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岁月的疤痕 > 第225章 师傅

岁月的疤痕 第225章 师傅

作者:老黄瓜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08:20 来源:小说旗

刚刚挤出人群还没等挪动几步呢,有一个半大小子过来叫住了阿义,说是他师傅有请,阿义一看这小子他认识,就是村里那个小中药铺子里跑腿的小伙计。那个小药铺子里的周老先生七十多岁了,病的 唧唧歪歪的牙都掉个精光,两个腮帮子深深塌成两个大坑,瘦的全身只有一把骨头架子,全身只有那两颗眼睛珠子在凹陷的眼眶里时不时转动那么几下,你要是在他老人家面前大声说一话,一口气就能把他老人家吹出个八丈远!就这样他还给七乡八村的村民们把脉瞧病呢!阿义怀疑地指指自己的鼻子,“请我?请我干啥?我又没病?”阿义是一脸的茫然,这小伙计说了,“去了不就知道了吗?“阿义是一头雾水。跟着小伙计到了药铺子,一进屋那一股子药味儿扑面而来!只见那周老先生端端正正坐在大堂前,桌案上最醒目的地方放着一个大红绸子包着的一个包裹。周老先生看来病的不轻,大眼皮都睁不开了,几乎就没有看到他呼吸一口气。

阿义一进门,小伙计俯耳告诉周老先生,“师傅!阿义请到了!“那周老先生这才慢慢睁开双眼,看了看眼前的阿义,也没有让座,只说了一句,“没想到老朽今生还能看到这一天!“话音未落,是老泪纵横,哭了起来。这是干什么?阿义彻底懵了。那周老先生“吭吭哧哧“掉了半天的泪,嘴里“嘀嘀咕咕“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等他老人家哭够了,擦干了泪水这才道出缘由!周老先生十来岁就在天津跟着他师傅学评书,相声什么的,可那师傅从来就没教过他一句相声评书,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师傅嫌他没有语言天分呢?不是个说相声的材料?只是每次他上场说书前让周师傅怀里抱着那壶热茶站在场口旁,并且嘱咐他这壶热茶不能离手,不能离眼,师傅说书说渴了就对着茶壶嘴儿抿上一口,他只是站在台边上看着师傅在那里说评书讲相声段子!天长日久的天天听天天看,也记了不少!偷着背了不少!师傅说累了下来休息,小小年饭的他就在台上翻着一串串的跟头,打着旋子,舞大片刀,戴着猴脸面具耍着猴棍,给师傅暖场子!跟了师傅整整十年,从未上过场。

十六岁那年周先生跟着师傅到外地跑场子,也不知为了什么得罪了什么码头上的帮会,在说书场上突然涌上十来个地痞流氓,堵住了师傅的去路,索要高额的保护费,师傅那个穷老头子哪有那么多钱交保护费?那群混蛋看师傅不交保护费,动手就打,当场把师傅打的吐血,那时的周先生年轻气盛,看到师傅都被打趴在地下了,他们还连踢带打的,不依不饶,一时气愤,手持一杆大棍冲上台去,见人就轮,不管是谁一顿猛打。当场有两个地痞流氓被周先生大棍抡到了头上,五窍喷血,翻倒在地是一命呜呼,还有两个不知被大棍扫到哪里,趴在地上一声不吭!另外三个被周师傅打断了胳膊腿的倒在地上痛地直叫唤,翻滚着!只有一个眼见不好,溜的快,捂着脑袋逃了出去。

周先生背着师傅夺路而逃,一口气跑回家中,把师傅放在床,一看师傅是有出气没有进气,一口口吐着鲜血,师傅一把拉住徒儿的手,有气无力说,“如果你想对得起我!那就赶快拿着这套宝贝,(用大红缎子包着的评书话书)和柜子里那十几块大洋,马上快跑逃命去!周先生哪里舍得丢下师傅不管自己跑路?马上去药房抓药,给师傅煮药,药还没煮好呢,大门被砸地山响,周先生一看,前门后院连窗户都有人堵着,周先生转身看着自己的师傅,师傅连句话都说不出来,用手颤颤巍巍指了指房盖,周先生是一咬牙一跺脚,背着那套宝贝掀开屋顶的瓦,钻上屋顶,落荒而逃,被人追杀,从关内一直逃到关外。周先生从师傅那偷学的那些评书,在满洲国这都属于**,说了要杀头的,在说兵荒马乱的,哪有人有闲心花这闲银子听这些东西。东北人也没有坐在那里喝茶听书的习惯。周师傅没能继承师业,一荒就是几十年,本想着收个徒儿,可局势不可行,都到了油尽灯枯的这把岁数,已经认命了,对不起祖师爷,对不起师傅。只能将来到那边告罪,变作牛马服侍师傅他老人家,

周先生做梦都万万没想到,就在自己眼皮底下有人开坛说起了评书《岳飞传》,而说书的这个人是个十四五的半大小子,他认识这个洋学生,他想一了自己的心愿,“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周先生一指桌案上那个大红绸包裹,对阿义说,“可把它打开一瞧!”阿义一打开那个包裹一看,好家伙,几十本一套的《岳飞全传》,再一看,自己以前看的是章回小说,而这一套是评书,有四五百多回。手里摸着这套书,真是眼睛都不够使的,真是爱不释手。周先生问,“喜欢吗?”阿义一边翻着看,一边连连点头。周先生接着说,“那你就拜我为师,继我祖师的衣钵!”阿义看着周师傅,“拜师?那当然好,可我行吗?”周先生一笑,行不行?你那边都开讲了不是?也不要搞什么排场,只要受你三个跪拜,叫一声师傅,老朽我就知足了。”阿义一听满心欢喜,巴不得呢,当场就给周老先生磕了三个头,叫了三声师傅,正式成了周先生的开山弟子。

周老先生当场授课,坐那里把《岳飞传》前三回比划了这么几下,交代了几句,就已经累地气喘吁吁,说不出话,闭眼坐在那里养神。阿义是现学现卖,先坐着那阅读前三回,读懂背会,然后按照师傅的样子比划着,不是章回小说,是评书都是口头语言,阿义有比划不对的,周先生就指点一下。好在以前阿义把《岳飞传》章回小书背的滚瓜烂熟,现在反过头来再看评书,那是一通百通。晚上大院场里亮起两盏大气灯,照的通亮。民兵们都排好队整整齐齐早就坐在那里等候。乡里村里的男女老少是里三层,外三层把大场院团团围个水泄不通。“先生呢?”“谁知道呢?”这大场院那比过节都热闹,男人喊,女人嚷,孩子们跑着叫着。阿义整整在周师傅那里待了一整天,眼睛就没离开过话本,嘴里叨叨咕咕就没停过,天大黑,阿义临出门前师傅不让他吃饭,说是行里的行规,饱拉饿唱,不准开讲前吃饭,让他记住喽!阿义心想这是哪门子的规定,可也不敢多问为什么?喝口水润润嗓子,就立马赶去大场院现卖他刚学的这段评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