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文化英雄联盟 > 第362章 文学交响曲:鲁迅时代的召唤

文化英雄联盟 第362章 文学交响曲:鲁迅时代的召唤

作者:万里虹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5:18 来源:小说旗

梁思诚听说“东大”来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小姑娘,便端着饭菜走了进来。王至诚、冯庸待萧红宛如一家人,忙着摆放饭菜。

萧红看起来饿得不轻,一袋烟的功夫,一个馒头和一碗西红柿鸡蛋汤便被她消灭得一干二净。

“庐隐,你们认识吗?”萧红放下碗筷,抬头问道,眼神中流露出对这位作家的好奇。

王至诚微笑地介绍:“庐隐,1898年生,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来自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五四时期着名的作家,与冰心、林徽因齐名,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她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之一。”

萧红补充道:“庐隐在福州写了《寄天涯一孤鸿》,《秋风秋雨》和《灵海潮汐》等短篇和散文,还出版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她的脸上洋溢着对文学的热爱。

冯庸插话问道:“你对庐隐的情感了解多少?”

接下来的故事让萧红沉浸其中:“庐隐在舅父家里认识了一位表亲林鸿俊。然而,随着大学期间五四运动的新思潮的涌入,她担心婚后的生活会因道不同而毁了她的一生,于是主动提出解除婚约。”

王至诚点头,说道:“我读过庐隐的一些作品,没想到她背后有这样的爱情故事,真是小看了这位‘婚外恋’的作家。”

萧红继续道:“而今年,30岁的庐隐则结识了比她小九岁的清华大学的学生——一位乐天派的青年诗人李唯建。”

王至诚的脸上闪过一丝不赞同:“庐隐,这可是在隐去庐山真面目啊!东北大学的学生可未必能接受这样的爱情观。”

萧红察觉到王至诚的不悦,连忙转移话题:“那冰心呢?”

王至诚想起了1919年8月《晨报》上署名“冰心”的小说--《两个家庭》,以及她在美国读书期间将旅途的见闻写成散文寄回国内发表,结集为《寄小读者》。他问道:“你是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那个冰心?”

“没错。”萧红的眼睛亮了起来,“去年,冰心获得美国波士顿威尔斯利学院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和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

王至诚补充道:“据我了解,冰心这次回国是和吴文藻结婚,婚后她将丈夫带到欧美游学,还将去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德国、苏联等地进行访问。”

萧红恳切地请求:“请张校长亲自去拦截,务必在动身前将他们请到东北大学来做文学院的教授!”

冯庸摇头说道:“前几日,我和少帅谋面,向他提到过,可是少帅说林徽因曾邀请过,没希望。”

“那就去请谢冰莹啊!而非谢婉莹,是冰心。”萧红说道,满脸坚定。

王至诚替萧红解释:“谢冰莹在谢婉莹、苏雪林、冯沅君等‘五四’时期崛起的女作家中,她是小妹妹。而在这些作家中,她被称为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兵作家。她的人生和创作道路,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一位。”

萧红赞赏道:“王先生博览群书,对年轻才女甚是了解。”

王至诚继续道:“谢冰莹原名谢鸣岗。为了进一所军事政治学校,毅然脱去心爱的红装,穿上灰色戎装,开始了陌生而紧张的军事生涯。从那天起,她正式使用‘谢冰莹’这个名字,立誓在‘兵营’里锻炼成长。怎么会来东北大学教文学呢?”

萧红将饭碗往里一推,亭亭玉立地站起来,神情坚定:“王先生,你就是她肚子里的蛔虫!她怎么想,你又怎么知道?”

冯庸拽了拽王至诚的裤子,开玩笑地说:“你是冰莹肚子里的蛔虫,喜欢人家了?”

“只能是婚外恋了。”萧红用王至诚对庐隐的评价,开着玩笑。

冯庸说道:“刚才小妹提到苏雪林和冯沅君,介绍一下吧!”

萧红坐下,面露尴尬:“冯沅君太忙了,清华大学的研究院毕业后,忙着和陆侃如谈恋爱,东北大学,她是不会来的!”

冯庸说:“那我重点谈一下苏雪林姐。”

王至诚不假思索地替她说:“苏雪林算是优秀的散文作者。她在大书法家吴稚晖创办的学院里学习文学、绘画,回国后,同从未谋面的五金商人的儿子张宝龄完婚,但没过几年便分手了。现在沪江大学还是东吴大学教书?”

“沪江大学。”萧红回应道,“一次北新书局的老板李小峰设宴,答谢在他书店里出过书的人,其中就有苏雪林和鲁迅。能请到苏雪林的,恐怕只有鲁迅先生了。”

“听说丁玲也曾拜过鲁迅先生。”王至诚的言下之意是,丁玲也可以请过来。

萧红接着讲述:“丁玲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来到了北京,结识了青年编辑胡也频。忽闻亲弟弟夭折,她痛苦地离开北京,返回湖南老家。胡也频居然借了钱追到湖南,蓬头垢面地出现在丁玲母女面前,丁玲紧闭的爱情大门终于被打开。”

“你觉得她们谁可以来东北大学?”冯庸放下手中的报纸,关心地问道。

萧红认真思索后说道:“苏雪林和丁玲虽然婚姻不幸,但她们的事业干得风生水起,不可能来东北大学。”

“凌叔华呢?”王至诚想起了凌淑华。 “她是‘高门巨族的精魂’,1900年生于文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待到妙龄,见过印度诗人泰戈尔,嫁给大才子陈西莹,与徐志摩、胡适等人成为密友。她的文学创作和绘画成就,被称为‘珞珈林山三个文学朋友’,又称‘珞珈山三杰’。”

萧红分析道:“凌叔华和谢冰心同为1900年生人,五四新文学的女作家,北京大学的同学。她们之间有着很真诚的交往。如果苏雪林请到,冰心即会到。要冰心来,还需要林徽因姐。”

冯庸看着王至诚,征求他的意见:“看来要请梁思诚兄帮忙了!”

王至诚直接拒绝:“凌淑华来与不来,不在梁思成,也不是林徽因。”

“谁?”萧红和冯庸几乎同时问道,眼中闪烁着疑惑。

“她的丈夫陈源。”王至诚进一步说明,“陈源借表舅吴稚晖之力,先是留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回国后,又在胡适的支持下,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主编其中的《闲话》专栏,与鲁迅结怨,多次爆发笔战。去年陈源与凌叔华结婚后,拥蒋**。”

冯庸皱眉道:“拥蒋**的人,我们最好不要请到东大来吧,免得给张汉卿添麻烦。”

王至诚停下手中的笔:“丁玲、庐隐、苏雪林等,大都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如果请到鲁迅,一切迎刃而解。”

是的,没有鲁迅先生为荆棘满地的青年们开路,萧红、丁玲、王映霞等青年作家就不可能冲出牢笼走进文坛。鲁迅是中国青年作家之父,他为建立我国现代文学队伍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