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蚀骨危途 > 第151章 京华风雨汇群英,衡文定策选栋梁(下)

房玄龄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政事堂的灯火终于可以吹熄了。

陛下的准话是拿到了,可后面这一摊子事,想想都头疼。

清晨的梆子声刚歇,长安城中便炸响了高亢的宣谕——

“陛下有旨——着令所有入京应考举子,即刻迁往青云楼统一安置,食宿均由朝廷供给,不得有误!”

一队队禁军兵士,簇拥着户部、礼部的官员,在大小客栈、会馆间奔走。

靴声叩击青石板,惊扰了不少埋首书卷的士子。

上等客栈里,有位锦衣公子哥儿正拥被高卧,被这动静扰了清梦,刚要发作,听清了内容,又把话咽了回去。

他斜眼瞅着自家侍立一旁的仆役,鼻腔里哼了一声。

“青云楼?什么劳什子地方,还要跟那些穷酸挤作一堆?”

仆役忙低声道:“公子,圣恩浩荡……”

那公子哥儿“啪”地收了洒金扇。

“罢了。倒要去瞧瞧,这楼里能有什么稀罕,兴许,还能离主考官们近便些。”

另一边,那些挤在简陋客栈,甚至赁住民房角落的寒门学子,乍闻此讯,有人手中的冷炊饼都差点掉在地上。

“朝廷……当真包了食宿?”

几人面面相觑,直到官兵催促,才敢信以为真。

不少人眼圈发热,当街便向皇宫方向深揖。

“圣上仁德啊!”

长安城物价不低,每日嚼用都要仔细盘算,这下可好了,能一门心思扑在书本上了。

“听说了没?青云楼!城东新盖的那一片,说是亭台楼阁,好地方呢!”

“可不是嘛!朝廷这回是真下本钱了!让咱们安生备考,这份心意,难得。”

“安生是安生了,就怕人多手杂,鱼龙混杂,闹出什么事来。”一个细弱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点不安。

“怕什么!翠云楼的事儿才几天?哪个不长眼的敢这时节作妖,找死不成!”

议论纷纷中,学子们各自收拾起简单的行囊铺盖,在官兵的引领下,陆陆续续朝着城东青云楼而去。

青云楼果然不是虚名。

三进大院,楼阁错落,游廊环绕。

院中花木扶疏,初春已露新芽。

主楼三层,飞檐翘角,气派非凡。

楼门前早有吏员候着,核对名册,分发房号牌子。

“四人一间。”

有学子探头出来喊。

“床铺桌椅都是新的,还有笔墨纸砚!比我那鸽子笼强太多了!”

院子里,户部的官员和差役们跑得满头大汗,指挥着人搬运一袋袋米面,一筐筐菜蔬,还有拿草绳捆扎的鲜肉。

灶房飘出饭香,锅碗瓢盆响个不停。

这青云楼,一下子灌满了人,倒是比往日的贡院还要热闹。

房玄龄、杜如晦,还有狄仁杰,三人并肩站在青云楼二层回廊的栏杆边。

楼下人头攒动,倒也井然。

杜如晦捋须赞道:“玄龄兄,陛下这一手,委实漂亮。”

“把所有举子拢到一处,既免了他们为生计操劳,能静心攻读,也断了某些人私下里勾连、钻营的门路。这一招釜底抽薪,高!”

房玄龄点头,眉头未展。

“克明说的是。陛下要为国揽才,首重公允。这青云楼,既为恩典,亦为考场。他们在这里的一言一行,品性如何,从踏进这里开始,便已落入有司眼中了。”

狄仁杰接口,声音沉稳:“我已经安排了得力的人手,混杂在楼内各处。一是维持秩序,二来,也是暗中留意。若有哪个不守规矩,动了歪心思,绝不轻纵。科举乃国之大典,容不得半点腌臜。”

他又道:“房相,这几日还需您和杜公多费心,学子们的饮食起居,万不能出岔子。”

“怀英只管放心。”房玄龄道,“此事我与克明已有计较。户部那边,沈万三虽然是个生意人出身,陛下既然点了他来总揽学子们的一应嚼用,想来是个能办事的。咱们只需把控大局,细务自有下面的人料理。”

户部新“行走”沈万三,此刻正在厨房外满头大汗地吆喝。

崭新官袍蹭了油渍也顾不上,平日的富商派头荡然无存。

这数百举子的嚼用压下来,这位商场老手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办好了是圣眷,办砸了脑袋不保。

“都给咱听真切了!”沈万三那带着江南腔调的官话,嗓门提得老高,“食材,务必挑最新鲜的!饭菜,务必烧得香喷喷的!这可都是将来的国家栋梁,万一哪个吃坏了肚子,耽误了入场,咱这颗脑袋可不够赔的!”

庭院角落,青衫半旧的宋濂寻了石凳,捧书静读。

他家境贫寒,盘缠皆是东拼西凑。

如今食宿无忧,他周身都轻快不少。

捧着书,心头踏实,温书也更易入脑。

不远处,几个衣着光鲜的士子聚在一处,低声说笑着。

为首的高湛,江南大族子弟,素有才名,言谈间难掩其傲。

“这青云楼虽说还算齐整,到底不如自家府里来得舒坦。”高湛轻轻摇着手中的湘妃竹扇,声音懒洋洋的。

“也不晓得今科的题目会出成什么样,但愿别太偏太怪,让我等白跑这一趟。”

身旁门生凑趣:“高兄才高八斗,区区科考何足挂齿?日后还望高兄提携!”

几人说笑,浑然不觉言行已落入不远处洒扫巡丁耳中。

夜色渐浓。

政事堂烛火摇曳,映着房玄龄疲惫的面容。

他放下手中的笔,轻轻吁了口气。

“明日,便是将考题最终封存入宫的日子了。”

他声音低沉。

“克明,无忌,怀英,这最后一关,还需你我几人一同把持,万万不能出半点纰漏。”

杜如晦沉声道:“玄龄公说的是,此事,万无一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