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诡秘都市 > 第一百九十五章 菩提偈

诡秘都市 第一百九十五章 菩提偈

作者:孤独的乔治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6:08: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为什么...不能动!”

比起这陌生的环境来,还是不能操控自己的身体令姜哲感觉更加惊悚。

毕竟对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成年人来说,对自己身体的操控权都要远比莫名其妙地来到另外一个环境中更加重要。

“我为什么——”

就在姜哲接二连三地不停地在脑海中发出疑问时,忽然一个声音响起了,制止了姜哲继续癫狂下去。

“好孩子,你,为什么要纠结自己是谁呢?”

如果姜哲的记忆尚存的话,就不难发现此刻这个在他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的声音,正是那从“魔山”魔核中发出的声音!

奇怪的是,即使现在的姜哲不知道这个声音的主人是谁,即使他原本感觉十分惊恐且焦躁,可在这个神秘声音响起的一瞬间,姜哲便忽然间安静了下来,不再像是一个莽撞的幼儿园小孩子一般,不停地发泄着自己心中的躁动。

不知怎么的,虽说十分令人匪夷所思,可事实就是这样——姜哲愿意听那个声音继续讲述下去。

而那神秘声音在看到姜哲不再继续在脑海中闹腾个不停后,极为明显地顿了一下。

即使他没有发出任何笑声,可任凭谁此刻感觉到那神秘声音的停顿,都能感觉到那家伙隐藏在无言的平静中的满足。

他对姜哲的“听话”,无疑感到十分满意。

“好孩子,人类的生命如同蝼蚁一般,脆弱而又短暂,于弹指一挥间就会消逝...”

“所以,你为什么要纠结,‘我究竟是谁’这种无聊的问题呢?”

“反正人类的生命转瞬即逝,‘你’是‘你’,亦或者‘你’不是‘你’,又有什么值得挂念的吗?”

“与其为这种无聊的问题而感到烦恼,为何不抛下这种无谓的焦虑,寻得一处情景呢?”

那神秘声音不疾不徐地在姜哲的那脑海中长篇大论道,看上去就好像是什么专家,或者是世外高人在搞演讲一般。

当然,真正的世外高人十有八九是不会搞演讲这种玩意儿的。

总之,这家伙的话在正常人听来,脑子都不用动一下就知道他是在胡扯。

“我”如果不再是“我”了,那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换句话说,这世界上所有的人,不,所有的生物,拼死拼活地延续着自己的生命,哪怕只是在苟延残喘,哪怕活得很累,不都还是为了让“我”,也就是让自己活着吗?

如果“我”不再是“我”了,那么这个生命,这个世界对我而言应该是没有任何意义了才对。

当然,从某种角度上来看,这种想法的“格局”倒是有些小了。

毕竟在这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并不是为了“本我”而活着的。

例如那些伟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或者是更好的生活质量,总会心甘情愿地选择牺牲自己,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为了“本我”而在活着。

抛开这个不提,毕竟一般人的思想高度达不到那些愿意舍己为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伟人。

从一些更加玄乎的角度来看,例如佛教与道教,当然,没有任何说佛道两教是纯粹的玄学,或者看不起这两教的意思。

可是刚刚那神秘人所说的话,在极大程度上是与“佛道”两教契合的,甚至有一点把两个宗教结合在一起来讲的意思。

先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拥有的信徒数量极为庞大。

简单来讲,如果要说及佛教的宗旨与中心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心”。

用两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放下”。

用三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毕竟空”。

其讲究的是什么呢,人这一辈子是很渺小很短暂的,所以一定要“看破”。

不说看破世间万物,至少你要做到“看破本心”。

这样一来,你对许多事情的执念也就“放下”了。

执念少了,人就会变得更加豁达、开朗起来,至少不会再因为尘世间的那些无谓的杂念所困扰,不会再被一些凡尘琐事所缠身。

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就由一名入门级、合格的佛教徒,转为优秀的“佛门弟子”了。

达到这一境界,可能就会茅塞顿开,弄明白:“哦,原来我之前所在乎的那些杂念,那些和‘我’有关的事,是多么的无聊。”

“放下那些事情,我就会快乐似神仙,就会飞升了呀!”

在完成这一步后,就已经达到了“毕竟空”的境界。

毕竟这世界上一切的凡尘琐事,在一名“优秀的佛教徒”看来,都是无谓的,与己无关的。

在放下一切杂念后,“我”还是不是“我”,或者“我”过的怎么样,还重要吗?

总之佛祖说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都是假大空的,没必要在乎、牵挂的。

至于“我”的问题,还有问题吗?

还重要吗?

就像那首十分著名的“菩提偈”中所陈述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原本就没有菩提树,也没有光亮如明镜的台子。

“佛性常清静,何处有尘埃!”

只要性空,哪儿会有什么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或者说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菩提树”,众生的心灵就是所谓的“明镜台”。

跳过中间的句子,到下面这首诗又回到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最后点名了主旨——“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当然,后面还有更加高深莫测的句子,只是到了这里,整首诗已经用短短几句话点名了中心思想——那就是哪管什么有的没的,到头来,都是“四大皆空”啊!

这种想法,不正完全与那神秘声音口中所言的中心思想所完全契合吗?

从“心”,到“放下”,到“皆是空”,处处所透露出的意思,都是要放下“我”这个概念,看空任何与“我”有关的世俗琐事,方能成佛,前往“极乐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