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之赵武天下 > 第三十六章 各有心机

重生之赵武天下 第三十六章 各有心机

作者:清平白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0:49: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氏宗族的族长,自从赵肃侯去世之后,就自然而然的过度到了赵成身上。他既是赵国的司空,也是赵雍的叔叔,还是赵氏宗族的族长,可以说这么多显赫的身份,在赵国也算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了。

但是事实上,赵国的宗族势力并不是那么团结,若是简单的划分的话,可以分为晋阳宗族和邯郸宗族两个部分,当然这只不过是很粗暴的划分,赵氏族人自己都不承认。

所谓晋阳宗族,大抵就是赵氏的老贵族们,他们自从晋阳成为了赵国的家庙之后,就守在这片土地上。当时赵简子选择在晋阳筑城,战略意图十分明显,那就是依托南部的晋国作为基础,向北方胡人的领地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来自晋国国内的阻力,而且北方的土地更加广袤,更加有作为,而不是像晋国内部一样,向南是楚国,向西是秦国,向东是齐国,想要获得发展和土地,不得不进行更加残酷的斗争。

而后来的继任者们,献候、敬候、烈侯等,由于受到周天子册封诸侯的刺激,开始违背赵简子和赵襄子的意图,从向北发展,转变成向南发展,逐鹿中原,参与列国争霸。这就要求他们不得不需要一个来自中原的城邑作为逐鹿的桥头堡,于是,位于太行山麓的中牟和彰水以北的邯郸,成为赵国都城的选择。随之而来,就是一批批跟随着历代赵国先祖争霸奋战的赵氏宗族们,在中牟和邯郸定居下来,成为了赵氏的另一批贵族。

从赵雍的角度来看,赵简子和赵襄子之所以成为赵氏宗族中的伟大的人物,绝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两人奠定了赵国建立的基础,这和他们的战略远见也是分不开。试想,若是赵国的继任者们能够坚定的执行这两位先祖的战略谋划,在夺取代地之后,继续向北夺取东胡、楼烦和林胡的土地,然后再南下争霸,可能赵国比之今日要强大许多。不过,历史是容不得假设的,即使真的按照简襄二人的设想去发展,说不定会成为另外一个燕国,就彻底输掉了争霸中原的机会,亦未可知。

在赵国不断迁都的过程中,赵氏宗族也因此产生了不同,留守晋阳的老人们,享受着宗族带来的荣光,他们以为,这是上天给他们的,他们有资格享受;而邯郸的宗族们则觉得,自己的土地是靠着军功挣来的,他们才有资格享受,而晋阳的宗族势力,只不过是一群老鼠罢了。两者之间虽然表面和气,但是暗地里,却多有龃龉。晋阳可以承认邯郸宗族的权威性,但是邯郸宗族也要维护晋阳宗族的体面,这是二者心照不宣的妥协。所以无论是谁,想要一家独大,万万是不能的。打开门,咱们是一家人,关上门,咱们亲兄弟明算账,大抵如此。赵成之流可以容忍赵雍,因为他是邯郸赵氏的代表,但是晋阳这些人,就没这么多的顾虑了。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赵氏在这上面,也没少了内耗。

晋阳赵氏的代表人物,还在世的有三位,赵庶、赵绩和赵咸,其他兄弟都早已过世。活着的这三位,实际上能活动的,也就只有赵咸这么一位了,其余的两位,虽然被看做晋阳赵氏的表率,但是早就缠绵病榻了。所以赵咸做寿,晋阳城大大小小的赵氏宗亲们都纷纷登门拜寿,向这位晋阳赵氏的旗帜表达祝贺,更希望他能继续带领晋阳赵氏继续奋斗下去。而其余非赵氏官员,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不会开罪这位晋阳背后的真正控制者,也是携了大小礼物,登门祝贺,一时间,整个二三里巷弄,比过节都欢乐,更不用说什么精致的吃***巧的礼物和如云的随从了,难怪廉颇说:“这些人还是有钱啊。”

李兑和他在人群中穿过大门,往内廷走去,边走边冷声说道:“奇怪吗?这可是晋阳,这里盘踞着的赵氏宗亲,比邯郸多了不知道多少。君上新政让彻查隐田,编民入册,只晋阳一地,查出隐田之数,甚至可以比之三个上县所报的隐没之数,至于其中的上等田地,更是不知凡几。除此之外,其编民入册之数,也是整个赵国之冠。这还是在遗人司掌握在晋阳赵氏自己手中的时候查没的数目,若是当时其他人来查,恐怕会更加庞大。”

廉颇哑然无声。

“哼,你以为就此结束了吗?非也,某到任之后继续推行清查,发现上面的数据,根本没有涉及到主要人物,像是赵咸等人,儿孙众多,田产更是不在少数,这些人如何养活如此多的儿女?一则是经商置业,靠着赵氏在本地的权威横行不法,以至于物价腾贵,更对外族多加排斥,一家独霸;二则是将赵氏旁支土地收归己有,美名其曰同气连枝,然后每年象征性的给予一些钱粮资才,往往不及所出。有的人有苦难言,只能离开晋阳,有的人即使告到了赵咸那里,也只不过被‘一家和睦’之言敷衍塞责,再无下文。之前提到的查出的田地,多是这些人的田产,对于赵咸这些人本身,几乎毫发无伤。”

“这...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就不怕君上治罪吗?”廉颇一脸懵懂小年轻的说道。他在军中待久了,说话难免幼稚可笑。

“当然,他们根本不担心。”李兑说道。

“为何?”这下廉颇彻底傻眼了,难道在赵国,还有比赵雍更有权利的人吗?

“因为这里是晋阳,就算是君上亲自前来,也要先来家庙拜祭。在这些人看来,那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这...”廉颇觉得颇为荒唐。李兑则耸耸肩,其实还有一点,那就是即使是赵雍,也不能逾越家法处理这些人,这才是他们肆无忌惮的原因。

正当两人进入中庭之时,一个人也看到了他们,一边向他们走来,一边打着招呼。“李大人,贾某恭候多时了。”

廉颇后退一步,扮作仆人恭敬起来,李兑向前一步,应和道:“某来迟了,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两人寒暄一阵,并肩而行。贾差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悄声对李兑耳语道:“不知先生最近,是否听到什么风声?”

李兑自然知道他所言之事,却佯装不知:“某这几日忙于粮草供应之事,对于晋阳之风流韵事,尚未明了,若是先生有知,不妨言语一二,也好让某乐呵乐呵。”

贾差看着李兑微笑的样子,心里实在猜不透,他是真不知情,还是在假装不知道。按说这晋阳之事,他李兑即使不清楚,自然还有旁人提点与他,不像自己,孤魂野鬼一个,谁都能指点自己二三。“先生真不知?”

“到底是何事?”

贾差也不再赘言,停下脚步,看了看四周,耳语道:“这晋阳城,怕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李兑心念电转,不知道贾差所言,是他自己别有渠道,还是早已和赵然走在了一起,然后在试探自己。这个敏感的时候,真的是谁都不能相信。

“先生到底何意?”

贾差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也不是小白,李兑即使城府再深,毕竟阅历尚浅,还到不了那种老谋深算的地步,一个“到底”就暴漏了他的底牌。而且很明显,李兑也在堤防自己。

“先生不用担心,某自然不会和那些人走在一起。”贾差冷声到,“何况,即使我上赶着去应承人家,他们恐怕还瞧不起我吧。”的确,贾差毕竟是司隶寺的人,顶头上司肥义,对于这些宗族们早就看不惯了,更不会容许手下人对他们示好。

李兑也不知道自己那句话漏了破绽,不过再去辩解,就落了下乘,索性问道:“小子资历尚且,遇到这种事情,还是要请教老先生的。”

贾差见他终于承认,也不做矜持,何况两人如今是同一阵线,自然也不该隐瞒。正要对他说些话,却听得有人喊道:“李大人果真是信人也。”两人寻声望去,竟然是赵然。

两人无奈的看了一眼彼此,李兑只能迎上前去,和赵然寒暄起来。

“不知道今日,李大人为老先生,准备了什么礼物?”赵然看着李兑。

“都是些普通物事,上不得台面,不知道合不合老先生口味。”

“这要看是什么普通物事了。”赵然一脸热切的看着李兑,言语之间,多有暗示。

李兑眼珠一转,一边点头,一边说道:“一颗真心,不知道当否?”

赵然“心领神会”,微笑说道,“若是如此,还要请大人当面呈交了。”

“固所愿,不敢请耳。”

两人这边打着机锋,到让身后的廉颇一脸茫然,不知道两人到底什么意思。想要近前一步,却引起了赵然的注意。

“这是?”赵然打量了廉颇半晌,始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事实上廉颇的确不经常参加这种事情,无论是邯郸还是梗阳,赵然只匆匆见过廉武一面,是以对廉颇,是不认识的。

李兑面色沉静,心中也是担心赵然见过廉颇,遂说道:“一个本家子弟,千里迢迢投奔我来,求我收留。山乡野人,不知礼数,还请大人勿怪。”说着,让廉颇给赵然行礼。

廉颇不情不愿的礼毕之后,赵然也不以为意,说道:“无妨,若是李大人那里安排不了,跟在某身边,也能有个照应。”李兑和廉颇听此一言,自然又是一番不情不愿的千恩万谢。

突然,只听得人声鼎沸,房门洞开。一群人从侧厅中迤逦而来。赵咸在前,子弟妻儿在后,满脸红光的和诸位宾客打招呼。众人见他精神矍铄,自然也是恭维一番,其中赵氏族人更是自豪非常,希望赵咸能够领导晋阳赵氏,再创辉煌。

赵咸入座,其他人自然也就跟着入席了。一时间,庭院中美食流水价儿的上来,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大家也是推杯换盏,开始吃喝,一时间好不热闹。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正当众人吃喝差不多时,赵然见赵咸向自己使了个眼色,他心领神会,站起身,大声说道:“诸位,且听我一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