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岁月的疤痕 > 第223章 文书

岁月的疤痕 第223章 文书

作者:老黄瓜蛋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7-10 20:08:20 来源:小说旗

全村的青壮年都积极报名参加民兵,可报名的人中间却没有一个是认字的,就是全村也没个认字的!这可咋登记呀?有人就说了,眼前不是有那个洋学生阿义吗?正好他回到乡里,正在村里背着手四处游逛着呢,是不是请他来帮助登记一下?于是有人急忙跑着去找阿义,阿义这哪是在闲逛?他在村里四处走着,心里盘算着,自己家这个村儿也有不少人吧?百十户人家有近上千人,再加上周围有好几个村屯的,都没有学校,有这么多孩子没地方上学,可大街地淘,也没人管一管,想读书认几字,要跑到很远的镇里上学多不方便,这不正是个好机会?是不是自己可以在村里办个小学?只收一二三低年级的学生,等学生长大点就可以去镇里上学!

他早已经瞧好了侯家大院边上那座闲置的小仓库,他走进去看了看,挺宽敞的,有四五处空间,还有一个挺大院儿,置办点桌椅用不了几个钱就可以上课,现在的农民都己经有了自己的土地,手里有了粮食,交点学费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近上学不成问题,生源吗?也不成问题,这么大个村子近千的人口,再加上周边的村屯,招收几十个学生来上学不愁!正好自己有几个同学他们不想去**当官是因为怕死,可以请他们几位来这里当教师,自己呢就在这所小学当一名校长,阿义正美滋滋地幻想着自己当一名校长,大白天地作着白日梦呢!就有人跑来请他,说是让他去给参加民兵的人登一下记!

阿义一身崭新的学生服,坐在那里用毛笔登记名字,乡下屯里的孩子那有什么大名,一生下来随便叫一个丑的,难听的,别嘴的小名,那阎王老子小鬼见了都赖地开口叫他!命硬好养活!“这不是王石头王大哥吗?也没个大名就叫王解放吧?”从此以后王石头有了自己大名叫王解放。“哦,叫刘尾巴!那就取个大名叫刘翻身吧。”那个叫刘尾巴的小青年乐呵呵的,从此再也没有人叫他尾巴尾巴的,现在有了自己的大名叫刘解放。“张门槛那就叫张土地吧?”“黄大臭?那就叫黄土地吧。”“张柱子!就叫张参军吧。”有的家里怕自家的孩子养不活,所以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取这个女孩子的名字,村里老田家的儿子就叫田闺女,也叫田丫头!“什么呀闺女的?丫头的?现在就叫田丰收。”阿义给那些参加民兵的小青年一一起着大号。结果呢?因为人太多,好多姓名是相同的。叫王解放的就有好几个,有人叫一声,“王解放!““到底是哪个解放啊?““噢!村头老王家的。”有人喊一声刘翻身,四五个人答应,到底喊谁呀?槐树旁张寡妇她家的刘翻身!

那梁连长就是个大老粗,一字不识,一看坐在这里登记报名参加民兵名单的这小子,斯斯文文细皮嫩肉的,一张粉脸是一身洋学生装干净利落,一开口是清脆流利落落大方,见面一个笑脸,开口哥呀叔的称呼,很有礼貌有修养有家教。只看那么一眼,眼晴就离不开他,心想,这当兵的只要他一招手有地是,要多少就有多少!可这小子只要一错过到哪找去?如今自己最缺的不是人员武器,而是眼前的这小子!这可是个宝贝金疙瘩呀,可让他捡着喽,心想这是哪家地主老爷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呢?向别人一打听,原来是村支部书记的小儿子,梁连长顿时有了主意!别看梁连长是个粗人,可为人处事那一点不含糊!

他没有找这个小子直接摊牌,而是带着两个手下到村支部书记家找这小子家的大人,那阿义的老奶奶正披着分浮财时分到的侯老爷一件羊羔皮大衣坐在炕上,梁连长也盘腿坐在炕上陪着老奶奶一口一个奶奶的称呼着,抽着簸箕里的碎烟叶子,和老人家唠着家长里短,问今年地里打了多少粮食?卖了多少钱?准备置办点什么?等唠地热乎了这才说他来此的原由,是打算想让她老人家的小孙子跟他去当民兵,当他的文书,管理这写写算算看个文件什么的。双手轻轻的握着阿义奶奶的手,小声地说,不会让她的小孙孙去冲锋打仗,他喝过洋墨水,金贵着呢。就跟在自己身边儿,奶奶你老人家大可放心,有我在就有你小孙孙在!又对阿义的奶奶说,“你家的小孙孙当了民兵,你大儿子和你大孙子就不用再去当民兵了,在家里种地,打粮食孝敬你老人家。”

阿义的奶奶虽然不是出生在什么大户有钱人家,可她两三岁起就跟着在县城汪大财主家当奶妈的母亲住在汪大财主家,给汪大老爷家的小闺女当女佣,也就是陪在小姐身边当一个玩伴!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和察言观色的本事,见人说人话,见鬼吐鬼言溜须拍马讨人欢心那都是小菜一碟, 这可都是从一小挨了多少耳光子多少皮鞭子熬出来的,最后哄地小姐和她成了闺蜜一般,有什么心里话对父母都不说只对她讲!那小姐被惯的,任性地狠,刁钻古怪,性格孤僻,要多难伺候就有多难伺候,从记事起就单设一个小灶,身边有两个奶妈,四五个老妈子,十六七个小丫头,除了不能出这个三进的大院儿,干什么都没人管,小姐就是把房子点火烧了,也没有人吱声。

小姐有时生闷气或者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儿,就开始罢饭,往摇椅上一躺,说不吃就不吃了,谁说也不好使,那奶妈更不敢上前!小姐骂一声,“滚!“那都是尊重她,搞不好乱棍打出去,她那个小跟班,可不惯着她!拉拉个脸子,没好气地只说一句话,“吃不吃?如果你饿坏了身子,老爷准保把我撵回家,或者的卖到窑子里去。“那小姐一听懒洋洋的过来吃饭,对着那个小玩伴直翻白眼,“碍你什么事?尽管闲事!“小跟班在那里直顶嘴,“爱吃不吃。“这一院子近二十几个奶妈婆子使唤丫头,只有这个小跟班从小一起跟她长大!能跟她说说几句心里话,跟她打闹,跟她去疯满院子追着淘。早上太阳都上了三竿子,小姐就是不起床,一院子的人谁也不敢上前,小跟班有招,来到床前,对着紧闭双眼装睡的小姐悄悄地说,“小姐,那日咱俩不是看到屋檐下有一个小麻雀吗?,它们正在塔窝呢!看样子那窝小麻雀是孵出来了,鸟妈妈,鸟爸爸正忙着喂食呢,咱们去看看?”

小姐一听麻溜地翻身起床,头也不梳,脸也不洗,急急忙忙穿着衣服跟着小跟班出门,往那房檐下观看,果不其然,鸟妈妈,鸟爸爸叽叽喳喳叼着小虫子进进出出的,看样子小麻雀是孵出来了。小姐说“上去看看?“小跟班说,“我看行。“于是叫两个婆子把后院的梯子搬来,搭在屋檐下,两个婆子小心翼翼的对小姐说,“小姐,小心点儿。“小姐极不耐烦的说,“滚!一边儿去。“小跟班说,“我先上去看看。“小姐可不答应,“不行!还是我先上。“别看小跟班整天带着小姐满院子地撒野,她可不敢让小姐上,万一碰破点儿皮肉,她小命就没了。于是说,“我上去把那小麻雀窝搬下来,咱们俩就天天能看到了。“小跟班还没上梯子呢,小姐对远远看热闹的一大帮子婆子丫头大喝一声,“眼都瞎了不是?还不去拿两床被子铺在底下?”

小跟班爬上屋顶揭开几片瓦,果然里面有个精致的小窝,窝里面有四五个毛茸茸的还没睁开眼睛的小麻雀,小跟班小心翼翼的把那个精致的小窝捧着下来,小姐一看,“哎呀天哪,真可爱。“用手一摸那小麻雀一下,四五只小麻雀马上张开四五张黄黄的小嘴,就像盛开的四五朵小黄花。这主仆两人兴高采烈蛮有兴趣地看着这窝小麻雀,鸟爸爸鸟妈妈急的可院子叽叽喳喳地乱飞。小姐说,“鸟爸爸鸟妈妈,着急了,还是把它们放回去吧。“那小跟班说,“放回去你再看就不容易了。“于是回屋里把那装针线的圆圆的小簸箕拿了出来,把那精致的小鸟窝放在小簸箕里,安安稳稳放在花窗前的小树杈上,把那个大斗笠拿出来,放在鸟窝的上方,说是给小麻雀们挡风遮雨!

小姐关切地问,“它们会不会饿死?“小跟班说,“不会的,它们吃虫子,咱们和鸟妈妈一起喂养它们。“于是带着全院子十几个人,可院子的花卉丛中,树上去翻找小蚂蚱小蟋蟀,不一会就逮着十几个小虫子,窝里的小麻雀一听到有动静就齐刷刷地张开粉黄色的小嘴儿要吃的,小姐说,“真好玩儿,真有意思。“小跟班拉着小姐进了屋,从花窗向外张望,爸爸鸟妈妈围着那个小窝是团团转,急的是叽叽喳喳地叫唤,就是不敢进去,最后生怕自己的宝贝被饿死,勇敢地钻了进,以后这小姐俩就有事干了,没事就在院子里的草丛中抓小虫子喂小麻雀,坐在花窗后,看着鸟爸爸,鸟妈妈飞来飞去,忙着照顾它们的孩子们。

这都成了小跟班的噱头,只要小姐一生气,不吃饭,或者不起床,她就会说,赶快吃饭,赶快起床!去看小麻雀!小姐就赶快扒拉几口饭,或者赶快穿上衣服下床,去看小麻雀!最后鸟爸爸,鸟妈都习惯了,各喂各的,那几只小麻雀都长大会飞了,只要是一看到小姐那就立马围着小姐转着飞,落在小姐的头上胳膊上,张嘴要吃的,有时小姐正睡午觉,那几只小麻雀可能是饿肚子吧?挨个屋叽叽喳喳找小姐,鸡爸爸鸟妈妈都十分嫌弃这帮孩子都那么大了,还不能自立,自己去找点吃的,填饱自己的肚子,都懒得再管它们,饿死拉倒!活该!这帮小家伙可有主意了,爸爸妈妈不喂食,它们就赖上了小姐,只要饿了都撵进小姐的闺屋里来,落在小姐的书案上,张着小嘴抖着翅膀叽叽喳喳瞅着小姐要吃的!

小姐开饭时,饭菜才刚刚摆上桌,小姐还没来及坐到桌前,那几个小家伙保准会飞过来叽叽喳喳叫着争先恐后跟小姐抢饭吃,小姐气的坐在那一动不动,眼瞅着这几个小家伙吃饱喝足心满意足飞到院子里去玩,这才嘀嘀咕咕说了一句,“气死我了,不吃了。“小跟班在一旁说,“别地呀,跟它们置什么气?“连忙招呼身边的小丫头给小姐再置办饭菜,摆上桌。小姐气囊囊的说,“这算什么事儿嘛?“小跟班在一边悄悄说,“要不咱们把它们都撵出去?“小姐是一瞪眼,“你敢?一边去!“甚至晚上这几只小家伙都不在外面树技上住,而是飞进小姐的书房,就落在小姐的书架上,把小姐的书房当成它们的窝!这屋里多暖和,比外面舒服多了,风吹不着,露沾不着,雨淋不着的,有时小姐正在画画,那几只小麻雀也会飞过来,在桌上东跳西蹦,还把臭粑粑当着小姐的面拉在宣纸上,小跟班悄悄地对小姐说,“看看吧!这都是你惯的。“小姐趴在书案上翻着书画着画看都不看她一眼。

这天小姐在床上睡懒觉不肯起床,小跟班急急忙,跑进来大声的跟小姐说,小姐,你快起来呀,看看那个窝里鸡妈妈又生了几个蛋。“小姐只说了一声,“真的?“翻身下床,到那小簸箕跟前探头往里一望,果然里面有四个白白的小蛋,小姐再仔细看,“哎呦,我的妈呀,蛋上面还有麻麻的小点点呢?“鸟爸爸,鸟妈妈就站在窝边上,只顾着梳理自己的羽毛,全然没把小姐放在眼里。小姐没事儿就到窝边探头往里看,只见鸡妈妈趴在那一动不动在那孵蛋呢。小姐忙带着小跟班去花丛中逮几只小 蚂蚱,喂给鸟妈妈吃,鸟妈妈那也是不客气给就吃,一点生份的意思也没有!小姐坐在花窗前看着飞进飞出的鸟爸爸鸟妈妈略有所思,提笔在宣纸上画了一支树叉,上有一个精致的小鸟窝,窝里边有四五只小鸟,张着粉黄色的小嘴,那画纸上还留有几坨鸟粑粑呢,画边儿上抄了一句什么古诗,大意是,“劝君莫打三春鸟,雏在巢中正待哺,“让一个婆子送给自己的母亲,太太边抹着泪边欣赏着这幅画,心想这小棉袄可没白生,一声令下,重赏小院所有的仆人,请人把这幅画装裱起来挂在自己的床头。

那一日小跟班带着一个小丫头出小院替小姐置办点东西,回来时在小甬道上迎面看见一个一身盛装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不用猜小跟班就知道这又是老太爷新纳的不知是哪房小妾,除了老爷太太她怕过谁?小跟班瞧也没瞧那货一眼,也不避让,大步流星的走了过去,只听那个什么妾,尖着嫩嗓子吆喝一声,“哪来的野丫头?“话音未落追上一步一巴掌扇了过来,小跟班是一低头,那巴掌扇了个空,小跟班是一头撞过去,把那个什么妾,“哎呦妈呀!“一声四仰八叉撞翻在地,小跟班不解气,一步上前连踹几脚,然后带着小丫头撒丫子跑回小院,一进院就对着小姐嚷嚷道,有人欺负她了,小姐一听柳眉立竖问道,“谁那么大胆?“旁边的小丫头悄声说,是老爷三天前新纳的那个小妾,就住在小花园后房里。小姐直嚷嚷着带人去找那小婊子问罪,小跟班瞧了一眼小姐,“你一位闺房中的大小姐去寻人打架,传出去多掉价?“小姐又吵吵着去找太太,小跟班在一旁说,“找什么太太?那有何用?去请三位公子就行。”

小姐立马吩咐身边的小丫头去找自己的三个哥哥,三位分别上高中,初中,小学的哥哥,听说小妹妹被别人欺负了!那还了得,这哥仨寻到老爹新纳小妾的住所,踹门进屋挥拳就打上脚就踢,就那么几下把那个他哥仨的小妈打没气儿了,大公子呼叫了一声,“把这埋汰物拖到乱石岗喂狗去。“整个汪府几百口子佣人,没有一个人敢吱声,就是老爷太太身边的人也装聋作哑,谁要欠嘴,割舌头那都是小事一桩!都已经过了俩仨月,太太才知道这个信儿,只是鼻子哼了一声。

老爷身边那一些众妾们,哪个敢挑刺儿?出一点风头?太太毁她容那都是高看他一眼,不知有多少个这妾那妾的被太太扔到乱石岗喂野狗去。汪老爷身边十位如花似玉穿金戴银的姨太太,只要不给汪老爷生个娃,吃穿用度与太太一般,太太与她们亲姐热妹称呼着!那一年太太身边有一个在外面管点事的,悄悄跟太太说,“老爷在城西买了一处两进院子,纳了一个戏子,据说有了身孕,太太听了一声不吱,才不过两天,那处院子就着了大火,把个两进大院烧个溜干净,一处院子十几人一个也没逃出!那太太天天跪在菩萨面前,供着鲜花果品,点着高香,念着佛经,几乎差点出家,楞装成一个大慈善家似的。而老爷呢?根本就不知道身边少了这么一个小妾。小姐身旁那个婆子跟小跟班说,“这一大院的人都高看咱这院的人一眼,老爷那十七八个小妾见到咱院的人都躲得远远的。汪府请了位家庭教师给小姐上课,小跟班就守在边上听着课,小姐不写作业,她就帮小姐写,小姐赖地作女红,她就帮小姐作!太太拿着小姐绣的花样直夸宝贝闺女!

小姐早年就订了一门亲事,是外省省城一家大户人家,是老太爷早年在官场的一位朋友,可后来小姐那门子未夫婚夫小小年纪,得了小儿麻痹,半边身子抽抽着,走起路来东倒西歪,一瘸一拐的,可把小姐愁坏了。一说起这事就以泪洗面!那个小玩伴在一旁劝解说,“你愁什么呀?太太身边那几个大丫头寻一位让老爷认个干姑娘替你嫁不就行啦?多大点事吗!“小姐说,“这样行吗?让夫家知道怎么得了呀!“那玩伴小丫头听了都笑出声,“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跨的,除了内宅几个亲近的人认识你之外,谁见过你?再说老爷身下到底有几个儿女外头谁又能知道呢!“

小姐想想也是!可又担心起来,“太太身边的大丫头?可要是她一不小心给露了馅儿,哪可怎么办?这可不是笑话?“那个小跟班冷笑一声,“露馅儿?她们在太太面前调教的比你这位小姐更像正牌的小姐,小姐你都知道太太身边那几位大丫头可是啥活不干,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汪家请教师教她们读书认字,弹琴绘画,女工绣刺每个人身边还有好几个小丫头伺候着,这可是太太精心调教准备在官场上送人的!如果你请她们代嫁,她们巴不得呢,当礼品送给有钱人,那就是个玩物,连妾都不如!代你嫁过去那可就是正宗的一品夫人,八抬大轿从正门进,十里红妆往里抬,一进门那就是少夫人,少奶奶!娘家财大气粗的,谁也不敢小瞧她,放着这么好的日子不过,她还敢去拆台?露了馅儿?那她就是吃饱撑地昏了头吧?不知道怎么去死好啦!“

小姐点点头表示认可,她又问,“这个法子你咋想出来的?“小跟班说,“小姐呀!这书上都有啊!什么移花接木,暗渡陈仓,张冠李戴,瞒天过海!偷天换日,狸猫换太子的!“小姐都逗乐了,问她的小跟班,“这么好的事儿你咋不替我嫁呢?“小跟班叹了一口气,“那几位姐姐都是太太精心调教了多年,我在你身边,你调教过我吗?你都疯淘地没个小姐样,还指望我像点小姐的样?再说我这么丑陋,一点规矩也没有,整日在内宅里就是跟着你疯淘的,哪还那有个小姐的样,还没上那八抬大轿呢就被人识破,最后不是被别人拉着去沉塘,就是被逼着上吊。“小姐跟小跟班说,“这个法子要不要和太太说一声,“小跟班说,“小姐呀,你想想看哟,老爷太太那都是干大事的人,在官场生意场混地是风生水起的,我一个小笨丫子都能想出的招,他们老人家还想不到?你呀就省省心吧!愁这没用的干啥?“小姐一听也是,可是还是不放心,这可是自己的终身大事,万一母亲,,,,于是悄悄的找到母亲,把这件事跟母亲一说,太太抚摸着小闺女的脸蛋儿,“丫头这件事就不用你操心,为娘的早就替你做了打算。“原来太太在多年前就认了个干姑娘,静静的养在后院里当亲闺女调教着,就是为了准备小姐出嫁那一天来他个李代桃僵。

这老太太什么大阵势没见过?什么大场面没遇见过?可这带着人背着枪的军官她老人家可是没见过。这老太太活了这么大岁数,也都熬成了一个老妖精,看着这位挎着盒子枪走进她家门坐在炕头上一脸的笑容的年青军官,她就猜出个**不离十,她老人家看地是明明白白,也想地清清楚楚!首先她明白,俗话说的好啊,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带枪的军官,而且自己的大儿子,大孙子,还是在他手下干活儿讨着营生,还一脸和气的上门跟自己商量,不管他说的啥,那都必须点头答应。更何况这个年轻的军官还替自己着想,留下自己的大儿子和大孙子种地服侍自己。其次自己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宝贝孙子回到村里,太扎眼,一定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有不少人会打他的主意,你今天不把他给这个军官带走?那么明天保准就会有那些不知底细的人登门来问你要人,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这个年轻的军官带走,多少知道点底细,自己也放心。那老奶奶也拉着梁连长的手,说自己的这个小孙子,只不过读了几天书而已,就认得几个字,没见过什么大阵势,大场面?还是个孩子淘气着呢,跟着你我也放心,你就多多开导开导他,有什么做不对的地方,请你多原谅。”

这一老一少俩人正坐在炕上唠着,正巧阿义做完登记回来了,梁连长因为得到老太太的恩准,心里也有底气,不怕你这小子不同意,于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阿义,阿义一听,坚决不同意,说自己已经打算在村里办一个小学!准备在这里当教师,教村里孩子认字,哪也不去!心想如果自己现在去**那里,最起码给自己弄个连长当当,跟着你去才当个小文书,亏你想得美,再说自己读了几年书又不会行军打仗的,去你那里能干个啥!这老奶奶真是个人精,一看俩人说不到一起去,急忙出来收拾局面,说是请梁连长先去院外透透气儿,她自己与小孙子唠几句,等梁连长出去后,奶奶悄悄的把这其中的道理掰开揉碎啰,跟小孙子说个明白,最后一句话,这支部队只有他一个人识字,将来必有作为。于是梁连长当天就把阿义这个洋学生带在身边做他的文书,给他读上级发来的文件,写个通知,写个报告,写个标语什么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