名不详,出生年月不详,祖籍何处不详。年三百有余,少时与亲人离异失散,师从三清山,一生修行清静道,不悲不喜,无牵无挂,道至元婴。晚年复有领悟,一步渡劫入洞虚,却恰逢鬼王现世,为济世救人之故,以身祭阵,卒于永宁十六年七月十二日,益州奉县。

为了避免动摇人心,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无为子已死的消息被他们瞒了下来,除了剩下两位祭酒外,没有再告知其他人。

碍于境况,他们无法为无为子办理丧事,只有杨净玄亲自抱着无为子的拂尘登门拜访,要将道长已经仙逝的消息告知唯一能算作他亲属的宋渡雪。

杨净玄前去找宋渡雪时惴惴不安,无为子毕竟是三清山的大能,却因为朱家的事情殒命,若宋渡雪要问他们的责,他无话可说。

谁知宋渡雪似乎预感到了什么,早早地等在房中,默不作声地听完,不仅没有无理取闹、疑神疑鬼,反而非常通情达理地点了个头,接过了杨净玄递来的拂尘,一个字也没多问。

杨净玄对宋渡雪了解不多,只对他在鸣玉岛上干出的种种荒唐事有所耳闻,印象还停留在不知人间疾苦的纨绔公子上,此时担心他心中别有他想,忍不住道:“宋公子,无为子道长为大义而死,我等感激涕零。但眼下困境未破,还请公子节哀,哪怕是为了道长这份恩情,我等也定会将公子平安救出此地。”

宋渡雪神情淡淡的,自始至终没什么改变,好像丝毫没被无为子的死讯触动,听完这句,他略微颔首,端起茶杯抿了口,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

杨净玄在心中暗自叹了口气。

孤身一人远赴他乡,不仅身处险境,唯一的保护伞还消失了,虽然宋渡雪不是个普通孩子,可归根结底也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这些事对他来说,的确有些残酷了。

但杨净玄也的确没什么可再说的,只能起身告辞。

送走杨净玄后半晌,直到桌上茶都凉了,宋渡雪也没有动。

许久过去,他才双手把拂尘轻轻放到桌上,低声道:“进来吧,我知道你在听。”

房外随即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潇湘从后窗一路小跑过来,一手扶着门框,边喘气边急促地问:“公子,他、他说的都是真的吗?”

宋渡雪直视着她的眼睛,极缓慢却又极郑重地点了点头。

方才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潇湘虽然清楚地听见了杨净玄所说每一个字,却好像隔了一个世界似的。那层朦胧的窗户纸就是界线,映得里面的杨净玄和宋渡雪都像是在光怪陆离的梦里,一字一句都那么荒谬可笑。

但此时见到桌上无为子的拂尘,还有宋渡雪凝重的目光,这份割裂感忽然便消失殆尽,她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无为子死了,从此消失了,再也不会出现了。

那个虽然很厉害,却从来不会对她另眼相待、总是笑眯眯的和蔼老头,再也不会出现了。

潇湘站在原地抽泣了起来。

此时她也不顾什么礼仪,抬手胡乱地抹着脸,连鼻涕带泪一起蹭到了青丝罗裙的袖子上。

宋渡雪叹了口气,将她从门口拉到桌子边,给她倒了杯热茶,轻轻拍着她的背:“别伤心,既然他是自愿赴死,我们也不必为之过多流泪。”

潇湘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冷血,一边哭得直打嗝一边打开他的手,生气地指责道:“你胡说!什么叫、自愿!如果、如果——嗝——如果没有那个劳什子鬼王,道长他怎么会——嗝——怎么会死!”

“是吗,我倒觉得他离开前的最后一个念头,一定没有那么无奈。”宋渡雪拉下潇湘捂在脸上的手,示意她看往窗外。

小院里那棵长得不尽人意的秃枝树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跨越了两个季节,憋出了一树粉嫩的花苞,又使尽浑身解数、冲破层层险阻,在灵气最浓郁的北边绽开了三两枝芳菲。

“你看,桃花都开了。”

乌云压境、黑雾缭绕的背景之下,这树桃花开得那样好,那样鲜艳灿烂,比它之前每一次都要好,雄纠纠气昂昂地站在这里,像一树小小的春天。

潇湘看得呆了,连脸都忘记擦,吹出了一个滑稽的鼻涕泡。

杀阵已成,接下来只需静待鬼王露面。

杨净玄给每人都发了一张符纸,让他们如果见到鬼王,便立刻将符纸撕毁,他会立刻开启法阵。

朱家的祭酒与弟子,包括朱英和朱慕,都离开范府,分散到了奉县城中各处,每人负责监视一片区域。

这当然极其危险,因为一旦遇上鬼王,阵法无法立刻完全张开,支援尚未赶到的情况下,那一人必须独自面对鬼王。

杨净玄将自己和四个祭酒分到了奉县外围远离范府结界的地方,剩下的人则聚集在内圈,朱英更是被她大师兄开小灶地放在了范府旁边,站在结界里就能完成她的工作。

永宁一十六年,七月十二日,戌时。

朱英恪尽职守地立在洪升酒楼二层楼顶,已目不转睛地盯了好几个时辰,别说鬼王了,连小耗子都没看见几只。

被切断了风水气运,城中活物越来越少,死物越来越多,满城的尸体无法腐烂、无法回归自然,只能以各种怪异扭曲的姿势倒得四处都是,构成了一幅极违和又极恐怖的景象。

天如墨斗,举头不见星与月,连空气凝滞如死水,这里已经彻底变成一座鬼城了。

就是在这样肃杀的死寂之中,朱英却忽然听闻一阵琴音。

那琴声旷远悠长,不疾不徐,每一个音都从容不迫,急一分则太孤寂,缓一分又太多情,弹琴人却恰好把握住了中间微妙的平衡,听之如见落日西沉、大江东去,有眷恋亦有释然。

曲中人应了无遗憾,可却让听曲人不能不为之落泪。

朱英一听就知道弹琴人是谁——那小子在鸣玉岛上弹了四个月,吵得她能认出夙心的琴音。

这一次,也许是因为曲中意恰好合了她的心中意,不通音律的朱英居然罕见地没有将此曲斥为靡靡之音,而是悄声落到了范府的墙垣上,连一片草叶也没有惊落。

不远处的桂树下,一身白衣的宋渡雪正盘腿坐在地上,腿上摆着那把梧桐木古琴。

等到一曲终了,她方才开口问:“这曲叫什么名字?”

宋渡雪仿佛完全沉入了自己的世界,不但没有被她惊到,反而如失聪一般,过去许久才缓缓回答:“归去来兮。”

名利既非吾愿,登仙亦不可期,自以心为形役,又何故惆怅而独悲?

归去来兮。

朱英将这四字在心中暗念了几遍,不由得赞一声,好曲,好名。两人默默许久,却并非因为闹脾气,只是各有心绪,毋需多言。

良久以后,朱英才又道:“你为何讨厌我、讨厌我家?”

放在一刻钟之前,她是不会问宋渡雪这种问题的。

宋渡雪喜欢谁或是讨厌谁,都是他的自由,朱英对改变他的看法没什么兴趣,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故而没有询问的必要。

但现在她却无故觉得能弹出一首这样的曲子的人,不应该只是个浅薄的纨绔子弟,因而也有必要问一问了。

宋渡雪轻笑一声:“我可没说过这种话。”

朱英才不信他的鬼话,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你跟到这里来,根本就不是为了送什么法宝吧,你是想寄信出去找人带你走。”

宋渡雪没想到她早就看出来了,却始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没揭发他,只得耸耸肩承认了:“好吧,我的确是想走。但我没说是因为讨厌你,当然,也不是讨厌你家。”

见朱英蹙着眉不接话,一副不理解的模样,宋渡雪知道自己今天必须给她解释出个道理来,叹了口气如实道:“我不想留在这里,因为我讨厌修道。”

更加无法理解了。

朱英莫名其妙:“为何?”

修道成仙难道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可望而不可及的道路么?

“因为不自由。”

宋渡雪手指搭到古琴最外的宫弦上,一根一根抚下来,弹出一串错落的音符:“凡人的一生,虽不得不受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之苦,却是自由的。我可以为圣,为奸,为侠,为贼,为王,为寇,可以高官厚禄,也可以仗剑江湖,可以爱憎分明,可以快意恩仇,你能吗?”

朱英被问住了。她还没有道心,所以不知道,但她至少知道,那些有道心的人肯定是不能的。

大道终究要摒弃情爱。

见她答不上来,宋渡雪仿佛早有预料,嗤笑一声:“你们这些修道之人,三清山上比比皆是,每个都以断绝七情六欲为终极目标,对周遭人事不闻不问。说着不插手人间事,其实只是怕影响自己的修为罢了,空有一身本事,遇事却往往冷眼旁观,任无力之人自生自灭,虽然活得比千年王八还长,但也比王八还没意思。”

连着自己的祖宗八辈一起骂了的宋渡雪毫无愧色:“归根结底,这就是个自私道,主张让所有人都当缩头乌龟,不然就修不下去。无为子这次选择挺身而出,道不就抛弃了他么。”

他年纪太小,理解不了修道之人那一身本事有多来之不易,自然更无法明白他们上下求索的小心翼翼,只单纯愤其冷漠,慨其无情。

“不,别人我无法保证,但我不会。”朱英郑重地说:“见死不救、袖手旁观之事,我绝不会做。”

宋渡雪不以为意地耸耸肩,抬头望她,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在看清朱英背后的人影时唰得变了脸色。

朱英发觉他一脸见了鬼的模样,顺着他的视线转过头去,也僵住了。

还真是见了鬼。

那神出鬼没的鬼王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五尺处,隐在树影里,她却自始至终毫无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