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小导演的升级路 > 第647章 双奖!

小导演的升级路 第647章 双奖!

作者:呼噜声比闹钟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8:25 来源:小说旗

梁家辉是戛纳史上第二个华人影帝,上一位是凭借《活着》拿下最佳男演员的葛大爷。

如果你查百度百科,会发现《活着》还同时拿了评审团大奖,但戛纳的官网记录的却只有一部俄罗斯电影,可能是有人搞混了非主竞赛单元的其他奖项。

......

陈燔目睹梁佳辉——现在应该叫国际影帝了——回到身边座位上,又看看评委席,忽然间,发现张振正冲着自己微微点头。

而之后是枝裕和刚刚抱着最佳导演奖下了台,韩国导演李沧东眯着眼,瞪着台上的凯特。

“下面,只剩下最后的大奖了,在揭晓之前,我想先向所有没能获得奖项的杰出电影人们致歉:不是你们不够优秀,而是这个舞台有限;我还要向组委会致歉,请原谅我们的任性,但正是法兰西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真正的革命往往诞生于矛盾。当陈燔导演把纽约地下室和香榭丽舍大街焊成同一面哈哈镜时,评委会突然意识到——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时,可没规定光影必须泾渭分明!”

凯特的双目似乎燃出了血红,一字一顿的念出了最后的奖项,“最佳影片——《寄生虫》!”

尽管有所铺垫,但台下依旧一片哗然。

凯特却充耳不闻的摩挲着奖杯,语气深情:“这座违反惯例的双重奖杯,既是给《寄生虫》的情书,也是给旧规则的墓志铭。它纪念那些被我们忍痛割舍的杰作,更宣誓着:当电影足够勇敢地撕裂现实,那评委会就该有勇气撕碎规则手册最后一页!”

“让我们恭喜这个来自东方的魔鬼导演吧!”

鼓掌四起,家辉哥直接给陈燔来了一个大拥抱,然后把他推离开座位,让人赶紧去拿这个可能是史上份量最重的金棕榈奖。

后者一步三回头,拖拖拉拉的上台先是道声谢谢,然后接过奖杯。

“刚才梁先生似乎过于激动,他忘了我的妻子可就在现场……”佳辉哥愣了愣,扭头对着丫丫微笑致歉。

旁人都在哄笑。

陈燔则把奖杯举到比视线略高的位置,端详起了上面金灿灿的叶子:

“真是座充满了艺术性的雕塑作品,不是吗?不过,这只能是我人生第四漂亮的奖杯,头三座是我的妻子、女儿、儿子……排名分先后,是按着我遇见他们的日子算的!”

丫丫低头找纸巾,却发现佳辉哥的眼睛已经先湿润上了……

“感谢我的团队,感谢每一位演员,谢谢,谢谢大家!”

“感谢戛纳评委们选择了一部关于‘层级’的电影——看来法国人终于理解中国人对寻找通往更高楼层的执着,楼梯通常不好找……”

“表导楼。”第三排最右侧,巩丽轻声吐出三个字。

她身边的李桉听见了,但没懂:“什么?”

“我说,中戏表导楼的电梯老坏,但楼梯藏在储物间的后边,不好找,新生都吃过苦头。”台下的巩皇和李导演小声说着话。

台上的陈燔还在继续:“我很幸运的找到了自己的楼梯——那就是电影;电影让我可以去各个楼层欣赏不同的风景,我能往上接触到哪些纸醉金迷,也能乡下触摸到哪些污水泥泞。然后,我又可以把这些景色都用电影传递给大家……我爱这份工作。

最后,梁先生,下一次,还是我导你演!”

……

戛纳电影节的颁奖礼没有安排官方晚宴的传统——事实上,整个电影节期间唯一一个以‘晚宴’为名义的,是开云集团和官方合办的“跃动她影”(women In motion)晚宴。

至于后来的那些哥哥姐姐们去的,大多的档次更是一言难尽——比如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关格格。

至于颁奖礼结束后的晚宴,更多都是私人宴请。

比如华纳就组织了一场针对US媒体的晚宴,并公布了《寄生虫》在北美的上映计划,顺带提前为金球和奥斯卡造势。

陈燔不用露面,人华纳说了,对于美国观众来说,东方导演保持神秘才是最好的商业选择——只要不直接干涉创作过程,人华纳管理层的脑子就挺灵光。

也是为啥人家的大制作经常翻车,中小成本反而容易出爆款——成本越高,人就盯的越紧,成本越低,人就愿意放权给创作者。

于是陈燔乐得清闲,早早的陪着老婆回酒店睡觉。

就睡觉,不干别的。

丫丫之前就在飞机上稍微睡了会儿,时差也没调过来,正累着。明早还得回国拍戏,且得多休息一会儿......

相比之下,国内的舆论已经疯了!

戛纳历史上,只有一部中国电影拿到过最高奖,那就是《霸王别姬》。

时隔二十五年,终于有了后来者。

反应最快的永远是娱记,一时间什么‘第六代导演集体沉默,新生代则疯狂吹捧’之类的文章漫天乱飞。

港媒酸溜溜:《金像奖崩塌,戛纳能否幸免?》

台媒反而在狂欢:《华人之光照耀欧洲》。

《新财富》:陈燔团队通过《误杀》《寄生虫》建立的“跨境制片流水线”估值已达百亿,类比漫威宇宙的工业化能力。

网络讨论度更是热爆。影评人呼噜声比闹钟响公开撰文称:“陈燔证明了类型片导演也能摘金棕榈,这是对作者电影霸权的终结——虽然陈燔本人也是一个卓越的作者电影。”

微博出现#寄生虫华裔标签#话题,部分网民指责“用华人面孔讨好西方评委”。

豆瓣小组疯狂的深扒剧本,试图找出符合国情的阶级隐喻痕迹。

知乎热议“陈燔式突围”现象,热度最高的议题之一是“当本土无法承载批判性表达,出走是才华的出路还是妥协?”

陈燔实名账号在底下评论:老子没出走!

虎扑网友:杀陈......算了,等人再多为国人赚几个荣誉再杀,如果交出老婆也可以不杀......

陈燔刚解封的账号在底下评论:谢JRS缓刑之恩,老婆是不可能交出来的,但下届女神大赛请继续支持,以及......湖人总冠军!

主流媒体永远是最后一个下场的,《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这是‘文化出海新范式’。《人民日报》则重点突出‘中国导演改写世界电影史’的叙事,央视则强调陈燔‘用国际资本讲中国故事’的智慧。

电影业内,上影集团紧急成立“跨境合作部”。

大量的影业相关的上市公司股价都是一片红,光线传媒更是连续拿到三个涨停板。

中影和电影局都表态,不排除引进的可能性;六公主直接表示电视版肯定会拿下,中国观众不用担心看不到——不是不是原版那就两说了。

华谊刻意号召大家把关注度暂时从小崔和冯、刘二人的撕逼事件(这会儿阴阳合同还没出场)上往陈燔那头挪。于是有人公开表示《寄生虫》不符合金鸡和百花的入选标准,借此成功吸引了一部火力。

就在这纷纷扰扰中,陈燔夫妻归国,并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中,他公开宣布,接下来他暂时不会接受任何采访,而是要全力以赴的筹备一件大事!

一件事关祖国未来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