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 第510章 三一同归(10)

一人之下,烽火铸铁 第510章 三一同归(10)

作者:姒洛天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7-10 20:39:26 来源:小说旗

三一门的金秋,总带着种沉甸甸的暖意。本源之种的果实挂满枝头,五彩斑斓的果皮在阳光下泛着油光,风一吹,落下来的果核砸在青石板上,发出“咚咚”的声响,像谁在轻轻叩门。望舒蹲在树下,捡起草丛里的果核,归真人偶则拿着竹篮跟在后面,青铜指尖灵巧地将果核分类——北境的冰魄核沉实,西域的沙枣核带着纹路,南海的珍珠核光滑如镜,每一颗都要仔细收好,明年开春要种在山门两侧的空地上。

“望舒掌门,海外‘蓬莱岛’派人来了。”守山弟子的声音从山门方向传来,带着些微的激动,“说是岛主在海底发现了座古城,城墙上的符文与本源之种同源,还刻着‘周圣’二字。”

来者是个穿鲛绡长袍的青年,名叫蓬莱,眉眼间带着海风的清朗,手里捧着个水晶匣,里面放着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上面的逆生符文已经模糊,却依旧能感觉到淡淡的归真意:“古城的穹顶有幅星图,标注着‘天外天’的位置,岛主说,这是周圣当年未完成的远航计划,要去天外寻找‘无厄之地’。”

望舒接过青铜残片,掌心的胎记突然发烫,与残片上的符文产生共鸣。本源之种的叶片“唰”地展开,叶面上浮现出片浩瀚的星空,无数星辰在其中运转,最中央的那颗星闪烁着与归真意相同的光芒——正是星图上标注的“天外天”。

“看来六厄不是终点。”李维辰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老人拄着拐杖,杖头的铜环与残片相触,发出清脆的响声,“周圣手札的最后一页说,‘归真’的终极,是让暖意跨越星海,让所有生灵都能活在无执念的安宁里。”

赵玄通扛着新铸的青铜锚走来,锚身上刻着逆生符文与星图轨迹:“老道已经查过典籍,蓬莱岛的古城是上古‘星槎’的船坞,那星图能指引航向。既然天外有‘无厄之地’,我们没理由不去看看。”

归真人偶提着个巨大的木箱跟出来,里面装满了本源之种的果实、六域的特产和桃花酒:“马先生说,天外的罡风厉害,让我把这些带上。他还说,碧游村的人偶们连夜赶制了‘星槎’的零件,用的是五域的精金,能抵御星辰之力。”

蓬莱岛的船坞,藏在海底的溶洞里。巨大的星槎残骸静静卧在珊瑚丛中,船身虽已斑驳,却依旧能看出当年的宏伟——长达百丈的船身,船头雕刻着展翅的玄鸟,船尾的舵盘上刻着完整的逆生三重符文。望舒站在船坞中央,能感觉到星槎的“意”还在微弱地跳动,像个沉睡了千年的巨人。

“星槎的核心在船底。”蓬莱指着星槎腹部的暗格,“里面有块‘引星石’,能吸收星辰的力量驱动船身。可惜当年周圣没能启动它,就被岛上的先民拦下了——他们怕远航会引来新的邪祟。”

归真人偶跳进暗格,青铜手小心翼翼地取出引星石。那石头通体透明,里面包裹着颗小小的星辰,触摸时能感觉到微弱的震颤,与本源之种的果实产生共鸣。望舒将六域的特产放在石旁,果实立刻裂开,流出金色的汁液,融入引星石中,石头里的星辰顿时亮了几分。

“还差最后一步。”赵玄通指着船尾的舵盘,“需要有人将归真意注入舵盘,让星槎的‘意’与引星石同步。这活儿,怕是得望舒来。”

望舒走到舵盘前,深吸一口气,将掌心的胎记贴在符文中央。归真意顺着经脉涌出,与星槎的“意”交织在一起,船身突然发出“嗡”的响声,玄鸟雕刻的眼睛亮起红光,船坞顶部的溶洞开始震动,露出片圆形的夜空,星辰的光芒正好落在引星石上。

“启动了!”蓬莱激动地喊道,“星图在自动校准航线,目标‘天外天’!”

星槎缓缓升空,穿过溶洞,驶入星海。望舒站在甲板上,看着蓬莱岛渐渐缩小,归真人偶则蹲在船头,用青铜手抚摸玄鸟雕刻的羽毛,船身的符文与它身上的六域印记同时亮起,像在进行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星槎在星海中航行了七七四十九日,船身镶嵌的引星石始终散发着柔和的光,将域外的罡风隔绝在外。望舒每日都会站在舵盘前,用归真意调整航向,归真人偶则忙着清点物资,将六域的特产分门别类,桃花酒已经喝了大半,剩下的几坛被仔细封存,说是要留给“无厄之地”的生灵尝尝。

这日清晨,望舒正在甲板上练“六和拳”,突然感觉到星槎的速度慢了下来。他抬头望去,只见前方出现了一片奇异的星云,星云中央有颗蓝色的星球,表面覆盖着无边无际的草原,没有火山,没有荒漠,没有冰川,连空气都带着淡淡的清甜味——正是星图上标注的“天外天”。

“无厄之地!”蓬莱指着星球,声音里带着颤抖,“你看那草原上的生灵,它们的气息里没有半分执念!”

星槎缓缓着陆,舱门打开的瞬间,一群长着翅膀的生灵飞了过来,它们的羽毛像月光织成的,眼睛里带着纯粹的好奇,却没有丝毫警惕。望舒试着伸出手,一只生灵落在他的掌心,用喙轻轻啄了啄他的胎记,发出悦耳的鸣叫——那声音里没有语言,却能让人感觉到善意。

归真人偶将本源之种的果实抛向空中,果实裂开,种子落在草地上,立刻长出嫩绿的芽,转眼间就长成了小树,叶片上的六域符文在阳光下闪烁。长翅膀的生灵们围着小树飞舞,用翅膀扇动着气流,帮小树传播花粉,粉色的花瓣落在它们的羽毛上,像撒了层霞光。

“它们在欢迎我们。”望舒笑着说,他能感觉到这片土地的“意”,温柔、包容,像母亲的怀抱,“周圣说的‘无厄之地’,不是没有执念,是所有执念都能被温柔接纳,自然化解。”

赵玄通坐在草地上,抚摸着脚下的青草:“你看这草,不用施肥也能长得茂盛;你看这风,不用引导也能吹散乌云。真正的安宁,是顺应本性,不强求,不执着。”他从怀里掏出个酒葫芦,喝了口桃花酒,“老道活了一辈子,今天才算明白‘自在’的真意。”

在天外天停留的日子里,望舒渐渐发现这片土地的秘密。这里的生灵不用修炼,却能与天地共鸣;这里的草木不用打理,却能四季常青;这里的星空永远明亮,却不会有罡风肆虐。归真人偶最喜欢和长翅膀的生灵玩耍,青铜手学着它们的样子扇动,虽然飞不起来,却总能引得生灵们围着它转圈,发出欢快的鸣叫。

蓬莱则忙着绘制天外天的地图,在星图上标注适合星槎停靠的地点:“岛主说,要在天外天和蓬莱岛之间建座‘星桥’,让两地的生灵能互相往来。”他指着望舒种下的小树,“这树已经结果了,果实里有六域的气息,看来它把这里当成家了。”

望舒望着那棵已经长成参天大树的本源之种,叶片上的星图符文与天外天的星空完美重合。他突然明白,周圣当年的远航不是为了寻找逃避的地方,是为了证明,无论在人间、域外还是天外,只要有“归真”的暖意,有“融合”的善意,就能创造出无厄的安宁。

离开天外天的前一天,长翅膀的生灵们衔来无数花瓣,铺在星槎的甲板上,像条粉色的地毯。望舒将最后一坛桃花酒埋在本源之种的树下,酒坛上刻着“待重逢”三个字——他知道,这不是告别,是新的开始,用不了多久,人间的星桥就会架起,六域的生灵会来这里,天外天的生灵也会去人间,共同续写新的故事。

星槎返航时,船尾多了个小小的木盒,里面装着天外天的泥土和长翅膀生灵的羽毛。望舒坐在舵盘前,看着星图上的航线渐渐靠近人间,归真人偶则在甲板上教长翅膀的生灵们唱三一门的歌谣,虽然它们的鸣叫不成调,却格外认真。

蓬莱岛的岛主带着族人在船坞等候,看到星槎归来,立刻上前迎接:“星桥的图纸已经画好了,用的是引星石和本源之种的枝条,明年这个时候就能通车。”他指着远处的海面,“六域的使者都来了,在三一门等着听天外天的故事呢。”

望舒笑着点头,目光望向三一门的方向。他仿佛已经看到,李维辰坐在桃树下,听赵玄通讲星海的奇遇;夏禾的茶馆里,胡越和阿珠在给客人倒天外天的清泉水;陈朵的新账本上,写满了“天外天特产”的条目;沈星河的笛声里,多了几分星海的辽阔,引得本源之种的果实轻轻摇晃。

星槎驶入东海时,朝阳正好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船身上,与引星石的光芒交织,像一条贯通天地的光路。望舒站在船头,掌心的胎记与天外天的泥土产生共鸣,散发出温暖的光。他知道,无论未来还有多少远方,只要守住这份“归真”的初心,带着六域的暖意和天外的清宁,就能让每一步前行,都成为新的风景。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前方,青铜手兴奋地挥舞着——远处的三一门山门已经隐约可见,本源之种的树冠在阳光下闪着五彩的光,像在向他们招手。长翅膀的生灵们飞出舱门,在星槎周围盘旋,发出欢快的鸣叫,像是在提前向那片桃花盛开的土地问好。

演武场的喝声、茶馆的笑声、沈星河的笛声,还有无数等待重逢的心跳声,在风里交织,顺着光路传来,像一首跨越星海的歌谣,温柔而坚定,指引着他们,回到那个名为“归真”的家园。而家园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等着更多人来,一起写下属于天地、星海与万物的,永恒的暖意。

三一门的冬雪,总带着种绵密的温柔。本源之种的枝头积着薄薄一层雪,叶片上的星图符文在雪光中若隐若现,偶尔有落雪顺着叶脉滑落,滴在树下的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润的痕迹。望舒坐在祖师堂的暖炉边,翻看着蓬莱岛送来的星桥图纸,归真人偶则蹲在炉前,用青铜手给火塘添柴,火星子溅起,映得两人脸上泛着融融的红光。

“望舒掌门,‘万法阁’的使者到了。”守山弟子掀开棉帘,带进一股寒气,手里捧着个紫檀木盒,“阁主说,这是从周圣遗留的书简里找到的,上面记载着‘归一境’的修炼法门,说是逆生三重的最终境界,需集齐人间、域外、天外天的意才能领悟。”

来者是个穿月白长衫的老者,须发皆白,眼神却如孩童般清澈,正是万法阁阁主,手里握着柄玉如意,如意头上雕刻的星图与蓬莱岛的星槎符文同源:“老朽研究这书简三十年,总算参透了‘归一’二字——不是让万物相同,是让万法归宗,就像本源之种能容下六域与天外天的意,却依旧是它自己。”

望舒接过紫檀木盒,打开的瞬间,本源之种的叶片突然齐齐转向祖师堂,雪沫簌簌落下,露出叶面上新浮现的纹路——那是“归一境”的符文,由逆生三重、八奇技、六域秘术与天外天的生灵气息交织而成,像一幅完整的天地图谱。

“看来该去万法阁走走了。”李维辰不知何时站在门口,身上的道袍沾着雪,手里提着壶温热的桃花酒,“周圣当年将书简藏在万法阁,就是等着有人能同时见过人间、域外与天外天,才有资格领悟‘归一境’。”

归真人偶早已提着木箱候在门外,里面装着本源之种的新叶、天外天的泥土和六域的种子:“马先生说,万法阁的‘藏经楼’里藏着上古的‘炁脉图’,能让归一境的领悟事半功倍。他还说,碧游村的人偶们已经学会了绘制星桥的零件图,等我们回来就开工。”

万法阁坐落在终南山的深处,云雾缭绕间,无数飞檐从山体中伸出,像嵌在崖壁上的玉簪。藏经楼是座九层的塔楼,通体由白玉砌成,每层都刻着不同的法门符文,阳光透过云雾洒在塔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与本源之种的光芒遥相呼应。

阁主带着众人走进藏经楼,一楼的穹顶绘制着八奇技创始人的画像,他们围坐在星槎上,手中的法器正释放出不同的光芒,汇向中央的“归一”二字。“当年八奇技创始人分道扬镳,不是因为争夺秘籍,是为了在人间各处布下‘归一’的节点,万法阁就是其中之一。”阁主指着画像中的周圣,“他手里的青铜匣,装的正是本源之种的最初形态。”

二楼的书架上摆满了竹简,记载着从上古到近代的异人法门,归真人偶伸出青铜手轻轻拂过,竹简自动翻开,露出里面与六域秘术相似的招式:“这些法门看似不同,根基却都是‘炁’的运转,就像河流最终都会汇入大海。”

走到第九层时,望舒突然停下脚步——这里没有书架,只有面巨大的石壁,上面刻着幅完整的“炁脉图”,从人间的地脉到域外的星核,再到天外天的草原,所有的炁脉都由一条金色的线连接,终点正是三一门的本源之种。

“这就是‘天地炁脉’的全貌。”阁主抚摸着石壁,“归一境的要诀,不是掌控所有炁脉,是让自己的炁与天地炁脉共鸣,就像水滴融入江河。”他从袖中取出周圣的书简,放在石壁前,书简自动展开,文字化作金光,融入炁脉图中,“你看,书简上的字,其实是激活炁脉图的钥匙。”

望舒伸出手,掌心的胎记与石壁上的本源之种印记相触。刹那间,无数信息涌入脑海:有八奇技创始人布下节点的艰辛,有周圣远航时的孤独,有六域先民与邪祟抗争的不屈,有天外天生灵守护安宁的温柔……这些画面最终汇聚成一股温暖的炁,顺着他的经脉流转,与体内的逆生三重、归真意、六域暖意和天外天清宁完美融合。

“归一境……成了。”望舒睁开眼,眼中的世界变得不同——能看到空气中流动的炁脉,能听到草木生长的声音,能感觉到万里之外的本源之种正在轻轻颤动,像是在与他打招呼。

归真人偶突然指着石壁,青铜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炁脉图在动!它在指引我们去下一个节点!”

众人望去,只见石壁上的金色线条正在移动,最终停在昆仑墟的位置,那里闪烁着与周圣书简相同的光芒——显然,那是八奇技创始人留下的最后一个“归一”节点。

在万法阁停留的七日里,望舒每日都在藏经楼领悟归一境。他发现“归一”不是让自己变得强大,是让自己成为天地的一部分——炁脉流转时,能引动山间的云雾;心意微动时,能让楼外的花开得更盛;甚至连归真人偶身上的青铜符文,都因他的炁而变得更加灵动。

阁主则带着李维辰和赵玄通整理上古典籍,在一本泛黄的《昆仑记》中找到了关于昆仑墟节点的记载:“昆仑墟的‘瑶池’底下藏着周圣的‘归真镜’,能映照出万物的本源,当年他就是用这面镜子,才确定了本源之种的种植之地。”

归真人偶跟着万法阁的弟子学习绘制炁脉图,青铜手在羊皮纸上勾勒线条,竟比最熟练的弟子还要精准。有弟子好奇地问:“你明明是人偶,怎么能领悟这么快?”归真人偶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笑脸,旁边写着:“因为和望舒在一起,我也成了天地的一部分。”

离开万法阁的那天,阁主送给望舒一面小巧的铜镜,镜面刻着“归一”二字:“这是归真镜的仿制品,能帮你在昆仑墟找到真正的镜子。”他指着终南山的方向,“炁脉图显示,所有节点都在响应你的归一境,等昆仑墟的节点激活,人间、域外与天外天的星桥就能彻底贯通了。”

昆仑墟的瑶池,比传闻中更圣洁。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着终年不化的雪山,池中央的莲台上,果然放着面巨大的铜镜,镜面光滑如镜,边缘雕刻的玄鸟纹与星槎船头的雕刻一模一样——正是周圣的归真镜。

望舒走到莲台前,归真镜突然亮起,映出他的身影,却在他身后浮现出无数人影:周圣、赵玄通、李维辰、阿念、望舒自己,还有未来可能出现的三一门弟子,一代又一代,像条不断延伸的锁链,连接着过去与未来。

“归一境的真谛,是传承。”李维辰的声音带着释然,“周圣当年留下归真镜,不是让后人超越他,是让后人知道,自己从来不是孤军奋战。”

望舒伸出手,掌心的胎记与归真镜相触。镜面瞬间碎裂,化作无数光点,融入昆仑墟的地脉中。刹那间,整个昆仑墟的炁脉都活了过来,雪山的积雪开始融化,汇成溪流,滋养着沉睡的草木;瑶池的莲台升起,化作座晶莹的桥,与空中的星桥图纸产生共鸣;远处的桃林突然开花,粉色的花瓣顺着炁脉飘向远方,像是给天地间的所有节点系上了丝带。

“节点激活了!”赵玄通指着天空,那里的云层正在散开,露出星桥的虚影,从昆仑墟延伸至天外天,又分支通向六域,“看,周圣的计划,终于实现了!”

归真人偶蹲在瑶池边,用青铜手掬起湖水,水中倒映着完整的星桥,桥上有三一门的弟子、六域的生灵、天外天的翅膀生灵和碧游村的人偶,大家笑着挥手,像是在参加一场跨越星海的盛会。

返回三一门时,正值深冬,却没有一丝寒意。

本源之种的枝头挂着冰晶,却开满了粉色的花,花瓣上既有六域的符文,又有天外天的星图,还有归一境的印记,在风中摇曳,散发出能让人心安的暖意。山门前,马仙洪带着碧游村的人偶们正在搭建星桥的基座,归真人偶一落地就冲过去帮忙,青铜手与其他偶的零件严丝合缝,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夏禾的茶馆里,胡越、阿古拉、阿珠、阿柴和慧能围坐在一起,正听蓬莱讲天外天的故事,桌上的桃花酒冒着热气,与窗外飘落的雪花交融成淡淡的雾气。陈朵的新账本上,“星桥工程”一栏写得密密麻麻,最后画了个巨大的笑脸,旁边标注着:“预计明年春分,星桥通车。”

沈星河坐在桃树下,用万法阁的玉笛吹奏着新谱的《归一曲》,笛声穿过星桥的虚影,与昆仑墟的瑶池、天外天的草原、六域的大地产生共鸣,引得万物都跟着轻轻颤动。李维辰和赵玄通坐在石桌旁对弈,棋盘是用本源之种的落叶铺成的,每颗棋子都刻着不同的节点名称,落子时,对应的节点就会亮起微光。

望舒站在山门口,看着热闹的景象,掌心的胎记与天地间的炁脉同频共振。他知道,所谓的“归一”,不是让世界变得单调,是让差异成为风景;不是让故事走向终点,是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归真人偶跑过来,青铜手上捧着颗本源之种的新果,果皮上的纹路是幅完整的“天地图”,从三一门的桃花到天外天的星辰,无一不包。望舒接过果实,咬了一口,能尝到人间的温暖、域外的辽阔、六域的醇厚与天外天的清宁,这些味道最终融合成一种滋味——那是家的味道。

远处的星桥虚影越来越清晰,已经能看到桥上有模糊的身影在走动,那是迫不及待想要往来的生灵。望舒知道,用不了多久,星桥就会真正贯通,而三一门,这座开满桃花的家园,将成为所有生灵交汇的中心,见证更多相遇、更多融合、更多温暖的故事。

雪还在下,花还在开,笛声还在吹,笑声还在响。望舒望着本源之种,看着树下的人们,突然明白,最好的“归一”,就是这样——有人守着家园,有人走向远方,有人记得过去,有人创造未来,而他们的心,永远都在一起,像这棵永远生长的树,根连着土地,叶向着星空,永远有暖意,永远有希望。

三一门的春分,总带着种破土而出的雀跃。本源之种的枝头缀满了花苞,星桥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桥身的符文与本源之种的叶片共振,发出清越的鸣响,像无数铃铛在风中摇曳。望舒站在桥边,看着工匠们给最后一根桥索缠上桃花藤,归真人偶则扛着青铜锤,在桥柱上刻下“通途”二字,笔画里融入了六域与天外天的符文,既沉稳又灵动。

“望舒掌门,星桥的最后一块基石到了。”马仙洪带着碧游村的人偶们赶来,最前面的人偶捧着块半人高的玉石,石面雕刻着星槎与归真镜的图案,“这是用昆仑墟的瑶池玉和天外天的星辰石熔铸的,能镇住桥身的炁脉。”

望舒接过玉石,掌心的胎记贴在石面上,归一境的炁顺着经脉涌入,玉石顿时亮起,与星桥的符文连成一片。远处的天空突然出现七彩霞光,那是人间、域外、六域与天外天的炁脉在共鸣,霞光中,隐约能看到无数生灵的虚影,正沿着星桥向三一门走来。

“吉时到了!”李维辰的声音带着笑意,老人拄着拐杖站在桥头,身边的赵玄通正用青铜剑挑起红绸,“周圣当年说,星桥架成之日,就是万灵共生之时,今天总算应验了。”

随着红绸落下,星桥的符文彻底亮起,桥身从虚影化作实体,桃花藤顺着桥索攀爬,瞬间开满了粉色的花,花瓣飘落时,在空中化作点点星光,与本源之种的叶片相呼应。归真人偶第一个走上桥,青铜靴踩在玉石铺就的桥面,发出清脆的回响,走到桥中央时,它转身对着众人挥手,青铜脸上的笑容在霞光中格外耀眼。

星桥通车的第一日,三一门的山门被挤得水泄不通。

北境的阿古拉牵着驯鹿走来,鹿背上驮着冰魄石雕刻的礼盒,里面是新酿的鹿酒,说是要请天外天的生灵尝尝;西域的胡越带着商队赶来,骆驼上堆满了沙枣糕和蜃楼泉的泉水,要与万法阁的修士交换典籍;南海的阿珠坐在巨大的海螺上,鲛人战士们抬着珍珠编织的地毯,要铺在星桥的尽头,迎接远方的客人。

最热闹的是碧游村的人偶队伍,马仙洪带着他们表演“百戏”:有的人偶用神机百炼造出会飞的纸鸢,上面画着六域的风景;有的人偶模仿沈星河的笛声,调子虽不完美,却引得本源之种的叶片轻轻颤动;归真人偶则与新制的“星槎人偶”对练六和拳,青铜与精金碰撞,发出的声响竟与星桥的鸣响相合。

望舒站在本源之种前,看着往来的生灵:穿胡服的商人与戴僧帽的慧能讨价还价,手里的沙枣糕与佛经交换得不亦乐乎;北境的牧民教天外天的翅膀生灵套马,翅膀生灵则带着牧民飞向高空,俯瞰三一门的全景;沈星河坐在桃树下,与万法阁的阁主合奏《归一曲》,玉笛与竹笛交织,引来无数花瓣在空中飞舞。

“看来周圣的梦想,总算实现了。”李维辰走到望舒身边,手里的蒲扇轻轻晃动,扇面上的桃花与星桥相映成趣,“他当年总说,修道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是为了让这天地,比来时更热闹些。”

望舒点头,指着星桥尽头的云海:“你看,那里又有新的身影来了,像是来自更远的星海。”他掌心的胎记微微发烫,与远方的炁脉产生共鸣,“归一境不是终点,是让暖意继续蔓延的起点。”

星桥通车后的第三个月,三一门多了许多新面孔。

天外天的翅膀生灵在桃林里筑了巢,每天清晨都会衔来花瓣,洒在望舒的窗台上;万法阁的弟子们在藏经楼旁建了分院,整日与陈朵一起整理各地的典籍,《六和记》已经续写到了第三卷;碧游村的人偶们则在山门外开了家“奇物铺”,专卖用六域材料制作的小玩意:北境的冰雕、西域的沙画、南海的珍珠手链……最受欢迎的是归真人偶做的“归真符”,青铜指尖刻的符文能带来安心的暖意。

这日,望舒正在演武场教弟子们练习归一境的基础心法,突然感觉到本源之种的叶片剧烈晃动。他抬头望去,只见星桥的尽头出现了一艘巨大的星槎,船身上的符文从未见过,却与本源之种的归真意产生共鸣——是来自更远星海的访客。

星槎着陆时,舱门打开,走下来的生灵形态各异:有的长着鱼的尾巴,却有鸟的翅膀;有的通体透明,能看到体内流转的星光;最前面的生灵手持一根水晶杖,杖头的光芒与望舒掌心的胎记同源。

“我们是‘星海盟’的使者。”水晶杖生灵的声音直接在众人脑海中响起,“感知到归真意的波动,特来拜访。”它指着星槎,“船上有来自百个星域的种子,想种在三一门,让它们在这里扎根。”

望舒笑着伸出手:“三一门的土地,能容下所有想扎根的种子。”他示意归真人偶接过种子,“正好星桥的两侧还空着,我们一起把它们种下,让这里成为真正的‘万星园’。”

种植万星种子的那天,整个星桥两侧都热闹非凡。

星海盟的生灵教大家如何用星光滋养种子,归真人偶则用青铜手混合六域的泥土,调配出最适合的养料;夏禾和胡越忙着给大家分发桃花酒,酒盏上的花纹随着不同生灵的气息变化,有时是桃花,有时是星光,有时是海浪;沈星河的笛声与星海盟的“星歌”相合,引得刚种下的种子纷纷发芽,长出带着异域色彩的叶片。

望舒种下最后一颗种子,它来自最遥远的“琉璃星域”,种子呈半透明的蓝色,落地后立刻抽出藤蔓,开出像星星一样的花朵。他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归一”的终极意义——不是让所有不同都消失,是让所有不同都能在同一片土地上,以自己的方式绽放。

星海盟的使者临走前,送给望舒一块“星核水晶”,里面封存着百个星域的影像:“这是我们的礼物,让三一门的弟子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它指着本源之种,“这棵树已经成为星海的‘坐标’,以后会有更多星域的生灵来这里,就像六域的生灵汇聚三一门一样。”

望舒握着星核水晶,感觉到里面的星光与本源之种的归真意完美融合。他知道,三一门不再只是人间的三一门,是星海的三一门,是所有生灵心中的“归真之地”。

秋分时,万星园的种子已经长成了一片奇异的森林。

北境的冰魄树下,翅膀生灵与牧民围着篝火唱歌;西域的沙枣藤上,商人与星海盟的生灵交换着香料与星尘;南海的珍珠泉边,鲛人与透明生灵一起戏水,泉水里倒映着双重的身影;最神奇的是琉璃星域的藤蔓,上面结的果实会播放不同星域的景象,引得孩子们整日围着观看。

陈朵的《六和记》已经写到了第五卷,最新的章节记录着“星海交流会”的盛况:星海盟的生灵展示了能穿梭星域的“星门术”,三一门的弟子则表演了融入星海气息的六和拳,最后大家一起在本源之种前栽种了“友谊树”——用万星园的枝条与本源之种的新芽嫁接而成,叶片上既有归真意,又有星海风。

望舒坐在友谊树下,看着归真人偶教星海盟的生灵制作桃花糕。青铜手与水晶手一起揉面,动作笨拙却认真,面粉沾在脸上,引得众人发笑。沈星河的笛声从桃林传来,调子是新编的《万星谣》,融入了百个星域的旋律,本源之种的果实轻轻晃动,落下的果汁在地上汇成小小的溪流,流淌过万星园的每一寸土地。

“望舒掌门,李维辰先生让您去祖师堂一趟。”守山弟子跑来,手里捧着封信,“说是周圣的手札找到了最后一页。”

望舒走进祖师堂,只见李维辰、赵玄通、阁主和马仙洪围坐在石桌旁,桌上摊开的手札最后一页,字迹已经模糊,却能看清最后一句话:“所谓归真,是让每个生灵,都能在自己的星空下,笑得自在。”

冬雪落下时,三一门的热闹丝毫未减。

万星园的树木覆盖着积雪,却依旧有花朵绽放:琉璃藤的星星花在雪中闪烁,沙枣藤的果实散发着暖香,冰魄树的枝头挂着冰晶与星光,像无数细小的灯。望舒站在星桥的最高处,看着雪花顺着桥身飘落,落在六域、落在天外天、落在更远的星海,带去三一门的暖意。

归真人偶提着灯笼走来,青铜手上的灯笼是用南海珍珠和星海水晶做的,照亮了桥面上的符文:“马先生说,碧游村的人偶们已经造出了能跨越星海的新星槎,明年春天就能试航。”它指着远处的桃林,“冯姑娘的白鸟和翅膀生灵的幼雏一起飞回来了,嘴里还衔着星海的种子。”

望舒接过灯笼,掌心的胎记与灯笼的光芒交融,在雪地上投下温暖的光晕。他知道,只要这盏灯还亮着,只要本源之种还在生长,只要星桥还连接着远方,归真的暖意就会永远蔓延,让每个生灵,都能在自己的星空下,笑得自在。

远处的演武场传来弟子们练拳的喝声,与沈星河的《万星谣》、归真人偶的脚步声、生灵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在三一门的上空回荡,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而本源之种的枝叶,早已跨越星海,将桃花的芬芳,带到了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归真的故事,也是属于所有生灵的,永恒的春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