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95章 物理国赛(理论)!复杂模型的精准分析!

“铃铃铃——!”

伴随着一阵急促而略带尖锐的电铃声,刚刚结束了数学国赛“地狱级”鏖战的考生们,甚至来不及喘上一口匀乎气,便被无情地投入了下一场更为严峻的考验——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理论部分)的考场。

如果说上午的数学竞赛是脑细胞的马拉松,那么下午的物理理论考试,简直就是一场针对神经元和肝功能的双重极限挑战!

“同学们,请将与考试无关的物品放到指定位置。考试时间三个小时,现在开始分发试卷。”

冰冷而没有丝毫感情的播报声在偌大的阶梯教室内回荡,如同给本就紧张的氛围又浇上了一盆冰水。

当厚厚一沓,至少有七八页A3纸张的物理试卷发到每个人手中时,整个考场内,此起彼伏地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以及笔掉落在桌面上的“啪嗒”声。

“我的老天鹅啊!这……这是物理竞赛?确定不是哪个物理研究所的博士开题报告草稿泄露出来了?”一个戴着厚厚啤酒瓶底眼镜,来自魔都的尖子生,在看到试卷第一题的瞬间,脸色就“唰”地一下变得惨白,额头上瞬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那第一题,赫然是一道关于“非理想约束下多体系统在非惯性系中运动的拉格朗日方程修正与混沌边缘态分析”的题目!单单是题目描述就占据了小半页纸,配图更是复杂到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希腊字母和积分符号如同天女散花般洒落在纸面上,仿佛在嘲笑着每一个试图理解它们的凡人。

“咕咚。”坐在秦风不远处的一个男生,喉结艰难地上下滚动了一下,手中的自动铅笔因为握得太紧,笔芯“咔嚓”一声断了。他颤抖着手,试图更换笔芯,却接连弄断了好几根,最终颓然地将笔拍在桌上,双手捂住了脸,肩膀微微抽动,显然心态已经接近崩溃。

“这……这题目是人做的吗?出题老师是魔鬼吧!绝对是魔鬼!”

“完了,完了,我感觉我这十几年的物理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妈妈,我想回家……”

各种绝望的低语和压抑的啜泣声在考场各个角落悄然蔓延。即便是那些在省赛中叱咤风云,被誉为“物理天才”的佼佼者,此刻也大多面如土色,眉头紧锁得能夹死一只苍蝇。

监考老师们面无表情地巡视着,但眼神中也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同情?或许还有一丝幸灾乐祸。毕竟,能见证这么多天之骄子集体“破防”的场面,也是不多见的。

在这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秦风的表现却显得格格不入。

他拿到试卷后,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于从第一题开始攻克,而是不慌不忙地将整份试卷从头到尾快速浏览了一遍。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迅速捕捉着每一道题目的核心考点和大致的难度分布。

“嗯,有点意思。”秦风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这些题目,确实难!

其难度,不仅体现在计算量上,更体现在对物理模型抽象能力、多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以及物理直觉的考验上。很多题目,常规的解题方法可能需要写满好几页草稿纸,而且极易在某个中间步骤出错,导致前功尽弃。

但对于拥有【学神黑科技系统】的秦风而言,这些所谓的“骨灰级”难题,更像是一道道开胃小菜,或者说,是系统给他送来的又一批“经验包”。

他拿起笔,并没有丝毫的凝滞,直接从第一题开始落笔。

“刷刷刷——”

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书写声,在寂静得几乎能听到心跳的考场中,显得格外清晰。

坐在秦风斜后方的是来自江南省的物理天才,号称“小法拉第”的周凯。他此刻正对着第一题那如同乱麻般的模型图抓耳挠腮,感觉自己的大脑已经变成了一团浆糊。突然听到秦风那边传来的书写声,他下意识地抬起头,偷偷瞥了一眼。

只见秦风的笔尖在纸上行云流水般地跳动着,一行行简洁而优美的公式如同被赋予了生命一般,井然有序地排列出来。他甚至没有在草稿纸上进行过多的演算,许多复杂的中间步骤仿佛在他脑海中已经瞬间完成。

“卧槽?!”周凯差点惊呼出声,连忙捂住嘴巴,眼睛瞪得溜圆。

这……这就开始写了?而且看他那气定神闲的样子,不像是装的啊!难道这题目在他看来,就跟“1 1”一样简单?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可是连我们省队教练看了都要皱眉头的题目!

周凯使劲摇了摇头,试图将秦风那非人的身影从脑海中甩出去,强迫自己重新聚焦在题目上。但无论他如何努力,秦风那从容不迫的“刷刷”声,就像魔音灌耳一般,不断扰乱着他的心神。

“这小子……还是人吗?”周凯心中哀嚎。

而此刻,考场前排,几位负责巡视和答疑(尽管基本没人敢问)的物理竞赛组委会的教授们,也注意到了秦风的异常。

“老李,你看那个学生,就是上午数学竞赛提前交卷的那个秦风。”一位戴着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王教授,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身旁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教授。

被称作老李的李振华教授,是国内物理学界泰斗级的人物,也是这次物理国赛出题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他闻言,将目光投向了秦风。

起初,他只是随意一瞥,毕竟在他看来,能在这种难度的物理竞赛中保持冷静的学生虽然不多,但也并非没有。

然而,当他的目光在秦风的答题纸上停留了几秒钟后,他那古井无波的眼神中,第一次出现了一丝波动。

“咦?”李教授发出一声轻微的惊疑。

他看到,秦风在处理第一题那个复杂的“非理想约束下多体系统”时,并没有采用常规的、繁琐的坐标变换和约束力分析方法,而是引入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广义坐标,并结合了虚功原理的一个不常用的推论,直接将问题的维度降低了好几个层次!

这种解法……李教授敢肯定,即使是他们出题组内部的年轻教授,也未必能在第一时间想到!这需要对分析力学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能力。

“这……这思路……”王教授也凑过来看了一眼,顿时倒吸一口凉气,“他这是直接从更高维度的视角来降维打击啊!这种对拉格朗日体系的理解,怕是已经摸到研究生课程的门槛了!”

李教授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的光芒越来越亮。他示意王教授不要出声,然后悄悄地绕到了一个能更清晰观察秦风答题过程的位置。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考场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不少学生已经开始用笔杆戳太阳穴,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一副“人生无望”的表情。有些心理素质稍差的,甚至已经开始小声抽泣,引得监考老师不得不上前低声安抚。

“太难了……呜呜呜……我感觉我就是个物理白痴……”一个女生终于忍不住,趴在桌上哭了出来。

“同学,冷静一点,尽力就好,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一位年轻的女监考老师柔声安慰道。

然而,这种安慰在绝对的难度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风的答题区域,却是一片“岁月静好”。

他时而眉头微蹙,似乎在思考某个关键节点;时而又展颜一笑,仿佛攻克了一个有趣的谜题。手中的笔几乎没有停顿,草稿纸也只是偶尔用来进行一些关键数据的验算,大部分的推导过程,都在他那颗堪比超级计算机的大脑中完成了。

第二题,一道关于“等离子体在非均匀磁场中的漂移运动与磁镜效应”的题目。这道题不仅涉及到复杂的电磁场理论,还掺杂了流体力学和统计物理的知识,计算量之大,足以让任何一个普通学霸望而却步。

然而,秦风只是花了不到十分钟,便列出了一系列简洁明了的方程,并通过一个巧妙的近似处理,迅速得到了问题的核心解。

“嘶!”李振华教授的瞳孔骤然一缩。

那个近似处理……太精妙了!它恰好抓住了问题的主要矛盾,忽略了次要因素,使得原本复杂无比的微分方程组,变成了一个可以解析求解的简单形式!这种对物理问题本质的洞察力,简直骇人听闻!

“老李,你看他那个磁矩不变量的引入……简直是神来之笔!”王教授在一旁压低声音,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兴奋,“这个知识点虽然在竞赛大纲边缘,但很少有人能理解得这么透彻,并且运用得如此恰到好处!”

李教授微微点头,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秦风的试卷。他感觉自己仿佛在欣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每一个公式,每一个符号,都充满了逻辑的美感和智慧的光辉。

“这孩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妖孽?”李教授心中暗道。他从事物理教育和研究大半辈子,见过无数天才,但像秦风这样,在如此年纪便展现出如此深厚物理素养和恐怖解题能力的,简直是闻所未闻!

接下来的题目,一道又一道,如同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关卡,试图阻挡考生前进的脚步。

有考察“量子阱中电子输运特性与朗道能级”的,有分析“超导材料迈斯纳效应与磁通量子化”的,甚至还有一道题目,背景是“宇宙早期暴胀模型中的标量场扰动”。

这些题目,每一道单独拿出来,都足以在顶尖物理期刊上引发一番讨论。而现在,它们却集中出现在了一张给高中生的竞赛试卷上!

出题组的教授们,在设计这份试卷的时候,就没指望有谁能把它全部做完,甚至能做对一半,就已经算是顶尖天才中的顶尖了!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在极限压力下,筛选出那些真正对物理学有天赋、有热情、有潜力的苗子。

然而,秦风的表现,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他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超级解题机器,面对任何复杂的模型和计算,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优的突破口,然后用最简洁、最高效的方法,将问题完美解决。

他的额头上,连一滴汗都没有。

他的表情,始终平静淡然,仿佛正在做的不是一场决定命运的国赛,而是一次轻松愉快的课后练习。

“这……这不物理啊!”一个年轻的监考老师,本身也是名牌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此刻看着秦风的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大致判断出秦风解题方向的正确性),忍不住在心中发出了土拨鼠般的尖叫。

想当年,他参加物理国赛的时候,能把一道大题完整做出来就谢天谢地了,磕磕绊绊,满头大汗,最后也只是勉强拿了个银牌。

可眼前这个秦风……他简直是在降维打击!

不,这已经不是降维打击了,这根本就是在另一个次元比赛!

时间悄悄流逝,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一个小时。

考场内,大部分学生已经处于半放弃状态,有些人开始检查前面做过的题目,更多的人则是在发呆,或者干脆提前“思考人生”。

而秦风,已经写到了试卷的最后一页。

最后一页,只有一道题目。

但这道题目,却与前面所有题目都不同。它没有给出具体的物理情景,也没有明确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它更像是一道开放性的论述题,或者说,是一个小型的研究课题。

题目是这样的:

“论述在现有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框架下,解释中微子质量起源的可能途径及其面临的挑战,并尝试提出一种具有潜在可行性的新思路(或对现有理论的创新性改进),简述其核心思想和实验验证的初步构想。”

看到这道题目,即使是秦风,也微微挑了挑眉。

“哦?终于来了点有挑战性的了。”他心中暗道,一丝兴奋感油然而生。

前面的题目虽然难,但终究是在现有理论框架下的求解。而这道题,却隐隐触及了物理学前沿的未知领域,需要的是创造性的思维和大胆的构想。

这,正是他最擅长的!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直密切关注着秦风的李振华教授和王教授等人,也看到了秦风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他到最后一道题了?”王教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看样子是的。”李振华教授深吸一口气,眼神中充满了期待,“这道开放性论述题,是我们特意加进去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这一届学生中,有没有能在知识掌握之外,展现出科研潜力和创新思维的……真正的‘好苗子’。”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是学生的知识广度、思维深度,以及最重要的——科学的想象力!”

“我倒要看看,这个秦风,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此刻,考场内的其他学生,大部分连这道题的题目都没看懂,更别提解答了。

“中微子质量?标准模型?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新思路?我连旧思路都不知道啊!”

“放弃了,这题送给神仙去做吧……”

一片哀鸿遍野中,秦风的笔尖,再次在纸上舞动起来。

这一次,他的速度没有之前那么快,但每一笔下去,都显得更加沉稳和笃定。

他的大脑在高速运转,无数关于粒子物理、量子场论、宇宙学的知识碎片在碰撞、融合、裂变……

【学神黑科技系统】的辅助功能悄然开启,庞大的知识库如同星海般在他意识中展现,各种前沿理论和实验数据如同触手可及。

他并没有直接照搬系统中的“未来科技”,而是在现有理论的基础上,巧妙地结合了一些超前的思想萌芽,试图构建一个逻辑自洽且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理论模型。

他的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

草稿纸上,开始出现一些更加抽象的符号和示意图,甚至还有一些他自己独创的标记。

监考的教授们屏住了呼吸,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扰到秦风的思考。

他们隐隐感觉到,一个可能震惊物理学界的想法,或许正在这个年轻人的笔下,悄然孕育……

而秦风的脸上,则洋溢着一种纯粹的、探索未知的快乐。

物理国赛的理论考试,对他而言,不仅仅是一场竞赛,更像是一场与智慧的共舞,一场思想的盛宴!

他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