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 第576章 扬州来信

穿越之农家独苗苗的科举之路 第576章 扬州来信

作者:张如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3:53:05 来源:小说旗

除了众人的升迁变动外。

一块儿送到的邸报上还提到了扬州设立了火器坊分坊的事宜。

僵持了半年,朝廷最终还是妥协了。

临安火器坊里精湛的手艺人,有一半都坐船送到了扬州。

张平安猜测,其中很有可能有六姐夫。

扬州到泽县的官道如今修缮的十分宽敞,通信也方便。

他想着如果六姐夫真来了扬州的话,那么他得想办法去一趟扬州见见六姐夫才行。

不为别的,就想当面仔细问问家里各人的情况,顺带了解了解南边朝廷的局势。

虽然他每个月收到的家书都是说家里一切都好,大人好,孩子也好。

但他总不太放心。

还是当面问问心里安心一些。

如今他作为知州,有巡视治下的权利,正好治下的常县离扬州很近,他过去也不算擅离职守。

算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凑一块儿了。

想到这儿,张平安当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去了扬州那边确认。

驿站送信的都是快马,最多五六日就能收到回信了。

刘三郎得知消息后有喜有忧,当然,是忧大于喜。

喜的是两个连襟能有机会聚聚,忧的则是北地条件太艰苦了,不如南方舒适,最重要的还是要离开家人,两地分离太受罪了!

这些情况,两人暂时都没在衙门里嚷嚷。

免得闹了笑话。

此时,大伙儿正乐颠颠的商量着怎么庆祝呢!

毕竟是升官儿了,喜事一桩!

要是在临安,怎么着也得宴请亲朋好友,摆几桌好酒好菜热闹热闹。

在泽县,吃食不丰富,条件跟不上,也不能太寒碜。

商量到最后,大伙一致同意捉两只羊做菜,一只清炖,一只红烧。

商量好后,大家就都来磨张平安,嬉皮笑脸道:“大人,圈里的羊虽然金贵,那也金贵不过咱们啊,今日可是大喜事,无论如何咱也是升官了呀,要是在临安,摆席没有八凉八热十六碗是不能下地的,在泽县咱们也只能凑活凑活,吃两只羊了,这您总得准了吧!”

不怪这事儿得要张平安准许,实在是这些牲畜太宝贝了,吃肉这事儿得用在刀刃上。

张平安也不是扫兴的人,闻言笑了笑,伸手点了点众人道:“你们啊,又是老秃背后给你们出主意的吧?让我来当这个恶人,我早看出来了,他这人蔫坏儿着呢!”

“哎哎哎,谁又说我坏话呢,不兴这样儿的啊,肉也不是我老秃一个人吃,干嘛呢这是”,老秃一听没法儿再装聋作哑了,赶紧辩驳道。

“就知道是你”,张平安摇了摇头,“行了,我准了,吩咐厨子宰羊吧,不许挑母羊啊!”

“哦哦哦,今儿吃肉啰,可馋死我了”,有一九品武将闻言立刻欢呼道。

“一样一样,谁不是呢!今儿得好好祭下五脏庙!”

阮三更是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现在一时半会儿还吃不上,只得拿了块干蒟蒻嚼吧嚼吧。

今日有肉吃,厨子也卖力,就算吃不上正经肉,他跟着啃几块骨头,喝碗肉汤还是可以的。

因此分外卖力,力求用最少的调料做出最好吃的羊肉。

随着羊肉香气越来越浓,众人也越来越骚动。

衙门小厨房处聚了一堆人。

连刘三郎也不例外。

一帮五大三粗的大老爷们蹲在厨房门口,嘴里心不在焉的随口聊着天,眼神频频看向厨房。

看得张平安又是好笑又是心酸!

想着这次万一能去扬州的话,能不能想办法再弄些猪崽和羊羔回来,这样大伙也能多吃口肉。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厨子实在受不了这些壮汉要杀人的目光了,擦了擦汗出来宣布道:“肉已经炖烂了,可以开吃了!”

阮三一听弹地而起,殷勤地开始帮忙端肉。

其他人也积极的帮着摆桌子凳子。

不一会儿便弄好了。

都是壮汉,饭量大,也没用汤碗盛,直接用大瓦罐装的,吃的还痛快,里面掺了不少豌豆,汤里带着一股豆子的清香。

瓦罐摆了长长一溜排。

张平安也没矜持,先给自己盛了一大碗,其他人看张平安动了这才伸筷子。

不一会儿功夫,瓦罐就见底了。

厨子坐在门槛上边啃着骨头,边高声招呼道:“各位大人,肉就这么些,不过汤管够啊!”

张平安胃口不大,两碗没吃完就撑的不行了,肉都炖脱骨了,入口即化,汤也很鲜美,滋味比张平安想象中好太多。

他也没急着下桌,又将碗盛满,慢悠悠喝汤,待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才自然而然的将碗推到大姐夫那边,然后才翩翩然下桌。

刘三郎也不傻,默契的将碗端起来呼哧呼哧吃起来,里面正经肉还有不少。

今日真算是吃痛快了!

几日后,张平安收到扬州的回信,果然六姐夫去了新成立的火器营,现在人刚到扬州安顿下来。

张平安这才和老秃说了情况,将县城事宜交接一番后,往上一级的防御使处递了公文,便带上人马离开了。

这算是北地现在官制上的一个漏洞,防御使人远在淮南,通信不便,等他批下来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所以知州的权利在此时的自由度相对较高,也比较灵活。

只要和城中副手交接好,一般就没什么问题。

随行的基本都是张平安的亲信,走在路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时,刘三郎才打马靠近张平安问道:“平安,六妹夫这一来还回去吗?”

说完觉得不对,又改了措辞,低声道:“我是说他还能回得去吗?”

“怎么这么问?当然可以回去了!”张平安随口回道。

“可是我咋觉得一时半会儿咱们这些人都回不去了呢,说实话,我挺想家的”,刘三郎说到这儿神情有些蔫蔫的。

张平安抬头看过去,表情这才重视了几分,问道:“大姐夫,你是不是觉得周大人几次三番抗命不归让你心里不安稳了?”

“兵书上说这种叫专擅边陲、迁延不至,早晚要出事的”,刘三郎很担忧。

本来踏实的心随着朝廷几次命周大人归京叙职,但周大人搪塞不归的事儿弄的七上八下。

就算他再愚钝,也知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道理。

他和平安还有六妹夫这些人就是池鱼。

“那兵书上还说‘边将鹰扬,君命有所不受’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