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硝烟,散去了。
取而代之的,是建设的喧嚣。
如果说,卫青、霍去病、宇文成都等人,是为大唐开疆拓土的利剑。
那么,狄仁杰、长孙无忌、王猛等人,便是将这片新拓的疆土,牢牢刻上“唐”字的刻刀。
镇魔城,原万魔窟主殿。
此刻,这里已经变成了大唐南域总督府。
殿内,不再有白骨与魔气,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卷宗,和一个个行色匆匆、眼中却闪烁着精光的文官。
“狄公,这是南域目前已经征服的三十七郡的户籍初步统计结果。总人口约三亿七千万,其中凡人占九成以上。可耕种的灵田、凡田,共计一亿三千万顷,大多被原先的魔道宗门所占据。”
一名政事部官员,将一份厚厚的卷宗,恭敬地呈给狄仁杰。
狄仁杰接过,神念飞速扫过,眉头微蹙。
“人口与土地,严重不匹配。魔道横行,民不聊生,由此可见一斑。”
他放下卷宗,看向一旁正在研究南域矿脉分布图的长孙无忌。
“辅机,此事,你怎么看?”
长孙无忌放下手中的图录,抚须笑道:“还能怎么看?打土豪,分田地!”
他这话说得直白,却一针见血。
“那些魔道宗门占据的土地,如今,都是我大唐的战利品。我们只需将这些土地,按照户籍,公平地分发给那些无地的凡人百姓。不出三年,南域的民心,便会彻底归于我大唐。”
“不仅要分田。”狄仁杰补充道,“还要立学。”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声音铿锵有力。
“传我总督府之令!”
“第一,在南域全境,推行‘均田令’!凡大唐子民,年满十六者,皆可分得田地百亩。三代之内,只可继承,不可买卖。凡为大唐立功者,另有封赏!”
“第二,在这三十七郡,每一座郡城,都必须建立一座‘大唐官学’!凡六岁以上孩童,无论出身,无论男女,皆可免费入学,学习我大唐文字,修习我大唐功法!”
“第三,开‘南域恩科’!凡南域子民,无论修为高低,只要通过考核,便可入我大唐为官,参与治理。优异者,更可送往长安,入国子监深造!”
“我不仅要让南域的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狄仁杰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理想”的光辉。
“我更要让他们知道,何为礼义廉耻,何为家国天下!”
“我要让大唐的文化,大唐的规矩,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长孙无忌看着意气风发的狄仁杰,抚须大笑。
“好!好一个怀英!你这三把火,烧得好啊!”
“老夫,全力支持你!”
随着总督府的政令一道道下达,整个南域,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彻底的变革。
……
黑风郡,青阳城。
这里曾是黑煞门的附庸,城中百姓,在魔头的淫威下,活得如同蝼蚁。
而今天,城中心的广场上,却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广场的高台上,一名来自大唐的年轻官员,正手持一份盖着总督府大印的文书,高声宣读着。
“……经查,原青阳城主李家,三代以来,助纣为虐,为黑煞门输送血食三千七百人,罪大恶极!奉总督狄公之令,判处李氏满门,斩立决!其家产,尽数充公,用于抚恤受害者家属!”
话音落下,台下,数十颗人头滚滚落地。
城中百姓,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他的孙女,三年前,就是被李家送给了黑煞门的妖人。
宣判之后,官员又拿出了另一份文书。
“奉大唐皇帝陛下恩旨,行‘均田令’!凡青阳城在册百姓,即日起,可凭户籍,到城主府领取田契!”
“张三,你家四口人,可分田一百亩!”
“王五,你家……”
当一张张写着自己名字的田契,发到那些一辈子都在为魔修做牛做马的百姓手中时,他们激动得浑身颤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直到他们看到,城外,那些曾经属于魔道宗门的,最肥沃的灵田,已经被大唐的官员用界碑划分得整整齐齐,等待着他们去耕种。
他们才终于明白。
天,真的变了。
……
镇魔城,大唐官学。
宽敞明亮的教室内,坐着数百名衣着干净整洁的孩童。
他们曾经是魔头的血食,是随时可能被抓走炼魂的“材料”。
而现在,他们却坐在这里,朗朗的读书声,传出很远。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讲台上,一名儒雅的中年先生,正耐心地教导着他们。
“孩子们,记住,你们是人,是顶天立地的人。你们是龙的传人,是大唐的子民。”
“你们的未来,不是被魔头吞噬,而是要用你们的双手,用你们学到的知识,去建设一个更美好的家园。”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抬起头,用清澈的眼睛看着先生,怯生生地问道:
“先生,‘大唐’,是什么?”
先生微微一笑,他转过身,在身后的黑板上,用白色的粉笔,写下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大唐。”
“就是我们的家。”
“就是那个,能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能让我们昂首挺胸,活得像个人的地方。”
小女孩看着那两个字,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但她知道,她喜欢这个名字。
她喜欢这个,让她每天都能吃饱饭,还能和朋友们一起读书的,“家”。
民心,如水。
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当大唐的“规矩”,取代了魔道的“残暴”。
当“仁德”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被罪恶浸透了万年的土地上。
归心,便成了唯一的,也是必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