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医圣传 > 第294集:《患者招募与沟通》

医圣传 第294集:《患者招募与沟通》

作者:竹晴园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0:44:35 来源:小说旗

深秋的风卷着银杏叶掠过市中心医院门诊楼的玻璃幕墙,会议室里的空气却比窗外的天气更显凝重。林薇捏着笔,视线扫过白板上用红笔圈出的数字——距离临床试验预定启动日期还有28天,招募进度却只完成了37%。

“张叔那边又退组了。”年轻的研究员小陈把最新的统计表推过来,纸页边缘被他攥得发皱,“他儿子在网上查了‘生物电池’几个字,说这玩意儿像科幻电影,怕把老爷子当实验品。”

苗族医师吴阿婆用银饰手镯轻叩着桌面,脸上的皱纹拧成了川字:“在我们苗寨,阿公阿婆们看我用这针治好那么多失眠,抢着让我扎呢。咋到了城里,大家反倒怕成这样?”她指尖划过桌面上摊开的苗医古籍,泛黄纸页上的草药图谱与旁边平板电脑里的镁合金针体结构图形成了奇异的对照。

林薇叹了口气,起身推开窗户。楼下挂号处的长队像条沉默的蛇,每个排队的人脸上都刻着被病痛反复折磨的疲惫。可当他们拿着宣传单介绍“生物电池针灸针”时,听到最多的回答是:“针灸我知道,但‘生物电池’是个啥?会不会漏电?”

最棘手的案例来自三床的李姐。这位被类风湿性关节炎折磨了十年的患者,手指关节已经严重变形,却在签知情同意书的前一刻突然反悔。“我看电视上说,新疗法都有风险,万一治坏了怎么办?我还要给儿子带孙子呢。”她攥着皱巴巴的宣传单,指尖几乎要把“微电流刺激穴位”几个字戳破。

“原理讲解会开了三场,科普手册发了上千份,”工程师王磊把眼镜推到额头上,露出黑眼圈,“可老百姓不关心镁合金怎么和组织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就想知道——这针扎进去,到底安不安全?”他桌上散落着各种版本的说明书,有的用了复杂的电化学方程式,有的配着卡通插图,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吴阿婆突然拍了下大腿:“在苗寨,哪家新药方要传开,都是治好了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就抢着来了。光靠说不行,得让他们看见‘活人’。”她从随身的蓝布包里掏出个手机,屏幕上跳出个短视频——画面里是苗寨的吊脚楼,满脸褶子的潘大爷对着镜头比划:“以前我整夜睡不着,现在能睡到大天亮,你看这精神头儿!”视频下方,点赞数已经破了万。

林薇的眼睛亮了:“阿婆,您能不能联系上这些在苗寨受益的患者?我们办个面对面的交流会怎么样?”

三天后,医院多功能厅被临时改成了交流会现场。潘大爷穿着苗族传统服饰,手里攥着个竹制烟杆,站在投影幕布前还有些紧张。屏幕上正播放着他治疗前后的对比照片——左边是他顶着黑眼圈、眉头紧锁的样子,右边则是他在苗寨田埂上扛着锄头的笑脸。

“这针啊,扎进去像蚂蚁咬一口,”潘大爷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比划着,“吴医师给我配了‘睡药’,闻着有股草香。头三天我也怕,怕这‘电池针’把我电着,”他咧开嘴笑,露出缺了半颗的门牙,“你看我现在,能下地干活,还能跟孙子掰手腕呢!”

台下的李姐突然举起手:“大爷,您扎针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心慌?我心脏不太好。”

“心慌?没有没有,”潘大爷回头看向坐在旁边的吴阿婆,“吴医师说这针的电啊,比蚊子翅膀扇动的力气还小,是帮穴位‘醒醒神’的。”吴阿婆立刻接话:“我们在苗寨给七十多个患者用了半年,最大的八十岁,最小的十六岁,没一个人出现过严重副作用。就刚开始有个小伙子皮肤敏感,针孔红了两天,涂了点苗药就好了。”

王磊适时地展示了一组数据图表:“大家看,这是我们在苗寨记录的不良反应率,只有2.3%,而且都是轻微的局部反应。我们现在用的针体,镁合金成分已经调整过三次,生物相容性比最初提高了40%。”他特意把“生物相容性”换成了“和身体的友好度”。

交流会结束时,李姐第一个走到登记台前。她小心翼翼地摸着展示柜里的针灸针模型,对林薇说:“刚才潘大爷说他疼了二十年的腰都好了,我这关节疼了十年……要是真有用,我想试试。”她的手指划过针体上细密的微孔,那是王磊团队为了促进组织液流通特意设计的结构。

接下来的两周,招募进度表上的红线开始陡峭上升。团队成员们分成几个小组,有的守在交流会现场答疑,有的跟着吴阿婆去社区做义诊,还有的专门整理苗寨患者的治疗日记,做成图文并茂的手册。王磊甚至开发了个小程序,患者扫码就能看到3d动画演示的“针体如何在体内工作”。

某个傍晚,林薇在办公室整理新收的知情同意书,发现多了张特殊的纸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写着:“给那个会说苗话的姑娘(指吴阿婆):我儿子说这针像‘魔法’,但我信你,因为你让我想起我妈以前给我敷的草药。”纸条旁边,是一个患有神经衰弱的退休教师的签名。

窗外的银杏叶又落了一层,会议室里的白板已经被绿色的完成线覆盖。小陈数完最后一份同意书,兴奋地喊了声:“够了!超过预定人数20%!”吴阿婆笑着往每个人的杯子里续上苗寨带来的糯米茶,茶香混着她银饰的轻响,在深秋的傍晚里漾开。

林薇拿起那份退休教师的纸条,突然明白,让患者放下疑虑的,从来不止是严谨的科学数据。当冰冷的合金针体遇见温热的信任,当苗寨的草药香混着医院的消毒水味,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科学与人心的桥梁,正在悄然搭建。而桥的另一端,是无数被病痛困住的人,对新生的渴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