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赵武天下 > 第三十七章 剑拔弩张

重生之赵武天下 第三十七章 剑拔弩张

作者:清平白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4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廉颇不喜欢这种场合,因为这种场合的人,充斥着虚伪。

赵然在那里声情并茂的发表着感言,无非就是追忆着赵咸老前辈的光辉足迹,诉说他多年来在宗族心目中的地位,廉颇甚至看到某些人已经激动的热泪盈眶,顿时觉得一种荒谬感。不知道这位老人到底何德何能,能够享受众人这样的推崇。

他哪里知道,这些人与其说是推崇赵咸,倒不如说是对于最近几年晋阳赵氏的处境的血泪控诉,要不是赵咸带领这些人暗地里和赵雍较着劲,恐怕他们的日子比这还要艰难。对赵咸的感恩,恰恰就是发泄对赵雍的不满。

“诸位,”千呼万唤,正主终于闪亮登场。赵咸见赵然将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终于在所有人的注视中起身,面带微笑的说道:“老夫实没想到,区区贱寿,依然有众人捧场,老夫在这里,先谢过诸位了。”,众人谁敢受礼,纷纷起身还礼。

“自先祖赵简公筑晋阳城以来,约有二百岁光景。二百岁,这里的城墙,有赵氏宗亲的鲜血,亦有赵氏宗亲的灵魂,他们保佑着我们这些不肖子孙们,安安然然的渡过了二百年的风浪,还能依然在这里谈笑欢娱,这都是祖宗之功绩也!老夫虚长几年,在这里接受各位的祝贺,此乃祖宗庇佑啊!”说着,老泪纵横,朝着晋阳王城的方向,匍匐在地,不停地抽噎着,哭声幽咽。

众人实在没想到,好好的一场祝寿,刚才还满面春风的赵咸,怎么这一会就化作了不肖子孙,向祖宗感恩了?但是人家正主都这样做了,自己好歹也是赵氏子孙,自然也不吃亏,于是纷纷效仿赵咸,口称着:“感谢祖宗庇佑”这样的话,朝着王城方向匍匐在地。

赵咸觉得差不多了,身旁的人赶紧扶起这位老先生,老先生整理了一下仪容,继续说道:“老夫失态了。不过老夫以为,此种场合,追忆先祖之荣光,乃是我辈之本分。若无祖宗之披肝沥胆,何来我等之荣华富贵?又何来赵国位列诸侯?更遑论威慑中原,虎视三胡了!”

众人的情绪终于被这位舌灿莲花的老先生调动了起来,一个个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挥舞着手臂,满腔的热血几欲喷薄而出,想必任何人看了都忍不住拍手叫好,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宗室亲朋,都热泪盈眶了起来。

“这些功绩,这些荣耀,非为天赐的,亦非偶得,乃是我辈赵氏一个个尸骨堆积起来,一个个灵魂填充起来,巍峨的屹立着,孤傲的耸立着,是别人摧不毁,打不倒,折不断的赵氏宗亲们血脉相连而成的,这是晋阳的荣耀,更是我等的荣耀!”

所有人的情绪被调动到了顶峰,所有人的神情都像是发疯了一样,很多前来拜寿的非赵氏族人,看到这一幕,甚至都感觉到了害怕,他们不清楚为何赵咸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更不清楚他的话为何有这般魔力,他们只是下意识的觉得,今天这场寿宴,非同一般。

李兑和贾差冷眼旁观,对于赵咸的心思,两人都能猜度一二。至于众人的反应,他们也能估摸出来。无他,在晋阳赵氏的眼中,赵雍是一种刻薄寡恩的形象流传的,无论是编民入册,还是土地彻查,赵雍都没有表现出偏袒赵氏的一面,甚至在一些案件中,赵氏的地位也并非超然,往往罪责同担,殊无优待。这种例子并非是先例,赵献侯,赵烈侯,甚至赵肃侯在位时,宗族们也受到过如此苛责,只不过没过多久,基于边境安定的考虑,赵候们多有妥协。而赵雍继位之后,特别是新政之后,对于晋阳的赵氏们一次都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友好态度,甚至更加苛求,这让习惯了享受安逸生活的他们,如何能够接受呢?正是这个原因,让赵咸一番追忆先祖的说辞,引起了众人的共鸣,让他们想起了自己如今的荣华富贵是他们应该享受的,而不是某些人赐予的,这种极具煽动性的语言,正中下怀,让饱受苦难的他们,心灵上得到了慰藉,甚至鼓舞。

“族公所言,某所知之。然而如今之赵氏,哪还有半点荣耀可言?”就当众人沉浸在赵咸编织的荣耀梦里的时候,一个略显沙哑的声音打破了这种宁静。众人对发出此惊世之语的人纷纷投去目光,之间一个坐榻之上,一个清癯老者,面色严肃,见众人看向他,丝毫不畏惧,颤颤巍巍的要站起身来,拄着一个拐棍,慢慢的走向众人之间。众人见是此老,知道他平日里对赵雍所作所为多有微词,说出此话,当然毫不意外。然而如今大庭广众,不但有赵氏宗亲,还有其他外人在场,说出这种话,可是要冒着极大风险的。众人看向他的眼神,也透漏出敬佩。

台上赵咸看着此老,又回头看了一下赵然,赵然朝他点点头,赵咸就此了然。

“族公所言,那是过去了!那是赵简公、赵襄公的时候,我等族人风光无限。但是,现在变啦,赵氏就是罪孽之徒!赵氏就是偷窃之人!我们的君上就是看我们不顺眼!我们君上,他向着外人啊!”此老越说越激动,忍不住丢掉拐杖,又朝着王城方向大声嚎哭起来:“先祖啊!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众人见老先生如此激动,又被他说到了最痛处,也纷纷效仿着他的样子,朝着王城嚎啕大哭,嘴中念念着:“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荒坠厥绪,覆宗绝祀!”

《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有云:夏朝的君主启的儿子太康,喜好安乐,丧失君德,游乐打猎数日不归,以致于让有穷国的君主羿攻占了都城,并将太康的弟弟五人并母亲赶离了都城,到了洛水之畔,五人因此埋怨太康,并叙述了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的教导,除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之外,还说道“荒坠厥绪,覆宗绝祀”,成为了最早的亡国叹息。

是以闻听此言,众人无不心头一跳,这一句,可是于赵雍的新政思想,相违背的啊!于是看向老人的眼神,顿时不寻常起来,再看看现在的情势,这哪是寿宴啊,这是**裸的示威啊!这是在向当今君上挑战啊!这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贾差早已安奈不住,赶紧跳出来应声道:“老先生此言,恐怕危言耸听了!”他冷笑道,继而看向众人,“今日是赵老先生寿宴,我等聚集在此,除了追忆赵国先祖之丰功伟绩,更应该看到如今赵国兵强马壮,君上率领的骑兵赵卒,收回了被中山霸占的土地,如今更是在北方,和赵国累世的仇人作战。前几日原阳大捷,歼灭楼烦守军,实乃近几年之最大胜利,如此之喜事,岂不更是值得庆幸,我大赵有此勇武之君吗?何来‘荒坠厥绪,覆宗绝祀’之患呢?”

台下众人听后,也纷纷交头接耳,不敢接话。赵雍继位之后,虽然与赵肃侯乐于征伐不同,但是一旦发兵,大都能够取得胜绩,特别是攻占中山国土大半,比之其父,多有过之。如今北方和三胡作战,也未闻败绩,就这一点,声望就直追简襄二人了。

看到贾差一番话,就把自己好不容易点燃的气氛又拉回了现实,那老人显然气愤不过,他用拐杖敲打着地面,气愤的说道:“竖子!不过吾赵氏一家奴耳,此乃我族之事,于你何干!”

贾差傲然踏前一步,双手背在身后,正义凛然的说道:“吾乃赵国之干吏,非为赵氏之家奴!”

此言一出,周围的赵氏宗亲纷纷破口大骂,指着贾差让他道歉。在这些人眼中,赵国是赵氏的赵国,而不是哪个人的赵国,其他的非赵氏之人,都是在为赵国服务而已,用你,是因为看得起你,而并非是非用不可。这一点,正是所有赵氏心中的所想,也是赵雍和赵氏宗亲的根本矛盾所在。

赵雍的后世眼光看来,既然身为赵国的国君,那么这个国家就是赵雍一个人说了算的,其他人都是自己的臣子,帮助自己治理这个国家。但是赵氏宗亲们认为,赵国是属于赵氏全体的,赵雍只不过生在君主之家,才有这个资格管理赵国。所以理当对自己有优待。这一点,其实当日赵雍和赵咸已经交流过,两者的理念和想法不同,正是赵氏宗族对赵雍反感的原因所在。

就在群情激昂,众人准备对贾差拳脚相加的时候,在一旁冷眼观战的赵咸终于发话了:“诸位请听老夫一言。”众人于是停歇下来,想听听这位老夫子想说什么。“赵国既是赵氏之赵国,亦是君上之赵国,此乃上天统命,先祖所选。我等即使再过于大胆,亦不能对先祖不敬,对先君蔑视,此乃逆臣贼子之举,我等弗取也。”

赵咸着一下发言,倒是把所有人都打蒙了,刚才这老先生又是追忆先祖,又是调动大家情绪,是何等急切,其心思也是昭然若揭,才有那清癯老者,挺身直言,和贾差对簿而言。但是赵咸却说出和众人想法不同的意见,要么是自己理解错了,要么就是赵咸另有隐情,无论如何,都足以给人一种失落感了。

然而李兑却藏在众人之中,看着赵咸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他自然是不相信,赵咸是没有怨言的,恰恰相反,作为晋阳赵氏的旗帜,若是没有他的点头,赵然、赵燕也不会控制城门,若是没有他的挑拨,这些赵氏宗亲也不会如此狂热,等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完成的差不多了,他却要说自己是都大家玩的,大家还是洗洗睡吧。就是打死李兑,他都不相信,定然是另有后招。

赵咸看着众人对自己行着注目礼,非常满意,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大声说道:“某作为赵氏族人,自然有责为君上分忧。然而君上之畔,始终有乱臣贼子,怂恿君上如此行事。是以我等族人,才和君上离心离德,不能和气相容。此非君上之罪也,乃是他人之罪。”

“故,某打算以族人身份,向君上进谏,同城利弊,往君上改邪归正,重归正途。若是君上置若罔闻,某将以族公身份,代表晋阳赵氏宗族,和君上决裂,直到君上悔过为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